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度民政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全區民政工作要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理念,更好發揮民政在保障民生、促進公平、維護穩定、增進和諧的重要作用。突出抓好以下七項重點:
(一)健全完善社會救助機制。
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要求,編織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兜底網”。落實自然增長機制,適時調整低保、低保邊緣等救助標準。做好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逐步完善合理進出機制,避免“騙保”、“應退不退”、“一吃到底”的現象,同時要認真做好核對政策的宣傳和解釋工作,及時、耐心、謹慎地解決好可能出現的信訪問題。開展困難家庭的危房改造工程,切實改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條件。
(二)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重點發展居家養老,打造養老服務“四項工程”:一是居家福養老服務鎮(街道)推廣工程。擴大服務范圍,明年計劃在木瀆、甪直、郭巷、城南及條件成熟的村(社區)推廣“居家福”養老服務管理中心(站),提高“居家福”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二是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工程。在全區20%以上的城市社區和萬人以上的居民住宅小區建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老人提供午休照料、娛樂休閑、社交活動等綜合性日間服務。三是助餐點建設工程。建成14個助餐點,解決居家老人就餐問題,拓展助餐服務受益面,重點滿足獨居、高齡、生活自理有困難的老年群體助餐需求。四是村(社區)老年人活動室完善工程。努力實現村(社區)老年人活動室全覆蓋,完善服務功能、豐富活動內容,并在特色和細節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批硬件齊全、服務到位、管理有序、制度健全的標準化社區老年活動室。
(三)積極打造“幸福社區”。
制定“幸福社區”建設指標與評比細則,爭取設立引導資金,實施“屬地建設管理、區級以獎代補”政策,先行在城市社區、拆遷安置小區打造10~20個創建點。優化社區服務大廳、文化活動場所、老年活動室、衛生服務站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公共便民服務、文體娛樂活動、老人日間照料、學前兒童看護和助殘助困等社區服務功能,重點在深化基層民主建設、加強社區管理創新、擴大社區服務能力、優化社區居住環境、繁榮社區文化建設、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等6個方面下功夫,切實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努力把社區建設成居民的幸福生活圈。
(四)貫徹落實公墓管理意見。
以貫徹落實全區公墓管理意見為重點,規范管理好公益性、經營性公墓,加大對關停公墓和違規墓地的監管力度,堅決制止私埋亂葬,大力推進殯葬改革。啟動公益性骨灰堂建設,結合全區以及各板塊的實際情況,編制公益性骨灰堂布局專項規劃,明年計劃對城區建設一個區級公益性骨灰堂,在甪直、臨湖、光福等地建設鎮級公益性骨灰堂。通過加快骨灰堂建設,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滿足殯葬需求,推行綠色、惠民殯葬,促進殯葬事業科學、持續、健康發展。
(五)培育發展壯大社會組織。
充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依托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服務功能與運行機制,重點針對服務性、引領性、示范性的社會組織進行孵化培育,著重加強對樞紐型社會組織的孵化培育,普遍培育一些事關民生、能夠直接服務群眾的社區社會組織和“草根”志愿服務類社會組織。加快出臺全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指導性意見,幫助社會組織理清發展思路、解決發展難題、提升服務能力,實現4A級社會組織“零突破”,推動社會組織提質增量。實施區首屆公益創投活動,鼓勵有誠信、有實力、有資質的社會組織公平公正參加公益招標,承接政府轉移的事務性、服務性工作,有效參與社區建設和居民服務。
(六)做大做優慈善救助品牌。
金區長在區慈善總會第二屆理事會上強調,要圍繞項目開展慈善救助,充分利用全方位、多形式的慈善項目,在助貧、助老、助殘、助學等方面作出積極的努力。明年要推出一些全方位、多形式的慈善活動和項目。啟動“三個不讓”系列慈善救助活動,即:不讓一名貧困學生上不起學;不讓一個因病致貧對象看不起病;不讓一戶生活困難家庭住在危房。開展“周行一善”活動,即每周救助一名困難群眾,并通過電視臺、網絡媒體等平臺,號召愛心企業和人士關心關注弱勢群體,宣傳感人事跡,弘揚慈善理念,擴大慈善事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七)鞏固深化雙擁創建成果。
以爭創省雙擁模范區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雙擁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大雙擁工作力度,提升雙擁工作質量,努力使雙擁模范區“七連冠”基礎更加扎實,成效更加明顯。適時召開雙擁模范區創建表彰大會,通過舉辦全區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評比表彰活動,放大雙擁創建效應。要重點做好涉軍維穩工作,主動排查矛盾隱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