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實施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創新創建內容、拓展創建領域、豐富創建手段、加大創建力度,動員群眾廣泛參與,舉全市之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普遍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務、高尚的道德風氣、先進的文化品質、良好的社會秩序、優美的生態環境,不斷增強廣大市民的認同感、歸宿感和幸福感,建設城鄉人民共同享有的美好家園。
二、主要任務
(一)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
1、加強各級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健全干部理論學習制度和考核制度,不斷提高各級黨委中心組成員的綜合素質。
2、加強理論宣傳與干部教育,分層分類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
3、強力推進依法行政。理順行政執法體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監督機制,實現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和規范化。
4、切實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建立和完善黨政領導接待群眾來訪制度,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和糾風工作,進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確保群眾對黨政機關工作的滿意度、群眾對反腐倡廉工作的滿意度均達到90%以上。
(二)建設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
1、大力推進“平安”建設。落實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進一步加強群防群治網絡建設,堅持“嚴打”方針,最大限度提升群眾安全感。
2、全面提高居住區技防、人防、消防水平。
3、切實維護老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和進城務工人員基本權益。
4、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做好法律援助與服務工作。逐步規范和完善法律服務工作,提升法律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人民調解工作,進一步健全人民調解網絡,完善人民調解組織形式。
(三)建設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
1、加強誠信政府建設。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重視發揮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積極推動行業自律和服務承諾制建設。
2、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開展集中性的“誠信”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示范店創建活動。
3、建立健全打擊假冒偽劣、欺詐經營行為的監督、投訴和處置機制。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制度、不合格食品通報制度、監管信息互享共用制度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5、提升“窗口”行業創建水平,規范行業窗口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健全窗口行業評選管理辦法和檢查評比細則,定期開展行業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
(四)建設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
1、進一步深化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守信、敬業、融合、厲行”的精神,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和國家安全教育。
2、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與宣傳,扎實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和市民教育。
3、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積極開展道德模范、勞動模范等評選表彰活動,推選各領域、行業涌現出的新典型。
4、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廣場文化活動,全市性廣場文化活動每年不少于8次。建立健全群眾文化輔導員進社區、包片輔導、注冊登記等制度,確保80%以上社區居委會有群眾業余文化活動輔導員。
5、加強文體設施建設,積極發展各項體育事業。完善科普設施,加強科普宣傳與普及。
6、加強市民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繼續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倡導和諧人際關系,樹立良好社會風尚。
(五)建設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
1、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網絡,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評選表彰機制,加大經費投入。大力加強鄉村少年宮建設。
2、搞好社會文化環境的整治。加強對違規網吧、淫穢口袋書和有害卡通畫、互聯網有害信息等的治理。大力整治學校及周邊文化環境,嚴厲打擊制作、傳播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文化產品的違法行為。
3、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施人才強教計劃,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建立健全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子女入學的長效機制和相關制度,并得到落實。
4、加強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的建設、管理,堅持校外活動場所公益性原則,不以贏利為目的,將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運轉、維護和開展公益性活動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六)建設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
1、整治公共場所秩序。加大對全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交通站點、沿街店鋪等檢查頻率,落實門前責任“三包”制,加強車輛行停安全規范管理。加強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確保交叉路口阻塞率≤2%,交通事故死亡率低于年度控制目標。
2、規范市民文明行為。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改善市民文明行為。
3、進一步完善公益性活動機制,積極開展各種公益性活動。完善志愿服務領導體制,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確保志愿者人數占城市建成區常住人口總數的比例超過8%。
4、加強社會求助體系和住房保障制度建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求助、流浪乞討人員求助制度,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完成省政府分解下達的任務。
(七)建設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1、深化公共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改善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條件。穩定低生育水平。
2、完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城市主次干道設施建設與維護力度,加強無障礙設施的管理。
3、強化交通管理,確保道路暢通。加大車輛衛生、文明服務、運營準點率等方面的內部稽查力度,加強乘客投訴受理、處理和反饋機制建設。
4、加強公共安全制度建設,確保食品、藥品安全,落實安全生產“三項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確保群眾安全感>85%。
(八)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1、加快城市綠化建設。進一步擴大綠地面積,全面提高城市綠化覆蓋面積,確保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綠地率達到3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
2、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突破城市管理的難點問題,拆除違章違法建設,整治戶外廣告,治理街頭頑疾,規范環境秩序。
3、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堅持生態建設和保護并重,環境污染源頭治理與末端治理結合,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嚴格審批新建項目,不斷改善環保質量。
(九)廣泛開展扎實有效的創建活動
1、提升文明社區創建水平。扎實開展文明社區創建活動,搞好社區居民素質教育。
2、鞏固文明單位創建成果。建立、完善文明單位動態管理機制,保證評選過程公平、公正、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3、開展文明工地和文明旅游景區(點)創建活動。
4、進一步加強文明創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系統化、長效化建設,不斷完善各項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管理考核、社會監督和組織保障體系。
三、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規劃部署、宣傳發動
主要任務:制定方案,明確任務,成立機構,完善機制。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第二階段:整體推進、重點整治(2012年5月—2014年12月)
主要任務:按照“硬件建設先行、軟件建設從實”原則,分年度制定達標方案,先易后難、逐個突破,分年度推進,確保80%以上指標達到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A類標準。同時積極向上級文明辦申報,獲得提名,取得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資格。
第三階段:全面沖刺、迎接檢查(2015年1月—2017年9月)
主要任務:進一步加強達標建設和各項工作的整改力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標有90%以上達到A類以上標準。確保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成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測評成績居縣級城市前10名,確保2017年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完善創建檔案資料,迎接檢查。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統籌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進一步完善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制,認真落實文明委成員單位責任制,切實強化對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增強創建工作機構日常組織協調職能,形成相對穩定的創建工作隊伍。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逐年提高,確保落實。進一步完善屬地管理、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切實增強創建工作合力。
2、建立健全全民參與的社會動員體系。大力搭建市民樂于參加、便于參與的各類創建活動平臺,積極組織市民為創建建言獻策。著眼于強化市民的認同感、榮譽感和為贏得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大力抓好城市形象宣傳,提高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提升“形象”。強化先進典型宣傳,進一步提高宣傳的親和力、感染力。大力整合社會宣傳資源,充分利用各類媒體開展創建主題宣傳,確保主要公共場所設有大型宣傳創建活動和道德建設的公益廣告占廣告總數不少于20%。加強新聞統籌協調和社情輿論引導,建立健全新聞宣傳快速反應機制,積極營造良好的創建工作輿論氛圍。
3、建立健全常態高效的督導巡查體系。建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對標臺賬、調度等制度,有效督導檢查各單位工作進度,及時發現、研究、協調解決創建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完善對創建責任單位工作綜合考評,強化對相關職能部門的專項考評。加強創建工作巡查,實行專門巡查和綜合巡查相結合,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
4、建立健全賞罰分明的獎懲激勵體系。細化、分解和明晰創建工作目標任務,將文明城市創建納入效能考核和文明單位考核,對在創建工作中不履行和不正確履行職責的單位或個人予以責任追究,并實行“一票否決”。把創建工作與領導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掛鉤,納入干部工作績效考核。健全和完善創建工作獎勵制度,對創建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突出、群眾反映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