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局工作總結和2020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科技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市科技局以創建國家級創新型縣(市)為引領,大力推動科技支撐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一、2019年工作總結
(一)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建設工作。一是提請以市政府名義印發《市創建國家創新型縣(市)工作方案》,并召開創建工作調度會,進一步明確了創建工作要求。二是印發《2019年市建設國家創新型縣(市)工作要點》,明確了14個相關部門的創建指標和要求。三是各單位圍繞23項目標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措施,加強配合,及時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完成了階段性建設任務。
(二)科技政策制定和落實工作。一是修訂了《2019年市促進自主創新政策》《市促進自主創新政策操作規程》《市天使投資基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通過科技重大專項引導,“事后獎補”獎勵,產業基金扶持,全鏈條推進中小型科技企業快速發展。二是組織企業申報2018年市自主創新兌現,全市共審核通過14大類項目,466小項,擬兌現資金957.251萬元,目前已兌現第一批獎補資金611.171萬元。三是發揮天使投資基金作用,牽頭召開市天使投資基金管理委員會2019年第一次會議,研究決定擬投資工布智造、慧視金瞳、中科昂輝等3家企業各200萬元。
(三)科技項目申報工作。一是組織企業申報2018年度市第二批項目自主創新兌現,項目資金共61.65萬元。二是推薦皖維高新和富煌三珍共獲得市“三重一創”建設專項引導資金100萬元。三是推薦5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2019年市“借轉補”項目,其中,今辰藥業、銀環航標的項目通過審批,共獲得200萬元項目資金。四是省、市2019年自主創新政策獎勵及兌現已全面展開,其他推薦項目將會陸續獲得審批。
(四)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工作。一是舉辦了2019年度高企申報專項培訓班。二是對30家擬申報國家高企的逐一重點走訪指導,分兩批次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9家(含重復申報),第一批通過審核14家,已通過網上公示。三是制定《市級高新技術培育企業認定辦法》,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政策支持力度。四是13家科技型企業成功掛牌上市。市菲力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登陸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創新專版,其中7家是高新技術企業。另外,卓越電力有限公司等4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登陸省“專精特新版”掛牌。五是今年1-9月份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4.6億元,同比增長24.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4億元,同比增長28.1%,增速在市排名第一。
(五)科技專家與人才工作。一是建立市科技專家庫,研究制定7類專家入庫條件,公開征集市相關領域科技專家,目前庫內已收集57位專家信息,包括5位技術專家、42位醫療衛生專家、7位農業專家,1位財務專家和2位其他專家。二是進一步加強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引進培養,根據《市支持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創新創業政策兌現實施細則》,組織申報高層次人才及團隊項目6個,經過材料審核、實地查驗、聯合初審,提出1家擬支持的工布智造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為高層次人才及團隊企業名單,擬報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批通過并予以兌現達產階段60萬元獎勵。
(六)科技特派員工作。一是召開了科技特派員工作會議,對2019年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對2018年優秀科技特派員和示范基地進行了表彰。二是修訂了科技特派員及示范基地管理辦法。三是開展科技活動周工作。利用特派員自身優勢,積極開展技術指導、科普宣傳等工作,累計20多場次。四是調整了第七批科技特派員,對工作變動人員進行調整,為全市16個貧困村各選配一名特派員,實現了科技特派員貧困村全覆蓋。五是組織申報第八批科技特派員,加強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督查,確定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4家、科技特派員農業科技專家大院2家、科技特派員工作站1家。
(七)創新載體平臺建設工作。一是以建設典型、形成亮點為目標,幫助企業和高校明確思路、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組織中科先進制造創新產業園、學院等企業、高校到農業大學學習取經。二是幫助平臺載體提檔升級。推薦中科先進制造創新產業園孵化器和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大學生眾創空間分別申報市市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認定和備案。推薦學院巢薈眾創空間、安德利科技企業眾創空間等市級眾創空間申報省級眾創空間備案工作。三是鼓勵和幫助銘志環境檢測服務平臺探索服務新模式,推進平臺實體化管理標準化建設。
(八)創新成果轉化工作。一是推進產學研合作。以學院等在巢高校為主體,密切加強聯系,深入調研,摸清供需信息,搭好院企共需平臺。推動學院與富煌木業有限公司、富煌門窗幕墻有限公司,學院與皖維金泉實業有限公司、學院與星輝工業科技有限公司、佛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職業技術學院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慧軟科技有限公司與中科大、學院與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等多家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二是推進技術創新和技術合同登記。按照“抓大戶、保老戶、促新戶”原則,加強宣傳力度,主動服務企業,促進成果登記。目前,技術合同交易登記5家,交易金額為3557.5萬元。科技成果登記50多項,在市四縣一市排名第2位。三是推薦慧軟科技、東亞機械2家企業積極申報省級成果轉化項目。
存在問題:一是創新型縣市建設進展緩慢;二是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小、質量低、配套弱;三是產學研用平臺進展不快;四是自主創新環境還需進一步完善;五是科技特派員作用發揮不明顯。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科技創新重要指示,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圍繞建設國家級創新型縣(市)總體目標,優化科技創新服務,壯大科技創新主體,夯實科技人才基礎,提升成果轉化效率,為推動科技支撐產業發展,加快建設生態綠色的山水名城和創新開放的產業新城、奮力實現“爭五強、全國進百強”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目標任務:
積極申報各類科技項目,爭取項目資金500萬元;
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增加值同比增長10%以上;
建設市科技專家庫,入庫專家達80名;
新增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4家、農業專家大院2家、工作站1家,力爭創建省工作站1家;
培育市級孵化器2家,眾創空間1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
(三)重點工作安排:
1.強力推進創新型縣(市)建設。一是主動加強協調溝通,建立市級層面調度機制,加大統籌推動力度。二是尋找項目支撐,形成創建特色。在工業上,以云海鎂業為突破;農業上,以創建省級農業科技園為抓手;創新密集區建設,以中科智城—精密智造小鎮為示范。
2.著力培育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按照“穩存量,抓增量”的思路,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制定《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辦法》,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努力培養更多的科技小巨人、科創板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3.打造優質的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加強對科技眾創空間的指導,加大對建筑大學城建學院等新建眾創空間的扶持,幫助其明確思路、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以建設典型樣板,并形成亮點,使得每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特色更明,作用更大,業務更規范。
4.有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以學院為主,密切加強聯系,深入科研院所和企業調研,進一步摸清供需雙方成果轉化供給和需求信息,激發科技人員和企業轉化成果的積極性。通過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不斷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
5.夯實科技人才的基礎工作。在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科技人才登記,建立科技人才專家庫,為開展科技計劃項目咨詢評議、人才交流合作等提供重要支撐。
6.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強科技服務隊伍管理,結合科技特派員的專業特長和各鄉鎮的實際情況,加強科技特派員之間的工作交流,著力營造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的良好氛圍。點線面結合打造一批示范點,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助推鄉村振興。
7.啟動“十四五”規劃編制前期工作。結合我市2020年促進自主創新政策制定、兌現工作對本市科技型企業創新工作情況進行調研以外,加強對外縣(市)科技創新事業的考察學習,分析我市科技創新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存在的優劣勢和現有的基礎底數,謀劃“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目標和戰略思路,提高前期研究質量,強化編制工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