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數學包括“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方面。在小學階段6耀12歲的兒童性格特征普遍表現為好動貪玩,注意力保持時間短,學習目標性不強,自控能力差。因此,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就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不斷引用成功的教學經驗改革教學方法。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本文研究的重點。結合教學實踐,筆者提出了以下策略和途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給其他老師帶來啟迪和幫助。
目前,應試教育思想對于義務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都存在著一些影響。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就是把數學中較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呈現出來,以此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一)數學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例如在計算蘋果個數的加減、公交車上人數的多少等等,可聯系生活,學生會迅速掌握;在學習觀察和測量時,可讓學生用直尺測量他們感興趣的小物品,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的敏感度,同時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動腦動手,鞏固了對度量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根說“: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了達到此目的,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數學趣味題,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搶答,答對的同學可獲得獎勵。這樣的教學形式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對于他們的成長也是有益的。當學生學習興致不高時,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堂一部分時間設置數學小測驗,測試學生們的學習水平,掌握其學習動態。
(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如果老師只是機械地講課,學生就不會深刻理解老師所講的知識內容。例如,小學老師在給學生們講解除法的時候,可以問學生們是否喜歡吃冰淇淋,如果有12元錢,3元錢一個,一共可以買幾個?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積累了這種解決方法,很快就能算出答案,這樣學生在實際情境中不僅理解了除法的認識,達到了學習目標,又滿足了學生成功的喜悅,保持了學習熱情。
二、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方法的途徑
第一,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在嘗試中練習。例如在學習“確定位置”這一知識點時,激趣導入,先請班長示范說出自己所在的位置是第幾排第幾列,然后請第三排第五列的同學站起來,師問:為什么老師沒叫他的名字這個同學就站起來了呢?由此引入“確定位置”。然后通過給小動物找位置、給自己和同桌找位置等游戲達成學習目標。
第二,選擇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讓學生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喚起學生的“主角”意識。如教學“統計”時,讓學生報出自己的出身年月,然后教師質疑:我們怎樣能很快地看出同學們在哪一年哪一月出生的人數最多,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嗎?讓學生去發現、思考、體會分類整理的過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活動。數學是為人服務的,教師們可以帶領小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鞏固數學知識,提升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時,可以帶領學生到操場用腳步量一量、估一估操場的長、寬各多少米,再估算下操場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參與興趣極高,能夠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到數學知識,并將其與日常生活練習起來,加深他們的印象。
第四,多種多樣的課余數學訓練。學好數學,除了課堂上好好學習,課下的數學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前提下,布置作業也應分層次。教師要在設計習題上下足功夫。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人人獨立過關。拔高的,有點難度的變式題,中等成績以上學生過關;靈活性習題,面向少數優生,自由選擇,允許討論。通過這樣的練習,讓每一類學生都能學有所獲,讓差生掌握基礎增強自信,中等學生能得到發展,優生有更多收獲。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是一門藝術,只有通過不斷地研究、探討,改革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保持孩子的學習熱情,課堂效率才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更好。
作者:劉昌平 單位:重慶合川涼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