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年質量提升行動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收官之年,是全面謀劃“十四五”,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開局之年,是加快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根據我市2020年度質量強市暨質量提升行動計劃安排,結合委系統工作實際,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總體要求
堅持質量第一的價值導向,樹立高質量發展觀,以質量求突破、靠質量促轉型、用質量增實力。圍繞我市特色產業體系,結合企業主業和戰略發展規劃,緊扣年度工作重點,廣泛開展質量攻關、質量改進活動,支持企業加大產業優化升級、產品工藝技術創新開發應用、技術改造升級、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管理創新、品牌培育和認證、推廣使用正版軟件,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確保產業、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五大”質量顯著提升。通過質量提升行動和質量強企,為實現企業國有資產完全完整、保值增值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黨政同責原則。
各監管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和行政負責要對質量工作履行同抓、同管、同責原則。要把質量強企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納入企業重要議事日程,與企業各項生產經營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實現黨政同責推進質量強企工作全面落實。
(二)堅持企業主體原則。
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提高質量在線監測、在線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勵企業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走優質優價、以質取勝發展之路。
(三)堅持統籌推進原則。
各監管企業相關職能部門要分別按照各自職能,將質量強企與安全生產、“雙打”(打擊侵犯知識產權保護和假冒偽劣)等工作統籌謀劃、協同開展,找到更多的工作抓手、契合點,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的針對性的實效性。
(四)堅持考核導向原則。
要將考核工作貫穿質量強企工作的始終,堅持日??己伺c年終考核、定期考核與不定期考核相結合,要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強化激勵約束,嚴格問效問責,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績效薪酬、職務職級晉升等緊密掛鉤,切實發揮考核的鮮明導向作用。
三、主要任務
(一)產業質量優化提升。
以市國投集團為依托,一是深入實施“平臺化、引領化、產融化”戰略,加快建設釩鈦、康養、現代農業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產融兩端資源的高效鏈接和精準匹配,基于數據驅動,做精做強資本運作、金融服務、投資運作、城市價值經營等主營業務,形成一批具有充分市場競爭力的專業化子公司。二是按照“1+N”模式加快推進改組組建地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力爭集團主體信用評級達到AA+,同時培育多家信用評級較高、融資能力較強的市屬國有企業集團。三是加快科技城開發建設,推動“產城一體、產融結合、一二級聯動、整體開發”模式落地,打通“投融建管”一體化的市場化運作路徑。四是積極推進品牌戰略,努力推動長果公司康養信息平臺、康養護照APP,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等新興項目成為全市響亮品牌。
以城投建設集團為主體,一是全面推進紅格國際運動康養•溫泉度假區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完成投資10.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700萬元,創造經營新業績,展示紅格國際運動康養•溫泉度假區新風貌。二是以釩鈦新城建設、陽光康養為依托,擴大優質增量供給,提升城市發展質量。
(二)產品質量全面提升。
以公用事業集團為依托,強化居民生活用水質量全天候供應和污水處理的達標排放。一是完善上下游原水水質預警機制,對原水水質實行24小時監控;二是繼續采取人防、物防、技防三級防控措施,控制過程水符合自控標準,增加三級生物監測池,防止不合格水出廠;三是在聯接工業、自備水廠等重要支管上加裝倒流防止器,防止管網被動污染;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對末梢管網進行排放,并對于較長的輸配水管道,增設二次消毒系統,防止不合格水進入用戶;五是繼續在國家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規定的106項水質檢測要求基礎上,結合我市水質特點,從原有的118項水質檢測能力提升至128項。
糧貿公司要嚴把油脂質量關,堅持油脂購進、運輸、儲存、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高質量把控。一是嚴控油脂指標,采用油罐頂上安裝噴淋系統、加蓋彩鋼瓦罩棚等措施,為安全儲油提供保證;二是嚴格執行油脂定期抽檢工作,每季度對儲存油脂進行檢測,確保質量合規、數量做到應急保供;三是油脂實行定期輪換,不出售過期和劣質商品,堅決守住質量安全底線。在此基礎上,糧貿公司開展重啟小包裝油的前期論證工作,力爭通過差異化競爭優勢,開拓散油小包裝市場。同時,嚴把米面、調味品等副食商品的質量關,杜絕采購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
金泰公司要著力打造“金泰房產,實力國企”的企業品牌,進一步推動企業質量建設。以高質量房產和高質量服務回報社會,夯實質量認可度。
(三)工程質量穩步提升。
在工程質量方面,一是要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及市國資委監督職責,對企業涉及的水利、交通、橋梁、市政、房屋等市級民生和城市建設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項目加大質量管理力度,牢牢守住質量安全底線;二是深入推進標準化管理工作,重點實施標準化施工控制,強化工程質量監管,完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項目負責人工程質量終身承諾書制度,建立建筑工程各方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信息檔案,推行實施以工程質量保證金、工程投標保證保險、工程履約保證保險等為主的建設工程保證保險試點工作,確保大中型工程一次性驗收合格率100%,三是重點強化對三線建設干部學院、觀音巖引水工程、市檢察院兩房建設項目、仁和觀瀾灣樓盤工程的質量監測工作,確保年內不發生工程質量事故和較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四)服務質量顯著提升。
繼續以市水務集團、國盛車檢的窗口服務單位為重點,推行“優質服務承諾”行動,開展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優質化提升,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報刊、櫥窗、LED顯示屏等多媒體手段,推送多元化、個性化、便利化的服務項目、辦事流程、繳費方式;要通過加強硬件設施配套完善、增設親情化的服務體驗,提升服務的軟硬環境;要繼續建設和發揮好共產黨員服務隊的先鋒和旗幟作用,提升更加高效、快捷的應急服務和處置能力;要暢通消費者維權通道,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合法權益;要繼續開展社會滿意度測評,持續提升市民滿意度;要通過服務窗口綜合配套的優質化便民服務行動,提升企業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為企業發展贏得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
賓館要抓服務強品牌。一是強化質量管控,提高員工質量自覺意識。二是加強崗位培訓,提高員工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三是要熱情、周到、規范、安全地完成2020年各項重大政務與商務接待任務,鞏固“政務接待基礎”窗口形象。四是繼續推進設施設備升級改造,確保通過“四星級飯店”和“金葉級綠色旅游飯店”年度復核,維護好“庭院美、環境好、服務優、品牌佳”的四星級飯店品牌。五是指導北京都賓館做好政務、商務接待工作,打造市對外交往的新名片。
資本運營公司要以轄區管理的四個酒店、昆明昆大廈及原市五交化公司、原市燃建公司、原市機動車檢測中心等為依托,強化服務意識。加強對承租單位、出租門店火災隱患自查自糾、防火巡查、消防培訓及應急演練的監督管理。
(五)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委系統涉及工程建設施工的企業,在施工過程中,要認真按照環保、住建等相關職能部門關于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實”專項整治行動的要求,從設施設備、資金、人員方面做好防塵、防噪、防拋灑等突出問題。公用事業集團要在污水處理工程中要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按照“嚴格計量、達標排放、規范處置污泥”的要求,認真做好排放水水質檢測,做好污水運營管理,確保各污水處理廠安全穩定運行,不斷提升污水運營管理水平,確保污水達標排放,為我市地表水環境質量和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做出貢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質量人才建設。
積極推進監管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的貫徹落實,充分發揮首席質量官在企業生產經營、質量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勵監管企業積極開展質量人才引進和內部人員質量專題培訓工作,圍繞各企業質量建設的重點領域,開展卓越績效模式、精準生產、現場管理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推廣培訓。組織各監管企業參加提升質量能力和提升質量管理相關業務培訓,提高企業相關質量管理人員的質量管理水平和質量管控能力。
(二)建立質量體系。
關注國家最新質量標準,結合監管企業行業實際,在生產性企業進一步推進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組織實施質量改進和質量攻關等群眾性質量活動,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指導非生產性企業優化內部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管理方法。指導監管企業建立質量關鍵崗位考核機制,進一步落實崗位質量工作職責,推進崗位質量與薪酬分配機制掛鉤。鼓勵和支持工程質量檢測中心開展工程質量檢測工作,發揮質檢中心在我市工程及相關領域的質量檢測和服務保障能力。
(三)強化質量分析。
督促監管企業定期開展質量分析活動,落實年度質量工作計劃管理,強化質量安全保障措施。督促監管企業加強質量統計分析,定期形成監管企業發展質量分析報告。加強對質量管理工作的調研和指導,適時掌握、研究解決質量強企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完善相關保障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四)加強質量宣傳。
創新宣傳方式,積極營造“人人關心質量,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參與質量”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LED顯示屏、微信公眾號、企業官網、建筑工地圍欄等載體宣傳質量強企相關政策、重大活動、重點工作等內容,督促監管企業定期報送質量相關工作信息。充分發揮共產黨員服務隊的流動宣傳作用;將質量強企宣傳與法律進企業活動有機結合,大力宣傳《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提升質量強企工作法治化水平。
(五)嚴格督促考核。
嚴格督促抓落實強化考核求實效。進一步督促監管企業完善內部質量考核體系,嚴格落實《市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和《市國資委質量強企保障性目標考核細則》,持續推進企業質量工作與負責人薪酬掛鉤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