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街鎮財政財務管理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公共財政的發展要求,在保持現行區對街鎮分稅制財政體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針對當前街鎮財政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預算約束軟化、支出管理不嚴、財政監督缺失、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進一步加強街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對于規范街鎮收支行為,增強街鎮財力,發展街鎮經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區加強街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的工作目標是:以統一思想認識為前提,以加強管理制度建設為重點,以明確監管責任為關鍵,以全面推行街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為契機,對街鎮實行“編制綜合預算、國庫集中收付、賬戶清理統設、票據回收統管、非稅收入統繳”的財政財務管理方式,加強區街兩級財政對街鎮收支的管理監督,推進街鎮財政財務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實現街鎮“財政收入增長、支出結構優化、債務包袱減少”,進一步增強街鎮財政保運轉、保穩定、保平衡、保發展的能力。
二、把握街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依法推進、逐步完善的原則。嚴格執行《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將各街鎮及財政所(經管站)的財務收支全部納入管理范圍,不斷加強街鎮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支農生產和惠農補貼以及其他專項資金的收支、分配、撥付等日常監管,進一步規范資金分配秩序,強化收支監管。
(二)堅持街鎮對資金管理權限“三不變”的原則。堅持街鎮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和財務審批權不變,街鎮財政資金的所有權、使用權歸街鎮,資金結余歸街鎮所有,街鎮原有的各項債權和債務仍由街鎮享有和承擔,屬于街鎮財權和事權范圍內的支出,由街鎮按規定的程序審批。
(三)堅持把握關鍵、規范操作的原則。緊緊把握街鎮財政預算編制、國庫集中收付、支出方式監管、非稅收入征管及村級資金、財務“雙代管”等關鍵工作和薄弱環節,制定工作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嚴格收支行為,規范操作程序,全面提高街鎮財政財務管理水平。
(四)堅持協調配合、強化監督的原則。加強街鎮與區直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協調配合,區財政局指導監督各街鎮編制和執行預算,各街鎮嚴格按現行財政體制和各項財務監管制度要求加強收支分配管理,各街鎮財政所負責本街鎮財權事權范圍內的財政收支監管,區直相關部門和單位依據職能職責加強財務監管,增強街鎮財政收支活動透明度,嚴控街村兩級舉債搞建設和增加新的債務,使街村兩級財政財務收支過程處于有效的監督管理之下,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進一步明確加強街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規范街鎮財政收支預算編制。建立完善街鎮預算編制審批備案制度。各街鎮科學測算預算內外資金收入與支出,嚴格按照部門預算管理的原則、內容和程序,編制完整規范的街鎮財政收支綜合預算,街道辦事處年度預算報區政府審批;鎮政府年度預算經鎮人大批準后,報區政府備案。保運轉、保平衡、保建設后仍有財力節余的街鎮,在編制預算時一并編制街鎮償債預算。按照“人員經費按標準、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支出按項目”的辦法,區財政部門指導街鎮編制和執行預算,深化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二)全面推行街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將街鎮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專項資金、往來資金等財政資金的支付全部納入區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范圍,共用區級國庫改革網絡平臺,由區國庫集中支付中心辦理直接支付,由街鎮財政所設立財政零余額賬戶,辦理授權支付業務。保留街鎮經管站“雙代管”賬戶,辦理村級資金收支業務。保留街鎮財政總預算會計、預算外專戶會計、財政各專項資金會計。清理取消街鎮所有預算單位銀行賬戶,街鎮預算單位財務由街鎮財政所零戶統管賬戶集中核算。
(三)加強街鎮各類支出管理。結合街鎮實際,區制定統一的支出范圍、統一的定額標準、統一的財務核算制度,推動街鎮支出執行按預算、追加支出按程序執行,確保街鎮支出有據可依,財務核算規范透明,審批制度約束有力。加強原始支出憑證合法性的審核,違反財務制度規定的開支堅決不予入賬。街鎮人員工資支出,嚴格按區編辦、人事、財政部門審核的標準執行;街鎮人員津補貼發放,按區委、區政府有關規范津補貼政策要求,清理規范發放項目、標準和資金來源;街鎮公用支出,嚴格落實年度招待費限額管理、公務車定點維修、機關文印等規章制度,積極推廣應用公務卡,切實降低街鎮“人、車、會和網絡、招待”等公用支出;專項資金實行“專人、專戶、專賬”管理,確保專款專用。編制償債預算的街鎮,認真落實專項支出用于償還債務,由國庫直接支付給債權單位(債權人),努力化解街鎮債務。
(四)落實街鎮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摸底調查街鎮各類非稅收入范圍、類別及規模,明確非稅收入入庫程序,將街鎮自籌資金、代收款項、轄區內上交管理費(承包費)及其他非稅收入全部統一納入財政監管。全面清理街鎮票據,對原發放至各單位的票據進行全面清理回收,重新換發新版財政票據,實行“限量供應,按月核銷,票款同行,以票控費,應收盡收”,有效杜絕街鎮“重預算內資金,輕預算外管理”和坐收坐支、管理無序等行為。
(五)加快推進街鎮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步伐。采取“先試點,后推開”方式,街鎮編制年度預算時一并編制政府采購預算。采購支出嚴格按年度預算執行,屬政府采購目錄中所列商品或勞務采購支出嚴格按政府采購管理規定程序辦理,杜絕違規采購支出。
(六)加強街鎮和村級債務管理。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39號)規定,加強街鎮和村級債權債務管理,嚴禁因舉債建設新增債務。各街鎮要以年7月省審計認定的債權債務金額為基數,全面清理鎖定債權債務,對呆死賬進行核定及賬務調整,分門別類建立完整的債權債務登記臺賬,街鎮主要負責人和債權債務人、經辦人簽名確認。要加大債權清收力度,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清收單位和個人借款,將清收回來的資金用于償還債務,不得挪作他用。對村級債務,要在原清理鎖定的基礎上,區別輕重緩急,多管齊下,實行“一債一策”,優先化解與農民利益直接相關、基層矛盾比較集中的債務,優先化解因公益事業建設而形成的個人債務。街鎮和村級“普九”債務化解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
(七)全面規范村級財務、資金“雙代管”工作。嚴格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省村級會計委托服務工作的意見》(政辦發〔〕39號)要求,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資金“雙代管”工作。各街鎮經管站負責農村收費票據的發放和核銷管理,農村會計核算和會計檔案保管工作,對村級各類資金收支情況實施監督管理。全部取消原來的村出納和村級銀行賬戶,原村會計行使報賬會計職能,定期向經管站的記賬會計結算報賬。健全完善村級民主理財制度、村級財務公開制度、村級財務審計制度、村級財務資金“雙代管”電算化制度,實現農村會計管理制度化、財務收支公開化、財務監督民主化。
(八)加強財政資金安全管理。建立權責明晰的崗位責任制,根據工作需要合理設置財務管理崗位,明確各崗位操作權限,不得使用臨時人員從事財政資金撥款管理工作。建立完善財政資金管理制度,健全內部核算監督制約機制,嚴格資金撥付審核,加強印鑒、票據使用管理,強化會計核算,完善對賬和審核制度,嚴格防止違規操作,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監督制衡、管理有序的財政資金管理規程和運行程序,保障財政資金撥付和使用安全、高效、便捷。
四、加強對街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加強領導。為加快推進街鎮財政財務管理改革,成立區加強街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政策宣傳、督導檢查等工作。各街鎮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認真抓好工作落實。
(二)明確職責。區財政部門要摸清基本情況,擬定工作方案,制定管理辦法,出臺相關配套實施細則,組織業務培訓;區監察、審計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及時查處工作中存在的違紀違規行為和行政不作為、亂作為行為,組織開展街鎮主要領導離任經濟審計和債務審計;人行支行、區信用聯社要在街鎮賬戶清理、設置及資金撥付監管方面加強協調配合;區經管部門要加強街鎮和村級債務管理,對債務進行清理鎖定,指導經管站認真做好村級資金、財務“雙代管”工作。
(三)嚴明紀律。各街鎮、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必須嚴格把握政策精神,規范操作,嚴格管理,密切配合,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對消極應付、逃避監管而造成街鎮收支失控、財力流失的,由區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四)確保質量。此次深化完善街鎮財政財務管理工作,政策嚴,要求高,范圍廣,任務重。各街鎮、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抓關鍵,盯重點,克難點,加強協調配合,確保工作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