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努力打造生態環境優美的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根據《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現就抓好2020年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制定如下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9-2022年)》,認真學習推廣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愿,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久久為功,加快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干凈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
二、主要目標
2020年,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300戶以上,完成整村推進村改廁任務,全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實現全覆蓋,新建剩余38個中心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0%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0%,完成2019年6個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建設任務,啟動2020年8個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建設,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任務。
三、重點任務
(一)扎實推進“三大革命”
1.推進改廁及糞污資源化利用。抓好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反饋問題整改,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臺賬,6月底前完成面上問題排查整改,下半年進行“回頭看”鞏固提升。加強對排查整改結果的抽查復核,對零報告的村和排查問題較多的村要進行重點復核。因地制宜推進新改廁工作,以工程化思維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針對不同地形條件和農民意愿,合理確定改廁模式;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行政村開展整村推進,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整鄉鎮推進。加強村莊公共廁所建設,新建和已有公共廁所要達到公共廁所三類標準。適宜發展鄉村旅游的地區,要按規定配建旅游廁所。建立管護服務體系,逐步建立農村改廁竣工驗收、群眾滿意后交由第三方實現社會化管護的工作機制。通過截污納管、聯戶或單戶收集處理方式,實現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構建農戶自行清掏與社會有償服務相結合的糞渣糞液清掏處置體系,鼓勵支持農戶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牽頭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委、縣文化和旅游局;主體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
2.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優化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布局;加快完成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對縣城毗鄰地區、臨近集鎮等條件允許的村莊,納入城鎮污水管網處理,鼓勵采用適合農村特點的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處理效果好且技術成熟的污水處理技術。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鄉鎮政府要保障已建成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定期監測處理水量和出水水質狀況,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牽頭責任單位: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生態環境分局;主體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
3.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繼續深化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優化以PPP模式開展農村垃圾收運服務,加強日常監督考核,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完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科學布局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設施。按照先示范、后推廣原則,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逐步建立“分類收集、定點投放、回收利用、末端處置”運行體系,統籌實施農業生產廢棄物利用、處理,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規?;?、產業化,開展農膜科學使用和殘膜回收利用,有效回收處置農藥、化肥、獸藥等包裝物。(牽頭責任單位: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生態環境分局;主體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
(二)深入開展“三大行動”
1.扎實開展“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因地制宜進一步拓展優化“五清一改”內涵,加大衛生防疫、健康生活等宣傳教育,建立文明村規民約,提升村民清潔衛生意識;鼓勵群眾做好環境衛生“門前三包”,鏟除病媒生物的滋生環境,定期開展病媒防制工作,從源頭上預防疾病的傳播;組織發動農民群眾,以“干干凈凈迎小康”為主題,將村莊清潔行動貫穿到全年;健全長效保潔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推進工作較好、完成質量較高的村莊,給予適當獎勵。(牽頭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衛生健康委、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主體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
2.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動。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鼓勵規?;B殖場設施裝備改造升級。推廣畜禽糞污還田利用等方式;嚴格養殖場監管,通過畜禽規模養殖場直聯直報信息系統,構建統一管理、分級使用、共享直聯的管理平臺。加強養殖場戶污染物排放監管,倒逼落實主體責任。(牽頭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生態環境分局;主體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
3.推進村莊規劃建設提升行動。加強村莊規劃編制和規劃管理,加強重點發展村、旅游村的規劃編制,做到應編盡編。要突出村莊規劃必要性、前瞻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立足農村實際,村民廣泛參與,滿足農民需要,體現鄉村特色;加強農房建設管理,體現地域建筑風貌;村莊規劃基本要求應納入村規民約,加強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建立健全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查處機制;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完成2019年省級中心村建設,力爭今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重點任務建設;推進2020年省級中心村建設,確保今年年底達到70%建設進度;創建5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培育2個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加快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結合村莊規模形態、地形地貌,合理確定村莊內部道路等級和寬度;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縣鄉道養護工程大中修36.933公里、生命防護工程23.8公里;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加強村莊原生植被、古樹名木、自然景觀、小微濕地恢復和保護,建設綠色生態村莊;推進村莊亮化,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和新能源照明;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美麗庭院創建活動。(牽頭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林業局、縣交通運輸局、團縣委、縣婦聯;主體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
(三)著力實現“三大提升”
1.提升公路沿線、縣城出入口環境整治水平。清除沿線垃圾、雜物、可視范圍內各類設施上的亂貼亂畫小廣告以及與環境不協調的墻體廣告、違規標牌、廢舊廣告牌,建立完善并嚴格執行各類廣告、標牌設置導則,鞏固廣告標牌整治成果;整治公路沿線非法建筑物、構筑物、臨時建筑,整治公路占道經營、占道晾曬、占道堆放、占道加水洗車等;提升公路沿線綠化、保潔水平,完善保潔配套設施,清除影響交通視線的障礙物;加大縣城出入口及周邊重點區域環境整治,消除“臟、亂、差”現象;建立健全超限超載、揚塵治理長效機制,強化道路安全管理,加強貨運車輛揚塵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公路沿線、縣城出入口及重點區域環境整治長效機制,推廣實施路長制。(牽頭責任單位: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縣林業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業農村局;主體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
2.提升重點河流岸線環境整治水平。嚴格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管控,開展沿河兩岸違法建設問題排查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排查整治河道范圍內的占河建房、亂搭亂建等各類違法建設活動;排查整治水體各類污染源,清理水面和沿岸的生產生活及建筑垃圾、水草、漂浮物及各類雜物,做到無暴露垃圾,建立防治各類垃圾傾倒的聯動機制。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防控水土流失;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與保護,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設,實施河塘溝疏浚、水系連通、沿岸綠化工程,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深做實河長制,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制度,優化工作機制,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河長制重點任務落實落細,推動農村河流面貌持續好轉。(牽頭責任單位: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主體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
3.提升景區景點周邊環境整治水平。整治A級以上景區景點內部破損基礎設施、公共設施、違法建設。繼續整治A級以上景區景點內部道路、排水、照明、停車、公廁等基礎設施,規范垃圾、污水處理設施,清理垃圾雜物、雜草;規范星級農家樂經營,清理亂搭亂建、破舊房屋、破舊招牌和有礙觀瞻的柴草堆、旱廁等,完善標識標牌,開展生態環境修復。(牽頭責任單位:縣文化和旅游局、縣林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生態環境分局;主體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縣級督辦、鄉鎮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落實鄉鎮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做好項目落地、資金使用、推進實施、運行管護等工作,對實施效果負責。
(二)發動農民參與。要充分發揮好農民主體作用,把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貫穿人居環境整治全過程。要尊重農民意愿,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決不搞“刷白漆”等勞民傷財之事。
(三)加大資金投入。建立以縣級專項資金為主,爭取中央、省和市支持的財政投入體系。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三大革命”、農村危房改造等相關項目時,要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統籌考慮、同步推進。建立健全各級財政資金、村集體資金、村民付費相結合的費用分擔機制。
(四)強化考核督查。繼續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縣政府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落實周督查、月通報、季調度工作機制。
(五)注重宣傳激勵??偨Y各地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宣傳一批示范村,示范戶,發揮以點帶面、輻射帶動作用,形成有利于工作推進的社會氛圍。設立農村人居環境獎,獎勵一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