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供銷社2021年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全市供銷系統改革發展的重要之年。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為核心,以提升為農服務能力為根本,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完善體制,優化職能,轉變作風,在真抓實干中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目標任務:實現商品銷售總額71億元,增長8%以上,其中農產品銷售增長15%,綠色農資銷售增長15%以上,支撐“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一、深入學習,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責任領導:王璟 責任科室:辦公室)
2.全面貫徹落實對供銷合作社批示指示精神。適時組織專題學習研討,牢牢把握新時期供銷合作社的政治屬性,切實把新時期供銷合作社建設好、發展好,使供銷合作社加快成為“綜合平臺”和“橋梁紐帶”,努力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中作出更多貢獻、發揮更大作用。(責任領導:王璟 責任科室:辦公室、合作指導科)
3.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安排,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做到學識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責任領導:王璟 責任科室:辦公室)
二、突出重點,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4.加大綜合改革力度。制定出臺2021年綜合改革重點工作任務書,指導督促深化改革。認真學習借鑒全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經驗,結合實際復制推廣一批綜合改革經驗落地見效,每個縣區都要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2個以上改革經驗和典型。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落實綜合改革扶持政策,補齊短板,鞏固綜合改革成效。(責任領導:聯系縣區社領導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
5.突出“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多形式多途徑探索推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甘州區要建成3個“三位一體”基層社,其它縣社年內至少建成1個“三位一體”基層社,擴大覆蓋面。(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
6.健全雙線運行機制。完善市、縣區聯合社治理、聯合合作體系,完善規章制度,規范“雙線運行機制”。繼續推進基層社“三會制度”建設,35%以上的基層社創造條件建立“三會”制度,甘州區達到50%以上。(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
7.規范社有企業管理。建立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完善社有企業管理制度,優化內部管理,定期開展內部審計。建立社有企業定期向理事會、監事會報告經營管理運行情況制度。(責任領導:武強珍、白文虎 責任科室:社有企業管理科、財務審計科)
8.預防和化解重大風險。圍繞加盟入社、社有資產管理、股金管理、資產管理公司運行等開展調查研究,分析研判,及時預測預警,探索完善風險防控工作機制,堅決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責任領導:武強珍 白文虎 責任科室:合作金融科、財務審計科)
9.開展“兩清理兩整治”專項行動。緊緊圍繞專項行動清理整治重點內容,對存在的問題拿出過硬舉措,加大治理力度,健全長效機制,切實提高專項行動工作成效。(責任領導:武強珍 楊震 責任科室:財務審計科、綜合業務科、辦公室、社有企業管理科)
三、持續發力,不斷夯實基層組織基礎
10.實施“供銷社培育壯大工程”。推進鄉鎮基層社提質、擴面、增效,建設一批綜合實力強、服務功能全、與農民聯結緊密的標桿社,構建鄉鎮為農服務綜合體。年內力爭創建標桿基層社2個。(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
11.穩步發展村級供銷社。因地制宜發展縣級社和鄉鎮基層社入股領辦、村社共建、治理規范的村供銷社,開展多元化經營服務,打通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
12.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級綜合服務社。多種方式創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改造提升村級綜合服務社,推動星級綜合服務社創建再上新臺階。新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16個,新組建專業合作社聯合社3個,新增綜合服務社42個。(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
13.深入實施“供銷品牌培育行動”。加大供銷合作社標識推廣力度,培育特色品牌、服務品牌、文化品牌,不斷擴大供銷合作社的社會認知度和品牌影響力。(責任領導:沈立崗 責任科室:現代流通科)
四、積極探索,拓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
14.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網絡。深入實施惠農服務平臺創建行動,強化市、縣聯合社資源統籌力度,創建縣有運營中心、鄉鎮有服務平臺、村有服務站點的縣域惠農服務網絡。與村“兩委”合作,充分利用農村綜合服務社、農民合作社、村集體的設施,新建改造一批設施功能全、信息化水平高的服務站點。(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
15.開辟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依托基層社打造農業生產服務中心、新型莊稼醫院、智能配肥站、產地收集市場等專業化服務設施,強化鄉鎮惠農服務平臺服務功能,提升農業生產、農產品流通、城鄉社區等服務能力,土地托管面積達到60萬畝以上。(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綜合業務科)
五、完善體系,擴大農產品銷售
16.構建農村現代流通體系。統籌系統內外資源,積極爭取促進農產品流通等供銷合作發展項目,主動與其它經濟部門對接,多渠道爭取資金,加快構建布局合理、帶動力強的農產品流通市場體系。重點在流通環節發展冷藏設施,培育冷鏈物流企業,形成供銷特色優勢產業。(責任領導:沈立崗 責任科室:現代流通科)
17.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加快推進農社、農企、農超對接,建立城市消費專業合作社,推廣布局農產品直銷零售網點。組織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推介會和展銷會,緊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發達地區的市場需求,密切東西部協作,推送農特產品進入東部沿海市場。按照省社安排計劃,在江蘇南京設立供銷農特產品線下體驗館。(責任領導:沈立崗 責任科室:現代流通科)
18.探索農產品新型營銷模式。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推廣網上商城、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無接觸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責任領導:沈立崗 責任科室:現代流通科)
六、聚焦主業,主動參與鄉村建設行動
19.做強農資供應主業。著眼滿足農業生產需要,努力做好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產品的儲備供應和技術指導、質量監管,完善農資信息共享和應急調運機制,提高特殊情況下應急保供能力。(責任領導:王維紅 責任科室:現代流通科)
20.推廣綠色農資服務。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大有機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推廣應用,發展智能配肥站、液體加肥站,推進機械施肥、種肥同播、水肥一體化。(責任領導:王維紅 責任科室:現代流通科)
21.推廣農膜回收利用典型經驗。積極與商務、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溝通銜接,爭取政策支持,推廣農膜回收利用,擴大廢舊地膜、棚膜、滴灌帶等回收利用,創新開展“以舊換新”業務,提高廢舊農膜回收社會占比。(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
22.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參與鄉村建設行動,建設農村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開展農作物秸稈、尾菜、畜禽糞污等農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有條件的地方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促進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責任領導:白文虎 責任科室:現代流通科)
23.壯大再生資源回收產業。進一步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發展壯大回收企業,延伸布局回收站點,健全以鄉村回收站點為基礎、分揀中心為支撐、區域產業園區為龍頭的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進一步做大再生資源產業。(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合作指導科)
七、精心謀劃,加大項目培育爭取力度
24.全力推進重點項目。落實黨的五中全會精神,科學編制全市供銷合作社“十四五”發展規劃,做好組織實施工作。落實中央和省、市委一號文件重點任務,細化任務舉措,狠抓項目工作落實。抓好已確定的2021年度項目的實施,繼續做好亞行貸款項目爭取工作。(責任領導:蘇建農 責任科室:綜合業務科、合作金融科)
25.加強項目儲備培育。搶抓中央財政加大對農業投資的機遇,嚴格落實總社“五個不準”要求,按照政策扶持方向及早做好項目培育,儲備一批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批市場、冷鏈物流、電商平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供銷合作發展項目,多途徑申報爭取,為改革發展增強后勁。(責任領導:蘇建農 責任科室:綜合業務科)
八、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凝聚發展合力
26.加強黨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全面領導。嚴格落實“兩個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把從嚴治黨各項要求落到實處。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各項工作,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提升干部能力,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辦公室、機關支部)
27.加強綜治和平安建設工作。開展“八五”普法工作,創建平安建設先進單位,落實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措施,推進“食安”建設攻堅行動。(責任領導:蘇建農、白文虎 責任科室:綜合業務科、社有企業管理科)
28.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履行“一崗雙責”,發揮監事會職能,建立健全覆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制度體系,開展內部審計,形成監督合力。(責任領導:沈立崗 責任科室:辦公室、現代流通科)
29.強化作風建設。在全市系統開展“學黨史轉觀念強作風提效能”活動,促進思想大解放、轉念大轉變、作風大改進、效能大提升。(責任領導:沈立崗 責任科室:辦公室、現代流通科)
29.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大力宣傳供銷社“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形成富有供銷特色的文化氛圍。(責任領導:楊震 責任科室:辦公室、合作指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