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十三五總結及十四五工作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是抓好動能轉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實現轉型升級。衛品透氣膜項目連續3年入選市重點項目,總投資1.6億元的潤馳年產15萬噸生物質項目建成投產。農業實現提質增速,投資4325萬元實施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修復改造、麻灣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工程,農業基礎進一步夯實。探索現代農業,推廣黑小麥1000畝,秋葵53畝;發展片林和林下黑豆等2000畝,大蒜機播1.2萬畝。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流轉土地560余畝,建設蔬果大棚90余個。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翔昶物流等重點倉儲物流項目建成投產,廣饒北部汽車維修家具建材批發建成投用。
二是聚力雙招雙引,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加速構建。麥沃迪公司3萬噸/年秸稈纖維項目一期投產,二期車間改造完成。樂安新區產業孵化器主體建設完成,千碩紡織10萬紗錠智能化高檔精密緊梳紡項目到位資金200萬,鑫霖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與加拿大CFS公司合作高端石油機械裝備制造合作項目,正在產品設計開發。
三是堅持精準施策,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強化產業扶貧,累計投資830萬元實施5個扶貧項目,總收益113.2萬余元,惠及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投資252萬元實施戶戶通工程、水管入室、“靚居工程”,貧困戶居住環境持續改善。抓實就業扶貧,為34人提供公益崗。實施教育扶貧,72名學生享受相應救助。抓實危房改造,改造249戶、修繕133處。實行農村低保動態管理、分類施保,做到“應保盡保、應納盡納”。抓實行業扶貧。深入推進“民企幫村同心同行”精準扶貧行動,捐贈資金和物品17.41萬。
四是加快城鎮建設,發展環境全面提升。圍繞國家衛生鎮、小城鎮建設,抓好水電道路建設,中關大道、廬山路南延、辛桓路、南口路、李樓路等道路建設完工。新建興業家園、樂安御園等居民小區,實施了孫武路柏寢路亮化工程,結合無違建鎮創建、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治理臟亂差70處、18600平方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做好保護督察及“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排查河道溝渠59公里,池塘82個。燃氣村村通工程覆蓋39個村,投資250余萬元完成了23處農村公廁,10個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通過驗收。投資770萬元完成8888套農村旱廁的改造任務,廁所渣液實現無害化利用。
五是強化統籌兼顧,民生事業穩步向好。衛生健康工作成績顯著,五年來,統計全員流動人口10660人次,建立育齡婦女孕前檢查檔案2292例;組織免費彩超、唐篩檢查4235人,“兩癌”篩查12739人次。教育水平穩步提升,升學率屢創新高,文體服務日趨完備。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建成農村幸福院10處。縱深推進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上報各類發生事項34500條,辦結率達到99.7%,鎮域治理體系不斷完善。誠信銀行試點推進。
二、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是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堅持項目為王,總投資20億元的18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建設,省重點公司年產4.8萬噸醫用無紡布項目進展遠超預期。全鎮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工業生產總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呈現逆勢增長。
二是鄉村振興多點開花。高標準完成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圍繞“一體兩翼多點”發展總布局,華譽、榮豐等農業龍頭賦能升級不斷加速,支部領辦合作社健康多元發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攻堅任務穩步推進,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持續改善。
三是脫貧成果持續鞏固。構建起三級包抓脫貧攻堅的責任格局,扎實落實產業扶貧、公益崗位等各項增收兜底政策,高質量完成疑似問題清零銷號工作,健全即時發現幫扶機制,有效筑牢因病因災返貧“防火墻”。
四是治理水平顯著提高。完善“一網統攬八方事”工作機制,進一步延伸網格觸角、豐富網格職能,深入探索推行誠信銀行,逐村制定村規民約,建立“線上法律診所”,構建起黨建引領“四治”融合的現代化鎮域社會治理格局。
一是以大蒜產業為主導,推動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按照“一體兩翼多點”發展思路,以工業化理念推動農業現代化園區建設,推動大蒜、食用菌、肉食雞、秸稈利用等傳統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積極爭創全國產業強鎮,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二是發揮交通區位優勢,促進小城鎮建設提質增速。建設長深高速連接線,發揮交通區位優勢,理順樂安新區管理體制,整合廣饒北部家居建材市場,規劃建設廣饒北部農產品批發市場,方便農產品銷售并將附近流動攤販劃行規市、規范管理。
三是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動能轉換示范區建設。以衛品有限公司為軸線,依托智慧云谷產業孵化器,利用好衛品研究中心這個省級科研平臺,培育更具創新性、科技型企業,有效壯大產業集群、優化創新生態。
四是以服務型政府創建為依托,抓好民生事業發展。優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資源配置,推動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創新和加強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進治理理念科學化、治理手段信息化、治理能力智能化、治理體系現代化。
四、2021年重點工作計劃安排
一是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抓好衛品年產4.8萬噸醫用彈性非織造布制造、10萬精密紗錠、年產3萬噸高固份涂料、大蒜產業品牌提升等12項重點項目,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抓好產業振興。圍繞“一體兩翼多點”鄉村振興規劃,統籌抓好大蒜、食用菌、肉雞養殖、秸稈利用等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投資1790萬元,實施高新蔬菜及特色農產品種植示范園建設項目,完成37個蔬菜大棚建設。做好0.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周樓支雒家支施工,完成東營市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夯實農業發展基礎。
三是做好小城鎮提升。統籌抓好興業家園二期建設、春誠花園建設項目。投資1000萬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投資1200萬元對縣鄉、鎮區道路改造提升。
四是繁榮民生事業。實施教育基礎設施綜合提升、鎮域雨污分流等項目,圍繞醫療衛生、教育、社會治安、網格化管理等重點領域,全面補短板、強弱項,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