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改革總體情況
Xx縣因清朝政府在這里設有“甕水司”和“安撫司”而得名。“6.28”事件洗盡了Xx縣遠去的塵煙與陋習,科學發展使甕安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在這幅政通人和、百業正建的畫卷中,縣國庫收付中心全體員工正為“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而忙碌著。我縣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經過認真準備,精心籌劃,報請縣人民政府批準,于2014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縣國庫集中收付中心”。。
二、主要做法及經驗
(一)單一賬戶體系建設情況
一是國庫收付中心首先對全縣所有預算單位的銀行賬戶(基本戶和專戶)進行了徹底清理取消,預算單位原有資金全部轉入國庫收付中心開設的單位資金歸集戶統一管理,預算單位分賬核算,資金原所有權、審批權、使用權、核算權不變。并規定各預算單位只能開設一個單位零余額賬戶。
二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并結合縣情,選擇工行、農行、建行、聯社四家銀行,同時在四家銀行各開設一個財政零余額賬戶和一個單位資金歸集戶,要求各預算單位原則上保持在原基本戶所在銀行開設單位零余額賬戶,從而減少了清算與銀行匯劃的流通環節,既確保了便捷、高效又確保改革工作的穩定。
三是全面徹底將財政部門管理的專項資金專戶和單位資金歸集戶所管理的資金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系統,建立了以國庫單一賬戶、預算外資金專戶、專項資金專戶、單位資金歸集戶、財政零余額賬戶和單位零余額賬戶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確保了各項收入直接繳入(或交入)國庫單一賬戶或單位資金歸集戶,各項支出全部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直接或授權支付到商品、勞務供應商或收款人手中。
(二)納入改革資金范圍及資金清算情況
我縣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進展順利,運行平穩,成效顯著。全縣機關事業單位66個全部實行網上運行,其中有37個預算單位安裝遠程終端38個預算單位財務暫由收付中心,實現了財政、行、清算行、預算單位全部聯網。實現專戶收入9234萬元,實現支付38483萬元,其中接支付3385筆,直接支付金額5662萬元,授權支付1866筆,授權支付金額2821萬元。并整合農林水資金1100萬元,用于發展茶產業項目。
(三)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比例劃分
該收付中心2014年5月1日正式掛牌,屬財政局的副科級事業單位,設有綜合科、業務科、會計科(記賬),編制33人,實際到位10人(駕駛員1人),成立以來,緊緊圍繞“三個強化”工程為目標,以依法理財為主線,以規范支出為中心,狠抓優化服務,規范管理,提升素質為重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截至12月中旬,實現支付49343萬元,其中:直接支4698筆,直接支付金額45362萬元,占支付金額的92%;授權支付2650筆,授權支付金額3981萬元,占支付金額的8%。積極發揮集中支付的功能,整合財政資金,為我縣大項目的啟動提供財政支持,目前已整合農林水部門資金1100萬元,用于發展全縣的茶產業項目。
(四)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與會計集中核算方式和銜接或轉軌情況
我縣國庫集中收付改革于2014年5月1日運行,在財政局黨組的領導下,在各銀行、預算單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建立了“一賬戶、二集中、三不變”的總體框架,即改變了財政資金的支付方式和預算單位的用款方式,將財政性資金統一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管理;將所有財政性收入集中直接繳入國庫、財政專戶或歸集資金專戶,所有財政支出集中通過國庫單一賬戶或歸集資金專戶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勞務供應者或用款單位;同時不改變預算執行主體地位,不改變預算單位的資金使用權限,不改變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權和會計核算權。做到了預算單位用錢不見錢,財政管錢不用錢。
三、取得的成效
(一)規范了部門預算管理。集中收付,是執行部門預算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使部門預算目標程序化、透明化,從而增強了對部門預算的約束力。
(二)增強了財政調控能力。通過改革,財政資金集中收付,一個“口子”進,一個“漏斗”出,有效杜絕了大量財政資金閑置,體外循環的問題?,F在未支付的財政資金集中于國庫、預算外資金專戶、專項和單位資金歸集戶,為財政統籌管理和集中財力辦大事創造了條件。
(三)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改革后收入直接繳入國庫和財政有關專戶,支出直接支付到最終用戶,減少中間轉移過程,過去沉淀在單位的財政資金全部集中,財政部門科學靈活調度,降低了財政籌資成本,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財政管理實現了信息化。變過去財務處理手工或半手工操作為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網上打印、網上支付、網上查詢、網上維護,讓預算單位用款更加快捷、便利。
(五)財政資金使用運行更加安全規范透明。過去難以實現財政預算執行事前有效的監控,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對財政部門各個級次的所有預算單位的所有收支信息進行有效的實時監控,給財政預算執行的監控管理安上了"千里眼"。讓財政資金運行更加安全、高效,從各個環節上,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面臨和主要困難
(一)財務人員觀念沒有完全轉變,不能夠完全按照國庫收付制度改革的相關管理規定執行。
國庫集中支付是圍繞財政資金按程序、高透明、高效率撥付而設計的,改變了過去撥款找領導,記賬找結算中心,預算單位只管用錢,由財政機關統一包攬的局面,如今導致了一些觀念跟不上改革的步伐。按照甕財59號文件規定,預算單位應根據指標批復數,編制本單位分月用款計劃書,并于上月25日至本月10日前將本月份用款計劃報送縣財政局有關科室,財政局國庫科等科室根據預算控制數及工程用款進度等,于每月10日前(含10日)批復下達本月用款計劃。即是說,原則上如果預算單位上月25日至本月10日前不編報本月用款計劃,本月就不能用款。但是到今天仍有些單位財務人員對資金的支付程序理解不夠,不按規定的時間錄入編報分月用款計劃書,等到單位急需用款時,才匆匆拿文件或分月用款計劃申請書要錢。這時,就根據特事特辦原則,財政局科室審批、下達指標,預算單位錄入用款計劃,又報國庫科等審核、下達計劃,然后國庫收付中心執行辦理,銀行支付,人民銀行清算,這一過程再順利,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于是用款單位紛紛說改革越改越復雜。
(二)預算單位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操作不熟練。
國庫集中收付改革是一項新的事物,各預算單位有一個熟練的過程,這也是影響國庫支付改革速度的一個因素。2004年起,我縣實行了會計集中結算,各單位財務人員只是從事報賬業務,大部分財務人員習慣了由會計結算中心記賬,現在卻返回單位核算,實行單位財務人員網絡化操作,一些財務人員一時半會不適應,有的預算單位會計、出納甚至連賬都沒有登,就更談不上編制財務報告了。
(三)預算單位財務人員責任心不夠強。
一是表現在報計劃。本來愛學愛問是好事,有的年齡大一些的,就同一個問題問三、四次是正常的,我們也能理解,可部分財務人員就同一個操作或編碼卻多次地問,來財政局報一次計劃問一次,上機一次又問一次。二是表現在報發票。只要單位有領導簽字的發票,不管聯簽字是否齊全、會計要素是否完整、是否合法,是否合理,有些甚至連時間或標準都不符,通通拿到收付中心報賬,心想反正有收付中心把關。試想一下,收付中心每天面臨的業務量很大,加之對預算單位的具體情況又不是都清楚,不可能對每筆業務的審核都能把握得準吧!話又說回來,財務核算權在你單位,你財務人員都不清楚我們能清楚嗎?所以,各單位報賬員和會計一定要把好第一道關。
五、政策建議及下步計劃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國庫收付中心將加大對此項改革的宣傳力度,通過各種途徑使預算單位和相關人員認識到此項改革的目的和意義,特別是各財務人員要盡快熟悉相關政策、程序,以此來提高我們財務人員自身的形象或地位。
(二)加強對各單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輔導,實行集中培訓與傳帶幫相結合的辦法,提高財務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三)進一步深化財政部門預算改革,細化部門預算編制工作,為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加強對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完善相應法規、制度,加強對預算單位財務管理,防患于未然。
(五)優化系統網絡,把網絡安全和服務搞好,使其暢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