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5年全縣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5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的關鍵之年。2015年,全縣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牢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理念,嚴格“四零”標準,夯實基層基礎,健全監管制度,提升監管能力,加強日常監管,開展治理整頓,推行社會共治,加強隊伍建設,助推醫藥產業發展,確保公眾飲食用藥安全。
一、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
1、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深入開展干部聯系群眾活動;堅持一崗雙責,抓好黨建工作,加強干部作風和黨風廉政建設,提升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切實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省、市局的部署要求,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二、健全食品藥品監管體系
2、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綜合協調能力,修訂完善《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考核辦法》,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繼續堅持全縣食品安全工作季度考核和月度例會制度,有效推進全縣食品安全工作。
3、將監管力量向基層監管所傾斜,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和財政支持,為鄉鎮監管所配齊配強執法用車、快檢箱等必要的執法裝備,不斷提升行政執法能力,有效保障基層食品藥品安全。
4、進一步充實健全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隊伍。明確工作職責,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督促考核機制,充分調動其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建立健全監管制度。探索推行小作坊、小飯桌等登記備案制度,擴大“一票通”制度推行覆蓋面,督促企業建立健全進貨臺帳查驗、過程控制、出廠檢驗和不合格產品召回、銷毀等制度,落實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制度。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加大突擊檢查和明查暗訪力度。
6、構建誠信體系。依托縣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加強動態管理。建立食品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對失信企業懲戒力度,及時曝光違法違規企業。
三、切實加強日常監管
7、加強食品生產環節監管。以食品生產聚集區、食品主導產業區、食品問題多發區和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為重點,建立完成基層食品安全巡查工作規程,建立食品生產企業臺賬和食品質量動態監管檔案。加強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管,建立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記錄和公開制度。深入開展“食安”示范企業創建工作,2015年完成“食安”食品生產示范企業2家。推行小作坊備案管理制度,完善監管措施,消除監管盲區,到2015年底,小作坊備案率達到70%以上。
8、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監管。繼續推進“一票通”制度,強化食品質量溯源管理,逐步將“一票通”制度向食品生產、餐飲環節延伸,實現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環節閉環監管。探索實行電子檔案監管、信用等級分類試點,鞏固和擴大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整治成果,做好文城市場規范提升工作,深入開展“食安”示范店創建工作,2015年完成創建食品流通示范店28家以上。
9、加強食品餐飲服務環節監管。加強各類餐飲單位原料采購、制作加工、清洗消毒、食品儲藏全過程的日常監督檢查。繼續實施學校食堂餐飲安全每月集中檢查、季度專項檢查制度和學校食堂示范創建工作。積極探索“小飯桌”和鮮奶吧監管模式,鞏固深化小飯店整治成果,力爭2015年小飯店持證率達到90%以上,創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街1條。
10、加強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做好保健食品、化妝品單位摸底建檔工作,進一步加強保化企業日常監督檢查。及時查處保化類群眾投訴舉報。
11、加強藥品監管。以藥用明膠、明膠空心膠囊和中藥飲片為重點,加強高風險藥品、基本藥物、特殊藥品、藥用輔料及藥包材的監督管理。嚴把新版GSP標準市場準入關,推進發展零售連鎖,適當控制單體零售許可,鼓勵零售連鎖企業吸納重組單體零售藥店。強化GSP認證工作,GSP跟蹤檢查率實現100%。加大違法藥品廣告監測力度,推行藥品經營使用電子化監管。
12、加強醫療器械監管。強化醫療器械生產源頭治理,加強定制式義齒、B型超聲診斷儀等高風險醫療器械購銷渠道監管,推進醫療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繼續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和信用評級工作。
四、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13、開展食品專項整治。開展“守護舌尖安全”行動,圍繞肉及肉制品、食用油、酒類、飲料、餅干、糖果等重點品種,突出農村食品市場、超市、小作坊、小餐飲、農家樂、食堂等重點場所,大力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繼續深化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餐桌污染”治理。組織食品標簽標識、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
14、開展藥械、化妝品專項整治。加大對中藥材、中藥飲片、基本藥物、含麻黃堿類藥品的監督管理,開展定制式義齒、彩色隱形眼鏡、B型超聲診斷儀等高風險醫療器械專項檢查。鞏固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成果。
15、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完善稽查執法機制,繼續保持對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打擊態勢,加強區域、部門、科室、監管所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線索移送機制,完善司法提前介入和案件移送工作制度,查辦大案要案,震懾違法犯罪行為。
五、加快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
16、強化綜合協調。推動縣、鄉食安辦自身建設,明確細化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責任分工,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的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協調聯動機制,變單一部門執法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聯動執法、企業自律、公眾參與等多元主體共治。
17、組織企業培訓。組織實施食品藥品和保化企業法人約談工作,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以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操作規程為重點,以上崗培訓、繼續教育為切入點,大規模組織對食品藥品、保化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從業人員教育培訓。
18、開展宣傳活動。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作用,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藥品安全月等宣傳活動,引導公眾積極、理性參與食品藥品監管。健全投訴舉報體系,完善投訴舉報獎勵制度,做好12331、12345和行風熱線投訴處置工作。
19、強化輿情監測。完善與新聞媒體的協調聯動機制,支持新聞媒體客觀及時、實事求是地報道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加強輿情監測,建立輿情監測、研判和處置工作機制,及時發現食品藥品安全輿情問題,妥善核查處置,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20、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和專家作用。加強與行業組織的溝通聯系,引導行業組織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支持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制訂行規行約,推動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相關工作。擴大“學生生活委員會”學校覆蓋面,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建立長態化監督機制。
六、提升食品藥品監管能力
21、推進信息化建設。依托省局信息化建設及“智慧監管”工程建設在試點工作,積極穩妥開展好食品經營許可模塊試點工作,促進縣食品藥品信息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好基本藥物配送企業電子監管碼實施工作,確保基本藥物配送企業對實施電子監管的藥品實現從購進到銷售全過程電子監管,核注核銷和數據上傳率達到100%。探索建立藥品零售環節電子監管,逐步推進藥品質量遠程網絡電子監管平臺建設。
22、提升檢驗監測能力。根據縣政府統一部署,推進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工作。積極爭取上級支持,逐步配齊快檢箱等設備,力爭配備食品快檢檢測車等裝備。科學制定抽驗計劃,推進食品安全監督抽驗,加大對高風險藥品、醫療器械的監督抽驗力度,對基本藥物實施全覆蓋抽驗,2015年完成各類食品抽檢1600批次以上,完成基本藥物抽檢500批次以上。繼續做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全面推進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
23、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開展“執法能力提升年”活動,嚴格實施食品藥品行政許可,強化主體準入管理。繼續推行說理性執法,規范自由裁量權,加強執法監督。完善行政處罰制度,根據省、市局要求,制定行政處罰案件集體討論審核制度,修訂完善縣食品藥品監管行政處罰程序,積極探索行政處罰委托工作,提高辦案質量。
24、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根據食品藥品品種、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狀況及監督檢查、行政處罰記錄等信息,開展風險排查活動,定期召開風險會商會議,劃分風險等級,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25、提升應急管理能力。修訂完善食品藥品應急處置預案,建立應急指揮系統,適時開展應急管理專項培訓和演習演練。做好安全生產、計劃生育、維穩、信訪等工作。
七、加強隊伍建設
26、加強教育培訓。深入開展“加強干部教育管理,規范干部行為”主題學習活動,加大崗位培訓力度,增強干部職工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能力,建設一支業務過硬、素質優良的監管干部隊伍。
27、加強作風建設。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縣委有關規定,嚴格公務接待和車輛管理,繼續做好“四風”問題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工作。繼續開展“崗位比奉獻、工作比成效、業務比精湛、執法比規范、作風比廉潔、紀律比嚴明”六比活動,健全干部績效考評、激勵保障、監督管理制度,加強效能督察,加強機關作風建設。
28、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黨組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肅政治紀律和嚴守政治規矩。組織黨紀黨風、崗位廉政和警示教育。推進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對行政審批、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認證驗收、檢驗檢測、經費開支等加強監督,規范權力運行。
八、促進醫藥產業發展
29、加大招商選資力度。多渠道、多方位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年內至少提報一條有價值的固定資產投資過億元的工業制造類項目信息。加強與外地企業的協調溝通,通過聯合兼并、資產重組、建立分廠等方式,力爭引進一批全國知名醫藥企業進駐我縣,不斷做大我縣醫藥產業總量。
30、培植壯大本土產業。以頤和制藥、鑫皓、華源、恒福等醫藥企業為支撐,以現有醫藥連鎖公司為基礎,加快醫藥產業戰略性結構調整,推進企業規模化、集約化、規范化發展,構建現代醫藥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