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省衛生信息化“十二五”規劃》的總體部署的精神,我市衛生信息化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市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總體規劃》加快推進。工作重點是盡快實現醫療衛生“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綜合衛生管理及居民公眾服務”的衛生信息化數據庫中心平臺,進一步建設適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展需要和群眾健康需求的衛生信息化體系,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衛生信息化帶來便捷、便利的好處。
一、主要工作目標
根據國家和省信息化發展的總體設計和部署,結合我市衛生信息化的建設基礎,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結構化電子病歷為核心的數據庫中心平臺,醫院通過衛生專網、HIS系統接口改造和基層醫院電子居民健康檔案升級改造與數據庫中心平臺互連,實現各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統一高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醫療衛生信息化體系。在數據庫中心平臺基礎上建設“銀醫通”、衛生業務綜合辦公系統(OA),從而實現新醫改提出自助掛號、自助繳費、自助查詢、自助打印、“先診療、后收費”、無紙化辦公等功能的新興信息化業務推動醫改和基層綜合改革,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完成一期數據庫中心平臺軟(硬)件開發建設
按照國家衛生部頒布的《健康檔案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3年版)》及《電子病歷系統功能規范(試行)》功能規范和數據集規范要求,結合我市實際需求,制訂數據庫中心交換平臺軟(硬)件建設標準進行開發建設工作。并基于數據庫中心平臺中居民電子健康和電子病歷兩大數據庫的數據建立數據分析系統,開展數據挖掘、對比、分析工作,動態反映醫療機構的運行狀況和醫改成效,為醫療服務改革、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二)完成衛生信息數據業務專網建設
基于原有的涵蓋各醫療單位的新農合網絡,并按照全省衛生虛擬專網的標準和市衛生專網的規劃要求,進行改造或擴建,構建市衛生信息化專網,實現區域內醫療機構互聯互通。
(三)完成醫院信息系統(HIS)接口改造
根據數據庫中心平臺接口文檔統一標準,各醫療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HIS信息系統改造與對接工作,實現就診信息、用藥信息等記錄通過統一接口自動上傳數據庫中心平臺。
(四)完成居民健康檔案升級改造
充分利用現有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按照國家衛生部頒布的《健康檔案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及《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3年版)》的功能規范和數據集規范,對原有電子健康檔案進行升級或改造,通過接口將基層醫療機構的電子健康檔案以身份證為主索引自動上傳到數據交換平臺,實現標準、完整、動態、可安全共享的電子健康檔案。
(五)穩步推行實名制就醫模式
通過實名制就醫將患者的個人就診信息定時上傳到數據庫中心平臺以身份證主索引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中供居民和醫務人員查閱。在各級醫院配備“銀醫通”自助終端機和掛號收費窗口配置二代身份證讀卡器,患者可憑本人身份證在自助終端機和掛號收費窗口刷卡進行掛號,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的病人憑持本人身份證和指定銀行卡就診直接報銷可報部分診療費,持有本人指定銀行的患者在自助終端機掛號繳費時不需預儲值、轉存現金和轉卡結算時不需退卡或退現和直接報銷,實現銀行卡取代就醫卡、農保卡功能的成功轉換,一卡多用。對于沒用或沒帶本人身份證或指定銀行卡的患者,按照原有模式進行就診。
(六)建立OA辦公系統
充分利用數據庫中心平臺互連互通基礎上,建立OA辦公系統,并根據設置各部門權限,可以在平臺上公告、新聞、短信群發、排班及文件批閱自動流轉等主要功能,實現無紙化辦公。
(七)完成“銀醫通”項目試點醫院開發建設
在市婦幼保健院和市第五人民醫院兩家試點醫院設置“銀醫通”自助終端設備與醫院HIS系統對接,根據醫院需求進行功能開發、改造等工作,實現患者使用“身份證、銀行卡、農保卡、醫保卡”在自助終端進行實時自助掛號、自助繳費、自助查詢、自助打印等業務。并根據需求在醫院增設自助發卡、自助充值、預約掛號、實名掛號、計劃免疫預約、電子病歷和健康檔案自助查詢等功能,優化醫院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明顯縮短病人等候時間。
三、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
各單位要充分認識信息化建設在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服務公眾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要總攬全局,著眼長遠,切實把衛生信息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小組,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各方資源和需求,統籌部署和開展衛生信息化工作。
(二)加強協調,全力配合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過程中需要整合大量數據和軟硬件資源,涉及部門較多。各單位要密切配合,各負其責,指定專人負責,協助軟(硬)件工程師進行需求調研以及聯調實施等工作,如因開發工作需求要在醫院端駐場開發的,各單位要提供辦公場所和相關設備,確保按確定的計劃進度推進項目的實施。
(三)統籌安排,規范實施
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范圍涵蓋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及配套基礎設施,各單位全面統籌安排好HIS改造、接口對接、上線等各項工作。一期信息數據中心平臺將于10月全面上線試運行,東軟公司6月開始進行需求調研和開發工作,6月底前統一下發接口文檔,各單位要求在8月30日前完成HIS改造和接口對接工作。為確保項目積極穩妥推進,先在中醫院、江南街道衛生院試點建設,成功后再向全市公立醫療機構推進,最后形成較為完善的醫療信息服務網絡,實現本區域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數據互聯互通。
(四)合理使用建設資金
區域衛生信息化項目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技術性強,任務艱巨,規劃建設中“銀醫通”、區域病歷、區域檢驗等大部分應用系統與原有HIS系統對接需要進行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各單位要統一思想,形成合力,信息中心積極協調軟(硬)件開發商和各醫療單位共同完成接口改造可行性方案,并聯合監察室、院方和HIS廠商四方共同制定接口改造相關費用標準,規劃內統一部署的項目按此標準由區域衛生信息化項目建設資金中統一支付,個別單位因特殊原因接口改造費用要高于此標準的,改造費用高出部分由單位負責落實,并且不能延遲整體項目對接工作。
(五)強化信息化機制建設
為避免重復投入,造成資源浪費,要重點建立信息化建設項目審查機制,所有新上信息化項目必須經過衛生局信息化領導小組和專家審評。
(六)加強溝通,不斷總結進步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單位要重視總結經驗和建議及時向信息中心反饋,把新的理念、新的技術,融入到此次項目建設中來,進一步推進我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項目建設工作。同時,要提升管理者的信息化素養,加快衛生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培養,確保項目建成后信息系統持續有效的使用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