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市發改委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的最后一年,是加快發展、推進轉型的關鍵之年。我委2014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發展改革工作,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新的工作目標,以“堅持加快發展、推進轉型升級”為工作主線,集中力量抓對上爭取,堅持不懈抓難點攻關,求真務實抓重點突破,積極推進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不斷增創發展改革工作新優勢,為實現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作出新的貢獻。
一、著力抓好“十二五”規劃研究和編制。
做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關鍵是要對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重要環節和重點領域加強調查研究,強化規劃深度,規范編制程序,提高編制工作質量和可操作性,充分發揮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導作用。一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在規劃基本思路編制的基礎上,一方面要全面分析國內外環境特別是經濟運行情況,認真把握國家“十二五”規劃編制的思路、總體要求及政策取向;另一方面要全面摸清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了解掌握周邊發展態勢,做到有機結合。二要認真起草規劃《綱要》(草案)。重點突出深化農村改革、改善民生質量、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自主創新、優化需求結構、推進體制創新、完善城市功能、協調社會發展、實現生態文明等重大問題和重點內容,年內完成規劃《綱要》(草案);組織協調重點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的編制,年內完成服務業、信息化等大部分專項發展規劃,抓好兩區以及三個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先導區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編制。三要創新規劃編制工作機制。加快建立專家評議機制、社會公眾參與機制、人大與政協聽議機制、各類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機制,保證規劃編制質量。委各科室要按照職責,加強協作,強化責任落實,合力推進規劃編制工作,確保規劃編制任務的完成。
二、著力擴大內需和促進投資發展。
緊緊抓住國家、省擴大內需的難得機遇,進一步深化項目帶動,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
一要集中力量加快重點項目推進。要始終把重點項目推進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確保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帶動并促進投資繼續保持高增長。在項目推進上要繼續突出“四個抓”,確保續建項目快建成快投產、確保新開工項目快建設快竣工、確保擬開工項目快開工快建設、確保前期項目快準備快啟動,保證列入各級的重點項目順利快速推進,重點協調組織好每月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開業活動,力爭實現月月有一批新項目開工、月月有一批新項目竣工、月月有一批新項目投運;進一步加強重點項目“四個體系”建設,完善市領導掛鉤聯系重點項目等制度,加強綜合協調,做好重大項目的要素優先保障,保證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要按照“四個一批”的原則,著力做好“十二五”期間擬實施重大項目的儲備,編制一批重大項目爭取列入到上級的規劃籠子,搶得發展先機,增強發展后勁。
二要全心全意強化項目服務。始終堅持“項目為上、服務為先”,積極主動為重大項目提供綠色通道、快速通道,積極推進“兩延伸一提速”服務,突出以政府投資項目為重點,嚴格計劃監控,強化程序管理,確保政府投資項目規范操作,發揮好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為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三、著力推動服務業發展。
全面實施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爭取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年均遞增1個百分點。
抓好扶持政策修訂。為加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推進力度,抓緊研究出臺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配套政策,修改完善服務業集聚區及重點項目考核意見、服務業引導資金使用及管理辦法等,加大對知識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和具有本市特色的傳統服務業重點扶持,進一步加大對上爭取,努力為服務業企業、項目爭取更多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
抓好服務集聚區及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并扶持符合產業發展要求、有特色產業形態、有明晰布局框架、有明確業主單位(管理機構)的集聚區建設,形成一批有影響力、有競爭力、有聚合力的重點服務業集聚區;積極發揮服務業引導資金的作用,重點鼓勵并扶持物流、服務外包、商務服務、金融服務、科技服務業等重點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發展,積極引導服務企業進行商標注冊及有關質量體系認證,培育和壯大一批服務業企業爭取成為省級服務業名牌企業、品牌企業和物流A級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抓好服務業招商引資。加大服務業招商引資、引才引智力度,認真做好項目包裝工作,進一步提升服務業招商引資、引才引智工作水平,為服務業發展搭好服務平臺。
四、著力推進接軌上海工作。
一是加強世博對接,推動世博經濟發展。研究制定《市2014年對接世博行動計劃》;加快信息化平臺、世博旅游預定系統、自駕車停車場等游客中心軟硬件建設,更好地發揮游客中心的功效;以金倉湖、鄭和公園入圍世博體驗之旅示范點為契機,加快旅游載體建設進度,提升接待能力及水準,;主動參與世博文化活動,加大爭取力度,確保江南絲竹等特色節目在世博會上展現;積極開展世博特許產品經營,爭取獲得參與世博更多的商機;增派干部赴上海世博局掛職鍛煉,組織參與園區志愿服務、開展城市志愿服務;借助世博平臺加大駐點招商、展會定向招商及專項招商,吸引更多企業來太投資興業;加大后世博的研究和爭取,積極開展參與世博、服務世博專題活動。
二是加快共建合作,推進產業對接。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區域規劃,突出區域產業發展重點,加強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引資力度和服務功能建設;進一步加大園區對接、共建力度,建立陸渡、璜涇與對口單位共建聯動機制,制定入區企業標準和服務體系,提高開發建設標準,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承接產業轉移;加快推進港區、新區及其它鄉鎮工業區與上海金橋、張江等開發區結對,開展多種形式的園區共建工作,加強LOFT工業設計園與上海創意產業中心合作。
三是深化區域對接,接受全面輻射。圍繞交通、規劃、環保等重點,加快與接壤的嘉定區、寶山區的區域對接,推進接壤區域合作共建工作。繼續深化人才、高校等軟環境對接,全面接受上海輻射。
五、著力推進改革創新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體制改革工作。認真研究,編制年度改革工作要點,做好分解落實,并加強情況跟蹤、總結。以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3個先導區推進為契機,積極探索,加快研究全市城鄉一體化推進中社會事業領域改革等相關問題,保證我市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的順利開展;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堅持“再清理、再簡化、再合并”的原則,牽頭組織好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后評價和繼續清理工作,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繼續加強醫療衛生、工資、機構等改革的推進,積極參與其中;繼續做好改革信訪解釋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二是積極推進企業上市。按照“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總體要求,繼續狠抓企業上市基礎工作,修改完善并兌現落實企業上市扶持政策,支持鼓勵企業改制上市。加強重點擬上市公司的服務工作,力爭企業上市實現突破。年
三是積極推進金融創新。發揮好已有債券的平臺,認真研究,協調推進國資公司發行企業債的相關工作。繼續做好創投企業的扶持培育工作,力爭為更多的創投企業享受上級政策的支持。
六、著力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
要切實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想大事、議大事、抓大事、謀劃發展上來,創新思路和舉措,主動呼應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統籌能力。
注重加強經濟運行分析。要圍繞年度預期目標,注重研究宏觀調控政策的新走向,正確把握國家宏觀發展走勢和趨勢,正確估計經濟運行中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加強對周邊與先進縣市經濟發展態勢的跟蹤和情況的研究,密切跟蹤全市經濟運行態勢,重點加強月度主要指標完成情況的監測分析,緊扣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認真研究,及時提出我市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新對策、新建議。對照“十一五”規劃的指標體系和工作任務,加強協調,對“十一五”確定的目標和任務進行逐一跟蹤、逐一分析、逐一落實,確保“十一五”規劃的圓滿完成。
注重抓好重大課題調查研究。根據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和導向,以擴總量、調結構、推轉型、促發展為主線,認真研究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對我市的影響,認真總結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經驗,認真查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全面又深入的調查研究,提出既具前瞻性更具操作性的對策建議,促進又好又快發展。
注重完善考評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考評機制,在考評要素的設定上進一步突出“統籌發展”,在考評的工作導向上進一步堅持“全面協調”,在考評指標的設置上進一步強調“又好又快”,在目標任務的確定上進一步注重“發展質量”,在考評的方法上進一步擴大“社會評價”,在考評結果的運用上進一步強化“獎罰分明”,更好地發揮考核激勵作用,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考核落到實處。
七、著力增強綜合服務成效。
要切實發揮好綜合協調功能,敢于主動協調、全面協調,增強綜合服務成效。一要促進扶持“三農”工作。圍繞國家鼓勵支持的四大類十九項農業發展項目,加強項目的規劃、計劃、投資管理,爭取我市更多的農業項目列入到上級“籠子”;繼續推進農村清潔能源的推廣利用和做好農村動態監測點工作。二要繼續加強電力能源管理。協調做好電力供需平衡,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組織好能效電廠和電力需求側項目的申報爭取,加強電力行政執法和安全生產工作,積極推進危及電力設施行政許可工作,保證全市用電供應;繼續做好成品油市場的日常監管和穩定。三要積極推進社會事業建設。注重綜合協調,進一步加大政府實事項目的推進力度,解決好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困難,確保各項實事項目按計劃順利推進;繼續加強節能減排,狠抓節能降耗,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等項目組織、申報和爭取工作。四要繼續加大信息化推進力度。加快建設全員人口信息數據庫,實現人口數據跨部門信息共享利用;加快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實現各醫院間數據的共享利用;加快政企互動平臺建設和推廣利用,推進政府對企業的信息化主動、快速服務;積極推進全市經濟社會數據綜合分析系統建設,做好公交一卡通推進工作;拓展地理系統應用,積極探索共享平臺挖掘應用和電子政務內部資源整合管理。五要全力以赴加強對上爭取。要搶抓國家調結構、促轉型、擴內需的機遇和各級編制“十二五”規劃的有利時機,圍繞國家產業導向,要繼續在重大項目報批、要素爭取等方面下大力氣,精心組織,強化項目包裝運作,加大攻關力度,想方設法為符合產業導向、投資大、帶動能力強、技術含量高的項目和重點企業爭取列入到上級規劃或計劃籠子,力爭在項目報批、要素爭取上獲得上級更多的支持,增強經濟發展的后續力量。
八、著力提升機關建設水平。
面對加快發展、轉型升級的新要求,要積極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效能型機關建設,以強化干部能力培養和提升干部服務發展效能為目標,切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完善機關制度建設,有效提升機關建設水平。一要繼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以建設學習型機關為抓手,以深化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主線,有針對性地在機關中開展責任教育、權力觀教育、法律法規教育,繼續舉辦好每月一次的專題講座活動,促進全委工作有新的發展。二要繼續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深入推進投資軟環境建設,加快服務方式四個轉變,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繼續推進依法行政、政務公開工作,健全績效考評機制,規范全委人員行政行為,切實提高效能,確保權力陽光、公正、公開運行。三要繼續加強機關作風建設。要加快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規章,切實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工作作風、工作紀律、對外辦事、貫徹執行機關效能建設制度等方面的督促檢查,有效增強機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效率意識,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樹立良好的機關形象。四要協調推進機關各項工作開展。以機關主題競賽活動為推手,繼續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紅色1+3”等活動,積極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法治建設、平安建設等各項工作,狠抓落實,以一流的佳績塑造發展改革部門的良好形象,為建設現代化新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