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地稅務局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全市地稅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屆五中會全精神,牢牢把握“科學發展、和諧地稅”工作主題,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強化信息管稅,優化納稅服務,加強執法監督,推進工作創新,大力抓好班子隊伍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實現“十二五”規劃良好開局,全力推進地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全年要實現的基本目標:“五抓五落實五提高”即:抓好組織收入這個中心,落實依法組織收入原則,優化收入結構,提高收入質量;抓好稅源管理這個基礎,落實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管理,強化信息管稅,提高征管質效;抓好納稅服務這個手段,落實納稅服務優質化、辦稅多元化要求,健全服務舉措,提高服務能力;抓好稅收執法這個重點,落實稅收執法規范化要求,強化執法監督,提高執法水平;抓好班子隊伍建設這個根本,落實廉潔護稅和人才興稅戰略,提高隊伍素質。
一、依法征收,確保完成各項稅費收入任務
(一)依法組織收入。堅持“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認真落實收入目標責任制,加強收入督導,強化收入考核,嚴格依法征稅,堅決防止“惜收”和“虛收”兩種傾向,確保稅費收入穩步增長。著力促進地方可支配財力增長,通過強化地方各稅種征管、加大對現代服務業的扶持力度等措施,努力提高地稅收入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比重、占GDP比重。
(二)加大稽查工作力度。落實《稽查工作規程》,制定《四環節操作規范》,優化稽查選案,提升執法精準度,突出對重點稅源的監控和監督。組織開展對機械制造、化工醫藥、房地產、建筑安裝、大型超市開展專項檢查。對餐飲、娛樂、建安等重點行業開展發票整治。制定稽查案件局長督辦制度,強化對案件查處的督導,加大大要案查處力度,提高案件查處效率和質量。
(三)加強社保費征收。積極開展費源結構、費源底數調查,規范細化社保費檔案資料,加快推進社保費信息化建設,完善社保費征繳方式,鞏固并推廣自然人軟件使用。加強與社保、財政等部門的協調配合。積極開展社保費分類認定工作,加大清欠力度,確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務。
(四)做好綜合治稅工作。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切實加強與工商、國稅、房管、土地、公安、交通、規劃、城建等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健全聯席會議、信息交換、源頭控管和委托代征等綜合治稅制度。完善國地稅協調配合機制,規范國地稅登記信息比對工作,清理漏征漏管戶。積極與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開展企業基礎信息交換,著力解決稅務登記信息與各類法人及非法人登記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稅務登記率。
二、加強管理,進一步提高稅收征管質量
(五)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深入貫徹落實省局《關于推進信息管稅工作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完善稅收管理員分類管理職責的意見》。按照重點稅源專業化、一般稅源精細化、小稅源規范化的管理思路,抓好分類管理。繼續落實市局《重點稅源監控管理辦法》和《稅收管理員對重點稅源企業日常管理及入戶實地調點內容》,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加強政策輔導,對重點稅源實施重點監控,力爭使監控收入占到總體收入的80%以上。做好數據規范和數據分析工作,構建數據規范工作長效機制,將數據規范工作納入征管質量日常考核,進一步夯實征管基礎資料。積極探索建立專職納稅評估員制度、稅收管理員能級管理激勵制度和業績考核評價制度。
(六)完善稅源與征管狀況監控分析一體化。以涉稅信息采集、分析、利用為主線,進一步明確職責范圍,規范稅收分析、稅源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各環節職能和協作機制,構建與國稅、工商等部門的信息交流共享機制,建立縱向互動、橫向聯動的立體化、專業化、信息化稅源監控和管理體系。推行稅源管理持續改進機制,定期開展日常管理、納稅評估、稅務稽查風險點和風險源總結講評。
(七)抓好行業和單稅種管理。積極做好建筑房地產業稅收管理軟件的推廣工作,落實好《建筑房地產業稅收管理工作規范》,強化源泉控管,實現建筑房地產業的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管理。規范減免稅管理工作,迎接市局減免稅情況督導檢查。做好大企業管理,探索建立系統上下、稅企之間協作聯動、信息互通的大企業綜合服務網。做好企業所得稅管理,認真執行總局的鋼鐵、電力、房地產、餐飲等7行業管理操作指南和省局制定的各行業管理辦法,加強非營利組織、虧損和小型微利企業稅收管理。推進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抓好重點院校、醫院、股權轉讓及高收入行業、高收入個人的個人所得稅征管。加大幫扶力度,重點加強我市主導產業:建安、房地產、機械制造產業、化工產業、宮燈、冷藏的政策業務服務。加強房產稅稅源管理,做好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三稅”與城建稅及附加的比對工作,嚴格落實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辦法,及時、據實對納稅人進行清算。完善耕契“兩稅”征管手段,實現稅收管理“一體化”。
(八)強化以票控稅。深化“積票有獎”活動,鼓勵消費者積極索票。繼續規范貨物運輸業發票管理工作,做好自開票納稅人資格認定、日常監管、年審和代開貨運發票管理工作。加強發票檢查,外部重點對貨物運輸業、建安房地產業入賬發票進行檢查,內部重點對發票領購資格審批,發票管理高風險區域、群體和環節檢查。
(九)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按照屬地與專業化管理相結合、管理與服務相結合、集體履行職責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按照稅源管理專業化要求,科學設置不同稅源管理崗位職責,強化稅收管理員的信息采集、分析、利用職責,明確劃分稅收管理員職權范圍。
三、優化服務,提高納稅服務水平
(十)增強全員服務意識。落實好《省局關于進一步推進納稅服務工作的意見》,牢固樹立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務理念和全員服務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納稅服務績效考評機制,強化各崗位納稅服務職能。
(十一)完善納稅服務平臺。全面抓好各類服務項目實施,探索深層次、現代化納稅服務方式,研究建立納稅服務工作績效評價機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拓展辦稅服務廳,建立“納稅人之家”,完善“一窗式”服務模式,推廣CA認證。推動與國稅部門聯合稅法宣傳、聯合辦理稅務登記證、聯合辦稅、聯合稽查等協作項目的實施,降低納稅成本。
(十二)認真做好財稅庫銀聯網推廣工作。繼續穩固橫向聯網實時扣稅、批量扣稅、POS機劃卡繳稅等業務,充分做好網上開具繳款憑證軟件的宣傳與培訓。加強內部協作,及時解決各種業務問題,擴大橫向聯網范圍,切實減輕基層和納稅人負擔。
四、嚴格監督,全面提高稅收執法水平
(十三)規范稅收執法行為。強化干部執法風險教育,建立稅收執法風險防范體系。以公示執法系統數據為基礎,突出重點,加強執法檢查。完善《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重點強化對部門負責人和分局長的過錯責任追究。繼續開展爭創“雙百”活動,年內爭取實現2-3個無過錯分局和30名無過錯管理員。做好稅務大要案審理,提高案件審理質量,審理面達到上年度稽查立案數10%以上。加強內部審計的組織協調,積極探索內審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內審工作質量。
(十四)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全面落實國務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切實加強領導班子行政決策的科學化、規范化,強化行政主要負責人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組織開展稅收法律教育、培訓,做好第20個全國稅收宣傳月、“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和“六五”普法工作,廣泛宣傳普及稅法知識,不斷強化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稅意識,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十五)規范基層信息化管理工作。修訂完善《計算機管理制度》,規范硬件的配備、使用與維護、處置等環節具體操作。抓好兼職管理員制度落實,強化基層稅務分局信息化管理職能,細化基層信息化管理工作內容。
(十六)做好應用軟件運維工作。充分利用應用支撐平臺,做好應用軟件問題的登記、提交、原因分析、問題解決方法驗證的管理。發揮應用支撐平臺的作用,及時、正確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利用本局辦公網頁對共性問題的產生、解決辦法進行通報。整理微機臺帳,掌握現有微機使用狀況,搞好微機整合及配備工作。
六、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的地稅干部隊伍
()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按照《實施方案》,繼續深入落實亮牌示范、全面對標、認責承諾和奪旗爭星等工作,確保取得實效,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推動創先爭優活動向縱深發展。
(十八)狠抓中層干部建設。繼續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以學習為載體,抓好理論武裝。提高中層領導干部綜合素質水平。按照石市局安排部署,加強對分局長的管理考核和監督,做好分局長交流調整工作。
(十九)著力提高干部隊伍素質。落實“人才興稅”原則,加大培訓力度,重點加強領導干部、業務骨干和師資培訓,著力建設“內外結合、以內為主”的師資隊伍。認真落實年培訓計劃,做好分崗位培訓和“三師”培訓工作,提高干部綜合素質。堅持以考促學,做好省局崗位業務統考迎考復習工作。大力加強文明創建工作,全面推進基層規范化達標活動,鞏固基層規范化管理成果,加強機關規范化建設,實現規范管理系統化、常態化。
(二十)加強行政管理。加大“節約型”機關建設力度,嚴格辦會規模、培訓規模和接待標準,推進節能降耗,著力改進固定資產管理、車輛管理和設備管理,嚴禁鋪張浪費,進一步壓縮經費支出。堅持依法理財、陽光理財、科學理財,硬化預算約束,做好預算編制和執行,深入開展財務裝備規范化管理工作。
(二十一)堅持“文化鑄稅”,探索有特色的地稅文化。細化市局《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加大對地稅文化建設的領導和推動力度,總結提煉地稅核心價值理念,結合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廉政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稅務文化活動。繼續辦好讀書活動、學習考察、演講比賽等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七、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二十二)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一崗雙責”,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列入年度考核。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繼續開展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大廳、進社區、進家庭等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政教育活動,繼續堅持領導干部親自上黨課,推行對擬提拔的領導干部任前實行黨紀政紀法規知識考試。
(二十三)加大案件查處和問責力度。以貫徹《廉政準則》為重點,以查辦大案要案為突破口,加大對違法違紀行為的震懾力度,切實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以落實問責辦法為切入點,結合重點執法監察、稅收執法檢查、行風建設、查辦違紀案件、目標考核等工作,開展主動問責,充分發揮問責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二十四)做好行風評議工作。以行風評議為平臺,堅決治理帶有行業特點的不正之風。加大糾風工作力度,堅決糾正侵害納稅人利益的問題。落實好《市機關工作人員損害發展環境行為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和《市地方稅務局“二十個嚴禁”規定》,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和密度,不定期開展督導檢查。
(二十五)嚴格落實《全國稅務系統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監督管理辦法》。深入開展重點執法監察,全面推進行政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加大業務監督力度,強化對征收、管理、稽查等重點崗位人員以及減免稅審批、發票領購、定額調整等環節的監督,隨機抽取納稅戶進行實地檢查,確保干部在執法中不違規、行動中不越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