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健康委員會衛生監督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全市衛生監督工作總體要求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要求,以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為抓手,持續加強監督執法體系建設,加大制度執行力度和監督執法力度,推進我市醫療衛生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一、完善體系,推進綜合監管制度有效實施
1. 出臺《實施方案》。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工作實際,起草完善《市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實施方案》并提請市政府印發,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市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體系,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的綜合監管協調機制。各地要根據《實施方案》制訂具體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機制和措施,明確目標任務,確保綜合監管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2. 完善綜合監管體系。緊抓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以及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有利契機,重點完善市、縣(市、區)、鄉鎮(街道)監督執法網絡,充實衛生健康綜合監管力量,逐步增加每萬名常住人口配備的衛生健康執法人員數量,推動行政執法力量向基層傾斜,有效整合基層衛生監督協管、職業健康監管隊伍,完善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機制,提升監督協管隊伍主體責任能力水平,保證衛生健康行政執法工作正常開展。對衛生行政執法權力下放至鄉鎮(街道)的,應將鄉鎮(街道)衛生行政執法工作納入縣(市、區)衛生監督執法體系統一管理。推動衛生監督機構標準化建設,按照衛生監督機構規范化建設標準,完善依法履職所需的業務用房、執法設備裝備、機構崗位與人員設置以及執法經費等保障政策,相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3. 開展綜合監管督察。適時組織市相關部門對各地醫療衛生綜合監管工作進行實地督察。重點督察各地政府領導責任落實以及相關部門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綜合監管政策情況;綜合監管制度工作方案制定以及強化責任分工、全過程監管、創新監管機制等制度措施落實情況;醫療衛生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處理情況。
二、依法履職,切實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
4. 加強醫療服務監督。開展打擊無證行醫及非法醫療美容行為專項整治,對歷次投訴舉報未查實的、或多次查處成效不明顯的無證行醫及醫療美容窩點和地區,開展重點暗訪,依法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加強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健全打擊非法行醫長效機制;加強與審計、醫保部門協同監管,嚴厲打擊偽造醫學證明文件等違法行為;探索互聯網診療管理模式,通過智慧衛監系統對互聯網醫療服務進行動態管理,加強服務引導,促進醫療衛生新產業、新業態的健康發展。強化計劃生育與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監督,重點檢查機構執業資質和人員執業資格情況;加強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和人類精子庫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違法行為。
5. 加強傳染病防治監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相關衛生監督工作。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按照肺炎疫情防控相關規范標準,及時做好公共場所、醫療衛生機構、學校、涉水產品及消毒產品生產企業以及工礦企業等場所的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和指導。進一步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監督,有效提升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工作水平。貫徹落實《疫苗管理法》,建立衛生監督和疾控機構預防接種管理聯合檢查和信息互通機制,開展預防接種管理專項檢查,依法查處并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對消毒產品違法添加、違法宣傳問題的監督檢查,并通過“回頭看”,督促整改措施落實。
6. 加強職業病防治監督。按照我市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目標責任書要求,扎實開展職業健康監管執法行動和職業病防治專項整治,強化對塵毒危害嚴重企業的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嚴重超標但未采取有效工程或個體防護措施的,要進行重點監督,加大執法頻次;對存在違法行為的用人單位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加大對職業衛生服務機構的監督力度,提高機構誠實守信意識和依法執業意識,全市職業衛生服務機構監督檢查覆蓋率達 100%。建立健全鎮、街道職業健康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加大對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督巡查,對塵毒危害嚴重企業監督巡查覆蓋率達100%。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做好國家職業衛生分類分級執法試點工作。
7. 加強公共衛生監督。加強人群聚集大型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夏季游泳場所水質監督檢查,推廣住宿場所“五常法”管理以及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場所“智慧監控”。持續做好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生產經營監督檢查。密切與教育部門溝通協調,加強春秋季學校衛生監督,重點開展學校采光照明等教學環境監督檢查。加強放射診療機構放射防護監督,嚴肅查處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和超出批準范圍從事放射診療工作的行為。加強生活飲用水及涉水產品衛生監督,做好集中式供水單位、二次供水單位的衛生監管和指導,完善二次供水單位監管本底。貫徹執行《省愛國衛生條例》,加強控煙、病媒生物防制等衛生監督執法。
三、創新舉措,有效提升衛生監督執法水平
8. 深入實施執法全過程記錄等“三項制度”。 推進“三項制度”全市依法行政示范項目的深入實施。加強衛生監督執法事前、事中、事后環節信息公示,按要求相關監督執法信息,及時公布年度行政執法數據。加強執法全過程記錄,嚴格規范執法文書制作,全面普及執法數據電子化采集和音像記錄,制定完善執法全過程記錄具體規定,制作音像記錄示范視頻,加強全過程音像記錄在行政處罰、舉報投訴中的實際應用。加強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編制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事項清單,并動態調整,組建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工作小組,提升法制審核能力。
9. 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任務。及時更新全市衛生監督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人員名錄庫信息。按時序進度有序實施國家、省隨機衛生監督抽查計劃,并及時通報完成情況。結合國家、省抽查計劃,積極試行跨部門聯合隨機抽查,強化部門間配合協作,開展多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對抽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并開展“回頭看”。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要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針對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加大對問題突出的專業和地區的監督抽查比例,提高雙隨機抽查的針對性和覆蓋面。除專項治理工作外,原則上所有監督檢查都通過雙隨機抽查的方式進行。
10. 強化醫療衛生行業信用監管。聚焦醫療衛生重點領域,堅持信用監管和信用服務雙輪驅動,積極推進“信用+綜合監管”試點,實施信用分類監管。探索開展醫療衛生行業信用承諾、信用報告、信用聯合獎懲、信用修復及補償等試點。推動事前信用承諾與信用教育相結合,醫療機構及從業人員信用承諾覆蓋率達90%以上。
11. 提升衛生監督執法信息化水平。按照全省“互聯網+監管”工作總體部署,做好各相關部門、各層級和醫療衛生行業內部各領域監管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應用,形成統一、規范、多級聯動的“互聯網+監管”體系,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規范做好衛生監督管理信息系統相關監管數據錄入,加強衛生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和市級監管平臺監管事項、監管數據的對接,落實“互聯網+監管”各項工作任務。加快醫療衛生行業信用信息系統的更新。推進手持移動執法終端和執法記錄儀的使用。進一步擴大生活飲用水水質、醫療廢物的全程追溯、工礦企業和公共場所危害因素、醫療機構消毒等領域在線監督監測的推廣應用。
12. 規范衛生監督執法行為。嚴格執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層級稽查和內部稽查,加強對重大案件查處、專項整治行動履職盡責情況的督查。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防止出現不作為、亂作為、以罰代刑等現象。深入開展執法案例評查,調整完善評查標準,將執法全過程記錄情況納入評查標準中,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監督執法能力和水平。
四、提升能力,樹立衛生監督良好社會形象
13. 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注重發揮國家級衛生監督專家、首席衛生監督員引領和業務指導作用,加強各類衛生監督人員培訓教育,重視中青年人才培養,提升衛生監督隊伍業務能力和專業水準。建立完善衛生監督專家庫和后備人才庫,鼓勵引導和支持衛生監督人員開展崗位培訓、學習教育以及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分析研究。全市衛生監督員每年完成網絡培訓平臺課程學習不少于人均30學時。推進衛生監督實訓基地建設,適時組織開展監督執法技能競賽、優秀案例推薦評選等活動。加強鎮、街道衛生監督協管和職業健康監管人員能力建設,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培訓教育,培訓覆蓋率達100%。
14. 多形式開展普法宣傳教育。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加強衛生法律法規普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網站平臺、手機APP、廣播電視等宣傳渠道和載體作用,持續推進送法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等法律七進活動,突出衛生健康普法專業性、多樣性特點,大力宣傳《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等衛生法律、法規、標準。深入開展“以案釋法”,運用政府網站、公眾媒體公開的有效形式,將行政執法案例面向社會公眾。健全管理相對人培訓教育體系,強化培訓教育,提高責任意識,提升管理水平。
15. 提高舉報投訴查辦效率。切實規范舉報投訴受理、查辦、轉辦工作機制,提高舉報投訴查辦工作效率。建立舉報投訴及案件查處追蹤機制,不斷提高舉報投訴處置的效率和水平,舉報投訴案件及時接處率達100%、規范處置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