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化館館舍及工作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鎮文化館地處市西北部半山區,與內蒙古興安盟接壤,由于獨特的地域文化,蒙漢民族相互碰撞,又相互相隔,形成了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獨特的區域文化,是由于地下豐富的礦藏而得名。
鎮是破產的企業和煤窯鄉合拼在一起的大鎮,人口近5萬,地域面積243平方公里,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孕育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早在60年代就有很多藝術人才從這里走向上有重要的工作崗位,有許多藝術門類,如國畫、泥塑、農民畫、剪紙、十字繡在省級獲獎。所以,在黨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政策感召下,我鎮要以此東風的大好形勢為動力,大力發展企業文化和文化產業為一體,帶動經濟的大發展,在鎮黨委和文體局的指示下,經過調研和論證,根據領導的指示精神,上報此可行性報告供參考。
一.自然狀況的客觀存在
文化館的工作幅射面有3個社區、17個行政村、中小學和其它各單位,人口多,面積廣,居住面積不集中,文化工作量大,文化干部老化(只有兩名),急需配備年輕干部。就我鎮文化工作首先要從館辦活動抓起,館舍面積就有三千多平方米,供鎮內市民文化娛樂活動場所還是具備條件的,要把這么大俱樂部全部利用起來,免費為市民開放,充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娛樂需求的要求,首先要把各項活動分部各個區域:
1.俱樂部中央演播廳可招異地演員搞演出供市民觀看,陶冶情操。
2.用一部分面積做健身活動,如練太極、舞蹈、臺球、乒乓球活動。
3.用一部分面積做“農家書屋”、報刊閱覽,讓市民進入學文化、懂科學的知識的海洋中。
4.用一部分面積成立電腦微機學習室,讓市民進入網絡的科技大世界。
二.以館辦活動為中心,各村屯“書屋”和文化大院開展活動
抓住農閑季節開展各大節日慶祝活動,把文化館活動的內容向各村屯“農家書屋”和文化大院進行傳授和演講,使各項活動更加深入、扎實。要發揮文化分館的職能向四周鄉鎮拓展,具體工作有以下幾方面:
1.發展文化產業,開辦各類學習班、文化講座、科技培訓等。
2.開辦剪紙、泥塑、漫畫、草編、十字繡等民間工藝。
3.讓這些活動在文化大院里開展起來,讓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回鄉就業,拓展就業門路。
三.文化館實現這些目標首先要解決必要的基礎條件,需急待解決的項目計劃如下:
1.供水:供水室內設施水管、管道、水嘴龍頭等約15.8萬元。
2.供電:供電設施費用3.9萬元。
3.供暖:第一年入網費28000元,冬季供暖費15萬元,共計178000元。
4.乒乓球案子6個×550元=3300元
桌球4個×1800元=7200元
麻將桌、凳4套×19000元=76000元
象棋20副×8元=160元
合計:86660元
5.書屋設施費用、書柜、書架等
10套×1200元=12000元
室內所需各項費用合計433660.00元
以上是我鎮文化館的發展前景規劃,妥否,請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