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局林業工作謀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工作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經濟強縣”和現代化中等城市的戰略目標,以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為主線,以三北、退耕、中幼林撫育等林業工程建設為抓手,實現“12345”工作思路:即圍繞一個主題“生態強縣”,突出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兩個重點,實施三北防護林、核桃產業建設、退耕還林后續產業三項林業工程建設,狠好造林綠化、森林三防、林權制度改革、林業執法四項工作,實現林業發展上有新突破、改善生態建設上有新進展、經營機制上有新創新,林農增收致富上有新成效,林業宣傳上有新舉措“五新”目標,為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任務
1、造林10萬畝,其中人工造林5萬畝,封山育林5萬畝。
2、義務植樹90萬株。
3、新建核桃產業基地6萬畝。
4、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我縣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3‰以內。
5、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森林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1.6‰以內。
6、做好苗木繁育工作,確保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以上。
7、加大執法力度,做好森林資源保護工作。
8、加大林業宣傳力度。
三、工作重點和大事要事
1、扎實推進造林綠化。2014年依托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等工程建設,繼續抓好窗口地帶、國省干道、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兩側、兩河周邊、旅游景區周圍等區域造林綠化。
2、積極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按照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基本方針,調動農民綠化美化的積極性,在農村“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綠化美化和改善生態環境為重點,兼顧經濟效益,大力開展以營造闊葉樹和果樹為主的“四旁”綠化,發展農村林業經濟,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完成義務植樹90萬株。
3、擴大產業基地建設規模。抓好核桃片區產業帶建設,新增核桃基地6萬畝,確保我縣三年新建20萬畝核桃基地任務的完成。
4、深入開展公益林管護工作。一方面要做好我縣27.06萬畝國家重點公益林和2萬畝省級公益林的管護工作,加強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使用管理,做到定額支付、報賬管理和??顚S茫_保補償基金發揮出應有的效益。另一方面要按照《省省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認真、科學地做好省級公益林的區劃界定和審批工作,力爭將沒有納入重點公益林范圍的林地,盡可能多地納入省級公益林保護面積,最大范圍地實現我縣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
5、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一是抓宣傳教育,強化防火意識。利用多種載體宣傳森林防火工作,通過設置防火警示牌、發放防火宣傳冊、張貼防火標語、群發防火短信等手段,組織形式多樣的森林防火宣傳活動,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不斷提高群眾森林防火意識。二是抓火源管控,消除火災隱患。組織力量經常性地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改活動,增設防火檢查點、加大巡護密度等措施,注重節假日關鍵時期和林場林區、重點進山口、墳地等關鍵區域,加強對癡、呆、傻等特殊群體的監護,嚴格野外火源管理,嚴厲打擊野外違法用火行為,做到見煙就查,見火就抓,現行就罰,寧拘不罰。三是抓技能培訓,提高撲救能力。加強森林消防隊伍訓練,積極組織開展安全撲火、科學撲火的業務培訓,提高撲救能力。四是抓基礎設施建設,確保信息及時。搞好了望監測系統和通訊系統設施建設,增強信息監測和捕獲能力,以便及時為火情撲救提供準確信息。
6、加強封山禁牧工作。充分發揮村規民約作用,落實優惠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堅決徹底禁牧,保護好造林成果。
7、抓好林政執法工作。一是加強征占用林地管理。嚴格林地征占用審核、審批制度,對不符合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的建設項目不得審核審批。加強對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不批亂占林地案件的查處,加強林地監管,嚴厲打擊毀林開墾、毀林挖塘等違法占用林地的行為,強化對非法征占用林地行為的打擊,減少林地的非法流失。二是嚴格執行林地限額管理,嚴格執行木材憑證采伐、憑證運輸、憑證經營加工制度,嚴厲打擊盜伐、濫伐等違法犯罪行為。三是加大執法力度,積極開展亂砍濫伐、亂捕濫獵、亂采濫挖、非法征占用林地等專項行動,森林公安和執法隊協同作戰,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8、搞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2014年繼續以防控美國白蛾和防治紅脂大小蠹工作為重點,實施專群結合、聯防聯治等森林病蟲害防治新機制,籌建民間森林病蟲害防治協會和專業防治服務隊,全面實施監控,加大預防和防治力度,嚴密防控重大林業災害,將森林資源遭受病蟲害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9、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強與金融部門的合作,積極開展林權抵押擔保貸款業務,完善林權抵押貸款相關制度,為林農再生產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推進林地流轉,規范資源流轉行為,鼓勵林農將林地以出租、轉讓和承包等方式流轉給公司、大戶造林,快速林業發展步伐。
四、主要措施
(一)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利用多種渠道形式,廣泛深入宣傳荒山造林綠化的重大意義、廣泛傳播森林文化、生態道德文化等方面的豐富內容、深邃內涵,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文化的認知,促進生態文化的繁榮,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進一步宣傳有關林業法律政策,增強全民綠化意識,提高廣大群眾造林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參與、全民動手進行造林綠化、保護生態環境的濃厚氛圍。并適時召開現場會、觀摩會、調度會,做好組織發動,確保綠化工作順利開展。
(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對全縣造林工程實行“集中連片,規模治理”造林模式,造林時期重點放在雨季,造林重點突出在國省干道、旅游景區周圍、縣城周邊。按照“適地適樹”原則,逐地塊、逐小班確定造林方式、樹種和密度,編制高標準的施工方案,采取喬灌結合,以喬為主,針闊葉結合,以針葉為主,構建生態林、防護林、景觀林生態屏障,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創造良好生態環境。
(三)創新機制,加大投入。一方面放活造林機制。實現由農戶一家一戶分散性造林方式向實施專業隊伍承包造林方法轉變。另一方面搞活資金投入機制。為確保資金落實到位,依托三北林業工程建設資金支持的同時,拓寬籌資渠道,加大投資力度。一是保證財政投入??h財政對通道綠化和荒山綠化繼續予以補助,側重于重點地域、重點路段、重點景區的綠化補助。二是分包縣直單位、廠礦企業對分包工程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三是整合發改、水利、交通、扶貧、林業等部門支農專項資金,在造林綠化工程建設上捆綁使用。四是鄉、村多方籌資,以勞代資,積極開展社會造林。
(四)科技造林,確保質量。一是搞好技術培訓服務。造林施工前,對林業局專業技術人員和鄉村林農進行林業專業技術培訓,加強整地、栽植、管護等技術環節的技術培訓,形成縣、鄉、村三級培訓體系,提高了群眾造林技術水平。二是推廣造林新技術。大力推廣容器苗造林,使用生根粉、保水劑、地膜覆蓋等先進適用造林技術。三是嚴格監督,嚴把質量。造林施工中,林業局技術人員和鄉村技術干部現場指導,縣林業技術人員始終工作在造林第一線,全程加強造林質量管理,嚴把造林“四關”,即整地關、苗木關、栽植關、管護關,及時解決造林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做到不合格整地穴不發放苗木,不合格苗木不栽植入穴,提高造林質量,確保栽一棵,活一棵。四是積極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聯系,詳細了解氣候變化和降雨信息,準確把握雨季造林的最佳時機。
(五)加強管護,保護成果。一是將新造林地全部納入三北工程管護區,全面落實封山護林措施,防止人畜破壞;二是完善管護措施。新造林地一律插標立界,白石封山,樹立管護標牌,制定護林公約。森林公安派出所、林業綜合執法大隊同各鄉鎮、辦事處協調聯動,建立縣、鄉、村三級護林隊伍體系,健全和完善林木管護制度,把管護任務落實到鄉、村、戶,把管護責任落實到人。同時,嚴格控制火災對造林的毀壞,對新造林地死看死守,嚴禁火種進山入林,有效保護造林成果。
(六)強化督導,落實獎懲。造林期間,工程綠化領導小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檢查,實行一月一調度,一檢查,一評比,一通報,新聞媒體跟蹤報道,及時報道造林綠化情況,鼓勵先進,鞭策落后。
(七)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落實行政負責制,層層鑒訂責任狀,分級負責,一級抓一級,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將造林、防火、森防等林業工作納入各有關部門的年終考核內容,提高領導的重視程度,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全面推動生態強縣建設。
(八)加強學習,提高服務水平。強化干部職工理論和業務學習,全面提高林業干部職工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為林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