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財政局2019年度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以來,市財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強化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始終堅持“依法理財、科學管理、廉潔高效、爭創一流”的指導思想,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多項工作獲得上級通報表揚。
現將市財政局2019年度工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舉措及成效
(一)自身建設情況
1.抓黨建促工作,黨組織建設扎實推進。局黨組以黨組織標準化為基礎,創新工作方式,突出陣地建設和班子隊伍建設,確?!啊薄⒅行慕M理論學習、民主生活會等黨組織活動常態化、規范化。在加強機關黨建的同時,不斷強化基層財政所黨建,激勵黨員干部在財政工作中充分發揮主力軍和先鋒模范作用。機關第一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柘皋等財政所黨組織積極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創新開展財政工作;我局財政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在全市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中,連續4年被評為先進單位、優秀等次。
2.抓創建樹形象,創建工作成績顯著。市財政局機關先后被評為“市第五屆、第六屆文明單位”“市十四屆文明單位”“市衛生單位”“市殘疾人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市雙擁模范”單位等;市財政局下轄17個財政所中,有6個基層財政所榮獲“省財政廳創建服務型鄉鎮財政所”、11個財政所榮獲“市財政局服務型財政所”稱號、16個財政所通過了“省級機關檔案管理標準達標”、4個財政所被評為“市文明單位”。
3.抓紀律強作風,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加強。市財政局黨組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有關文件規定和市委三十條規定,以省委第四巡視組巡視反饋問題為鑒,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深入推進“三查三問”。深入開展“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專項整治行動,認真排查和整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支持駐財政局紀檢監察組開展工作,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局黨組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做到“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提交局黨組會研究決定,帶頭維護集體決策,帶頭維護班子團結,自覺接受監督。同時,要求全體班子成員堅決管好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始終樹立勤政、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主要財政工作完成情況
1.財政收支增幅明顯。財政收支增幅明顯。今年以來,我局積極組織財政收入,與各收入征管部門對接,分解落實,抓好財政稅收征管。2019年1-12月,我市累計完成財政收入38.28億元,完成全年預算的101%,同比增長11.1%,超目標增幅1.1個百分點。
2019年1-12月,我市累計完成財政支出60.51億元,同比增長19.4%。其中,民生支出51.14億元,同比增長21.4%,占財政支出比重為84.5%,占比較去年有所上升;八項支出43.58億元,同比增長10.1%,占財政支出比重為72%。
2.債務及融資工作情況。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我局積極加強債務及融資工作管理,嚴格執行六部委50號文件精神,按照《市政府債務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政府舉債行為,防范債務風險。2018年9月份,按照中央、省及市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要求,對國企債務逐筆甄別界定,將隱性債務和國企債務納入“地方全口徑債務監測平臺”監管,完成了地方債務全口徑統計,并計劃在10年內化解完畢。截至2019年11月末,共統籌化解隱性債務15.98億元。
3.金融監管工作情況。目前,在銀行業金融機構15家、保險業金融機構27家、小貸公司4家、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2家。金融監管方面一是加強對融資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兩類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引導其規范經營。二是開展防范非法集資暨地方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集中宣傳活動,強化信貸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意識。三是加大對P2P網貸機構摸排整治力度,嚴格控制P2P網貸機構等互聯網金融機構增量風險。
4.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我市嚴格按照“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0%增列專項扶貧預算、清理回收財政存量資金中可統籌使用的50%用于脫貧攻堅,以及符合規定的涉農項目資金原則上不低于40%優先投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規定,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全市扶貧資金投入均達到以上比例要求。2019年,全市共安排專項扶貧資金26223.2萬元;扶貧小額信貸工作開展情況:截至12月底,我市扶貧小額貸款余額12303.35萬元,惠及貧困戶5059戶,2019年累計新增投放30戶118萬元。為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建立了貸款風險臺賬,實時關注合作主體經營狀況變化,截至12月底,“戶貸企用”資金本年還款876.5萬元,暫無逾期貸款。
5.市屬國企監管工作推進情況。。一是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出臺了市市屬企業負責人薪酬待遇管理辦法和市屬企業員工工資標準指導意見,對市屬國有企業進行分類考核,實行企業負責人和職工薪酬待遇與績效考核充分掛鉤,有效地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完善了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的監管,使得企業負責人在公車使用、辦公用房、業務招待等方面得到進一步規范。二是加強外部監督,建立協同機制。會同審計、紀檢部門對國有企業進行審計監督檢查。2019年委托審計機構對7家國企2018年度財務等情況進行了全面審計,對問題進行了反饋,并要求立即整改。截止2019年底,共有26個問題得到了整改,還有2個問題有待整改到位。
6.民生工程實施情況。在民生工程實施過程中,市直有關單位不斷創新工作新思路,先后創新搭建“線上+線下”平臺縱深推進農村電商工作、創新“群眾點菜、政府配送、專家下廚”的就業技能脫貧培訓新模式推動貧困戶實現脫貧、建立“三方共管”賬戶提升水利資金使用效率及創新建后管養新模式提升水利項目使用效益、創新利益聯結方式提升資產收益扶貧成效、創新建立門診特殊病智能監管系統等一系列創新做法,有效提升了民生工程管理水平。
2019年,市實施的28項民生工程應到位資金17.18億元,其中中央資金6.13億元、省級資金2.34億元、市級資金1.81億元、本級應配套資金4.39億元、其他資金2.51億元。截止12月底,實際到位資金17.18億元,占應到位資金的100%,其中本級配套資金4.39億元,資金到位率100%。
7.社?;鸸芾砬闆r。2019年,市本級社?;鹗杖?08507.7萬元,支出382796.4萬元,結余25711.2萬元,社?;疬\行基本平穩、有序。
8.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我局積極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成效顯著。一是狠抓制度建設,完善績效指標體系。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有關意見,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方案》(發﹝2019﹞25號),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力爭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市財政局相繼出臺《市預算績效監控管理辦法(試行)》(財預編﹝2019﹞2號)、《市財政局關于印發財政支出分類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通知》(財預編﹝2019﹞3號)和《關于加強追加預算資金績效管理的通知》(財預﹝2019﹞10號)等制度文件,完善管理制度建設,補齊績效管理工作短板。二是緊盯績效管理關鍵環節,推動績效管理與預算管理深度融合。結合2020年部門預算編制,取消20萬元的金額限制,要求預算部門和單位對申報項目均需編制績效目標,同步編制部門和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督促預算單位按季對2019年度617項目預算執行和績效運行情況進行雙監控,加快項目預算執行進度,及時糾偏糾錯,促進年度績效目標的實現;布置預算單位對2018度年440個項目開展績效自評,市財政在單位自評的基礎上,選取2018度年17個重點項目、2個部門和1個鄉鎮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開展績效評價,評價結果將與部門預算安排、績效管理考核等相掛鉤,強化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9.“三公”經費管理情況。2017年市財政局牽頭修訂完善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務接待經費管理的通知》(財行〔2017〕4號)文件,進一步規范了“三公”經費管理。2019年,我市“三公”經費支出3244.61萬元,與上年同期支出3613.31萬元相比,減少368.7萬元,同比下降10.2%。在“三公”經費支出中,因公出國(境)費55.54萬元,占比1.71%;公務接待費1378.82萬元,占比42.5%;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1810.26萬元,占比55.79%。會議費支出445.11萬元,與上年同期支出430.88萬元相比,增加14.23萬元,同比增長3.3%。
10.農村財政管理工作情況。農村財政工作以發揮鄉鎮財政職能作用、提升服務水平、促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我市“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和“惠農補貼管理發放”兩項績效評價工作連續多年獲得全省先進單位。
11.農村綜合改革工作開展情況。本年以來,我市共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136個,投入財政獎補資金3040.8萬元;在項目實施和資金監管上,多次受到市和省綜改辦通報表揚。
12.政府采購工作開展情況。我市政府采購工作實行“計劃申報、審核、合同備案”全流程電子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數據多跑路,單位采購少跑腿”。今年以來,全年各預算單位申報采購計劃55149.48萬元,簽訂采購合同42233.66萬元,節約12915.82萬元,節約率為23.42%。
13.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情況。認真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意見“30”條相關要求,在受撤市及經濟下行影響,財力緊張的情況下,于2019年統籌設立“產業扶持資金”7500萬元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2019年度支持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6399.384萬元,其中已兌現4102.784萬元,已審核待上會2296.6萬元。
14.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開展情況。2019年,我市累計撥付農險配套資金1667.31萬元(中央675.88、省級528.98、92.52、369.93),各項理賠款1593.28萬元,撥付和賠付資金均及時到位;農險工作連續七年獲得市績效考評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