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企業退城入園試行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規劃導向,政府引導、政策扶持,規范操作、有序推進”的原則,積極實施工業布局調整,努力完善開發功能,做大做強骨干企業,提高投資強度,提升產業層次,實現土地等要素資源的集約使用,促進開發區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
二、范圍和對象
本意見適用于開發區范圍內列入“退城入園”的工業企業。
三、政策措施
(一)對拆遷企業的拆遷補償及獎勵政策
按照市人民政府政發()50號文件和政發()58號文件有關規定執行。
(二)對拆遷企業的安置辦法
1、對于有合法用地手續、工商稅務登記齊全,規模在年開票銷售2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稅收200萬以上的拆遷企業,開發區統一規劃,根據投資強度優先安排土地指標,土地價格按評估價執行。
2、對于規模在年開票銷售2000萬元人民幣以下或稅收200萬以下的拆遷企業,原則上不再安排土地指標,由辦事處負責安置進入開發區統一規劃的標準廠房發展。
3、符合單獨安排土地和擬安排進入標準廠房的拆遷企業,若新建廠房不能及時提供搬遷使用,一律采取過渡的辦法,并按有關規定給予過渡補助。
4、對于小鋼鐵(含小鑄造)、小電爐、小印染、小化工、小水泥等“五小”企業以及安監、環保、消防等部門明確不再審批的項目和與開發區產業定位不相適應的企業,開發區一律不再安排土地指標。對于該類企業,開發區在拆遷補償的基礎上按規定給予一次性補貼。
(三)標準廠房的建設、管理及相關優惠政策
1、在對企業進行拆遷的同時,開發區將根據工業布局的總體要求,集中區域,統一規劃,建設一批有特色的標準廠房,承接按目前政策不予單獨供地的企業。
2、圍繞產業發展重點和產業特點,根據具體情況和項目要求,為企業“量身定做”,積極推廣建設多層標準廠房,重點安置紡織、服裝、輕工、電子、冶金、機械等項目。
3、在標準廠房的運作模式上,要采取企業化、市場化運作,多層次、多渠道吸引投資,鼓勵外來資本和有實力的村、企業進行投資建設,也可采用區與村共建共享、村與村共建共享、村與企業共建共享的機制。
4、為鼓勵拆遷企業進駐標準廠房,開發區對搬遷進駐標準廠房的企業給予優惠政策補助。自進駐年度起3年內,租金由開發區給予50%的補貼,免收綜合規費。
四、企業拆遷補償流程
1、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根據開發區規劃建設、重點項目安排、地塊推出計劃,制定年度工業企業拆遷計劃,并報開發區批準后,下達至相關部門,同時告知相關企業。
2、對列入年度拆遷計劃的企業,由社會事業局制訂拆遷方案,需單獨供地的由開發區國土分局根據年度計劃優先安排用地指標。
3、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根據年度拆遷計劃,組織對拆遷企業土地、房產、地面附著物和設備搬遷損失進行調查,報經有關部門確權后,按規定進行評估,并商定補償安置方案;拆遷實施單位根據確權意見與拆遷企業進行協商,初步確定補償金額和安置辦法;開發區審計局根據評估方案對上述初定補償金額和安置辦法進行審計;如遇特殊情況的,須報開發區管委會審核,經批準后由拆遷實施單位與拆遷企業簽訂拆遷補償協議。
4、拆遷實施單位與拆遷企業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按協議約定支付補償款。但是,必須待拆遷企業上交土地使用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退出現有土地,依法解除原址土地和房屋抵押權,完成企業整體拆遷后,方予全額付清拆遷補償款。
五、組織實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開發區工業企業“退城入園”工作領導小組,孫小虎同志任組長,符躍進同志任副組長,招商、經濟發展、財政、規劃建設、社會事業、審計、工商、稅務、國土、環保、公安、城管、供電、供水、供汽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成人員。
2、堅持高效服務。各有關部門要對拆遷企業熱情服務、高效服務,在規定時限內對拆遷企業進行土地界定、規劃、立項、評估、收地、納入儲備、核算補償費用、簽訂收地協議、給予補償等工作。
3、依法合力推進。列入“退城入園”計劃的企業,應從開發建設的大局出發,配合做好各項工作。凡因拆遷企業原因不能如期實施拆遷的,有關部門應依法合力推進拆遷工作,必要情況下,可依法實施強制拆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