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藥品市場監管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1年,全縣藥品市場監管工作,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踐科學監管理念,緊緊圍繞局工作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以確保全縣藥品市場平安為目標,具體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切實抓好基本藥物配送和使用環節的監管
一是強化對基本藥物配送企業及基層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結合日常檢查、專項檢查等各種檢查形式,對基本藥物配送企業的監督檢查全年不少于2次,監督檢查結果及時錄入省局監管信息系統;對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鎮級醫療單位監督檢查一年不少于2次,鎮以下基層醫療單位全年不少于1次,監督檢查結果形成檢查記錄,存檔備查,確保基本藥物監管全覆蓋、無盲區。重點加強對配送企業基本藥物的儲存和運輸環節的檢查,加大對明顯低于成本投標的藥品質量的監督檢查力度。
二是做好藥品電子監管網的入網管理、企業信息、藥品信息等基礎數據的維護,并對藥品數量和流向進行實時監控。進一步健全完善基本藥物企業檔案和品種數據庫,加強對上傳品種和上報數據的及時率、準確率和完整率的網上檢查和現場核查,全面掌握轄區內基本藥物配送使用動態情況,同時加強關注和收集基本藥物質量情況,為基本藥物經營使用單位選擇基本藥物提供參考,進一步確保基本藥物在流通環節的安全性。
三是加強基本藥物配送企業(藥品批發企業)冷鏈設施配備及運行質量檢查,探索藥品批發企業冷藏藥品運輸全程實時監控,確保藥品冷鏈安全。
二、積極開展藥品安全示范縣、鎮試點創建工作
根據國家局和省局即將出臺的“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的總體部署,我們將積極準備,著手工作,做好前期調研基礎鋪墊工作,在全縣19個鎮街中遴選首批藥品安全示范鄉鎮(街道)創建試點單位,然后以點帶面,全面推廣,力爭成為首批全國藥品安全示范縣,為我縣農村藥品安全創建新載體,為農村用藥安全提供新的保障。
三、規范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行為提升藥學服務水平
應對藥品零售企業GSP認證后出現經營質量管理“回潮”而出現的一系列如藥師虛掛不在崗、處方藥銷售不規范、違法廣告屢禁不止、藥品電子驗收記錄不真實等存在問題,2011年,對藥品零售企業的監管重在整頓規范和提升素質上。
一是以行政許可、GSP認證、復認證等行政手段嚴把企業準入關,嚴格遵守行政審批制度和藥品零售企業合理布局原則,從嚴審批,同時要加強GSP認證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及檢查員責任性,杜絕GSP認證走過場現象,為藥品零售企業市場準入把好二道關;
二是以飛行檢查、八小時外巡查、跟蹤檢查、專項檢查等形式發現問題,重點加強對違法廣告宣傳藥品、贈送藥品的質量監管,對可疑藥品一律實行抽樣檢驗;加強必須憑處方銷售的處方藥監管,防范風險發生;加強藥品電子驗收臺帳的真實性,加大對未建立驗收記錄或故意偽造電子臺帳等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確保實時監控上傳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
三是充分利用藥師在崗考勤系統和藥學人員機考制度,加強藥學技術人員管理,提升藥學人員素質,將制訂《縣藥品經營企業藥學技術人員管理辦法》,加強對藥學技術人員培訓考核工作,進一步提高藥學技術人員的藥學服務水平;
四是規范藥品零售企業店容店貌,進一步提升藥品零售企業行業形象。以藥品零售企業許可證換證,GSP復認證、跟蹤檢查為抓手,對一些硬件設施和經營場所相對陳舊落后的老藥店進行經營場所改造規范,縮小藥品零售企業間硬件差距,使全縣藥品零售企業整體再上一個臺階。
四、進一步完善信用評價和等級管理機制
一是嚴格執行評定標準,建立有效的信用評價機制,合理確定信用等級。根據省局制訂的藥品批發、零售企業信用等級評標準,對評定單位每年實施2次以上的檢查,并及時采集錄入監管信息;二是探索信用公示辦法,建立零售藥店信用等級店堂公示制度,進一步增強藥品經營企業信用等級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性,接受社會媒體的監督;三是研究信用評定結果與企業自律約束的結合方法,探索建立企業經營質量自查與定期報告制度,進一步提高經營企業對藥品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視度,增強信用評定的有效性。
五、探索藥品新型流通模式的監管措施
隨著醫藥產業的不斷發展,產業鏈的拉長,我縣成立了全國首家醫藥會展公司、全省第二家醫藥物流公司,為我們今后的監管工作提出了新課題,將積極探索對這類新型企業的藥品質量監管方法,制定有效措施,加強日常監管,確保我縣藥品在新型流通模式下的質量安全。
六、盡力做好促進醫藥經濟發展服務工作
積極響應縣委縣府號召,正確處理好監管與服務、監管與發展的關系,增強服務意識,為醫藥企業的發展在政策和技術上給予支持和幫助。一是要進一步深化完善政務公開、行政審批工作,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行政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和質量;二是加強對新開辦企業人員和質量管理培訓指導及時傳達政策技術信息,灌輸法律法規知識,正確引導企業有序發展,在發展中路上少走甚至不走彎路。總之,2011年,要牢固樹立經濟發展的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為營造健康有序的醫藥市場環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