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街道文化發展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經濟開發區、樂安街道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街道文化生活、文化旅游蓬勃發展,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明顯提升。
陣地建設卓有成效志愿服務日臻完善
先后投資100多萬元,整合街道文化綜合服務中心、宏潤居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高標準、高質量打造文明實踐分中心。重點實施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提升工程,統一按照縣級優秀實踐站標準建設,目前,已建設完成58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依托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孵化培育本地志愿者組織,大力開展扶貧濟困、文明創建、移風易俗等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解難、為社會分憂、為和諧出力。
文化活動異彩紛呈惠民工程落到實處
開展豐富多彩的消夏晚會、慶祝建黨建國周年紀念等活動70余場次。依托“新農村·新生活”培訓等載體,組織開展了書畫、剪紙、中醫養生等培訓活動80余場次。街道有同和廣場等體育健身站點100余處,實現村(社區)健身器材全覆蓋。各村設立文化志愿服務品牌,張莊村免費舉辦“100分學堂”,東王村等建立“一元餐廳”,韓疃村等開辦“螢火蟲學堂”,真正將惠民工程落到實處。持續深入開展“進千村樂萬家”“電影進農村”“農民書畫展”等品牌文化惠民活動,把更多優秀的電影、演出等送到農民中間。
弘揚移風易俗鄉村文明煥新顏
樂安街道把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移風易俗趕大集等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倡導喪事簡辦、婚事新辦。以“家和萬事興”為主題傳承良好家風和家訓,引導廣大群眾傳承優秀家風,潛移默化影響農民群眾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積極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圍繞移風易俗、環境衛生等重點內容,組織開展評議活動。以家風促村風帶行風,推動形成家風正、村風淳、行風清、鄉風美的良好社會風尚。
傳承鄉村文化延續鄉村文化記憶
積極組織開展燈會、廟會等民俗文化活動,豐富農村文化內涵。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搜集、保護和傳承,目前街道共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家,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2家。深入實施“鄉村記憶工程”,進一步完善提升石村農耕文化博物館、村級歷史文化展室等民間陣地基礎設施,收集和展覽富有地域特色、活態文化特色和群體記憶的文化遺產,延續村莊傳統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