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全區基層文化建設總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加快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文化創新,以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為重點,全面加強文化陣地、文化隊伍建設、文化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的建設,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隊伍素質提高、群文活動豐富、政府為主和社會支持結合的基層文化建設新格局,努力提高全區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二、主要任務
1、著眼長遠,著力規劃建設一批多功能的文化活動設施和場館,到年底,全區城鎮公益性文化活動用房建筑面積人均標準必須達到0.09平方米,到年,全區城鎮公益性文化活動用房建筑面積人均標準達到0.12平方米。
2、文化設施建設必須納入城鎮建設整體規劃。對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項目,要立足較高的文化品位,吸納文化主管部門的意見,在選址、立項、投入等方面給予優先,用地實行行政劃撥,有關規費給予減免。新建居民小區和開發區要規劃建設配套的公益性文化設施,并將其建設的成本一并計入土地拍賣標的,然后從土地拍賣的收益金中安排應的資金以保證配套文化設施的建設。已建居民小區中配套文體設施建設不到位的,要按照有關規定,盡快予以落實。現有的基層文化設施,任何部門、單位不得擠占和挪用。城鎮建設確需征用文化設施用地,必須做到先建后拆,或拆建同時進行,重建的文化設施原則上應達到規定的標準,至少不低于原有的規模。要在現有公共服務設施中開辟老年、少年和殘疾人活動場所,有條件的要建設好評彈書場。
3、堅持開展科學多樣、健康活潑的文化活動,以新一輪創建省文化示范縣(市)為龍頭,全面推進“知識工程”等社會文化重點工程建設。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組織開展陣地文化活動,定期向群眾公布活動的內容、方式和時間,并為流動人口和弱勢人群參加活動提供方便。深入挖掘整理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資源,大力扶持和推進特色文化鎮、村、家庭、團隊、社區和學校的建設,豐富文化內涵。精心策劃和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群眾假日文化活動、社區文化活動。
4、堅持文化市場繁榮與管理并重的方針。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和落實文化市場的建設、發展和管理規劃,逐步建立起與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應的內容豐富、健康規范的文化市場。積極繁榮基層文化,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文化展示和娛樂條件。把文化市場的管理同青少年教育結合起來,切實加強校園周邊文化市場經營場所的管理,同時要強化對娛樂、音像、演出、網吧等文化市場的管理,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秩序,堅決制止傳播各種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內容的違法活動。加強文化市場管理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執法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
5、切實加強影院建設及演映市場管理,繁榮城鎮電影事業。加快推進影劇單位經營與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樹立以精神文化產品為主體、行政組織為導向、與市場機制結合的經營理念,優化資源配置,激活存量資產,運用市場化運作手段,拓展電影市場空間,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6、加強基層文化資源的優化整合。要樹立大文化的觀念,大力推進基層文化資源的重組,提高文化資源的配置效率,街道文化站要在社區服務中進一步發揮其功能作用;各地要加快整合文化站、基層黨校及廣電站等人力和設施資源,進一步完善綜合性宣傳文化機構。要積極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通過優化社會文化資源配置,逐步建立健全分布合理、功能完善、設施先進、人人享有的社會文化服務體系。
7、深化基層文化單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引入競爭機制,推行全員聘用制,規范和完善崗位責任制,吸引優秀人才到基層文化機構工作,并建立靈活多樣的內部收入分配激勵機制。要按照基層文化工作從業資格制度,逐步實行文化單位面向社會自主用人,文化單位職工面向市場自由擇業的用人機制。要大力培養和發展業余文藝團隊或民間文化隊伍,積極鼓勵民辦文化類非企業單位和文化經營戶的發展。要發揮具有文藝專長人員及其民間藝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文藝團體注冊登記和監督檢查制度。
8、積極探索基層文化建設多元化的投資機制。在繼續加大對基層文化事業財政投入的基礎上,逐步實行按項目撥款、以獎、以撥改投等形式,實現投入產出的最優化。要大力培育文化市場,發展文化產業,積極引導群眾的文化消費。要鼓勵社會和個人對社會公益性文化活動、項目和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資和捐贈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籌資為輔的基層文化建設資金籌措、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新機制。
9、加快基層文化活動內容和方式的創新。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需求,確定應的基層文化活動的目標、內容和方式,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群眾歡迎、機制靈活的基層文化工作新模式。要更好地將基層文化與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傳統結合起來,文化活動的內容要貼近時代、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注重先進性、廣泛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娛樂性,把思想宣傳、道德教育、知識普及、體育活動等內容有機地融入到基層文化工作中。文化活動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創造和運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形式。要大力開展廣場文化活動和社區文化活動,支持和推動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家庭文化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基層文化活動的氛圍。要大力倡導社會文化社會辦,積極探索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舉辦大型文化活動的新路子。
三、經費保障
要進一步加大有關文化經濟政策的落實力度,確保文化事業經費的增長不低于當年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文化事業建設費的安排應向基層文化建設項目傾斜,保證有影響的重大群眾文化活動的經費投入;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要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確保各級公共圖書館有一定數量的購書經費和加入全國、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設施配備費;加大對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設備的經費投入;加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和開發利用;扶持有代表性和有影響的農村區域性民間民俗藝術活動、藝術項目,資助民族民間藝術的傳承及其資料的搶救和整理。要明確文化機構的公益性質,并在人員和經費等方面予以保證。
區級財政從明年起每年安排100萬元專項經費,主要用于支持全區文化事業發展和區內重大文化藝術活動。各鎮(街道)、開發區也要落實應的文化事業發展經費。
四、組織領導
各鎮(街道)、開發區要進一步加強對基層文化建設工作的領導,切實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明確1名領導具體分管基層文化建設,同時要明確各地文體教育服務中心1名主任具體負責,責任到人。每年至少專題研究一次基層文化工作,切實解決基層文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區級機關各有關部門要從大局出發,密切配合,形成基層文化建設的合力。區文教局要加強對基層文化建設的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宣傳、計劃、科技、民政、財政、人事、建設、規劃、農業等部門要主動關心和支持基層文化工作。要把基層文化建設與創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家庭以及創建雙擁和軍民共建等活動結合起來,并列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考核目標。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以及行業協會要建立健全各自的文化陣地,精心組織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活躍基層文化生活,共同推進文化強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