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業發展戰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北方經濟雜志》2015年第六期
一、河北省旅游業發展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1.旅游資源稟賦優越。河北省北靠燕山,南面華北平原,西倚太行山,東臨渤海灣,多樣的地形決定了河北省多樣的旅游資源。河北省歷史文化悠久,擁有燕趙大地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不僅有清西陵、避暑山莊等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有西柏坡、白洋淀等紅色旅游景點,以及北戴河、野三坡等自然景觀。且近年來,在環京津休閑生態游的帶動下,河北省已成為北方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優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環繞京津,京津地區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河北省旅游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預計2015年底建成京津冀客運兩小時交通圈,無可比擬的交通優勢為河北吸引京津游客提供了保障。由于河北省與京津地區高品質的特色旅游景點具有相似性,例如北京的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世界精品旅游景點,河北也有承德避暑山莊、長城、清西陵等皇家旅游景點,并且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形勢下,河北省可以與北京、天津共同開發旅游項目,學習管理經驗。
(二)劣勢分析1.資金實力薄弱。河北省的旅游資源大多分布在比較落后的地方,資金實力薄弱,使得旅游產業的發展受限,旅游的配套基礎性設施較少。例如,河北的太行山地區是我省生態旅游資源的聚集地,其中3A級以上的風景區就達到了40個,但同時也是我省的貧困地區,地貌特征多樣,交通不便,旅游業所應有的配套基礎設施無法建設,制約了旅游業的發展。2.缺乏品牌效應。河北省旅游資源本身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但是由于后天的宣傳以及開發不當,與周邊地區相比缺乏特色旅游景點,相對忽視了品牌的建設問題,并且來自其他省份的競爭逐漸加大,旅游產品檔次還不夠高,缺乏像秦始皇兵馬俑那樣的精品旅游景點。在與京津地區的合作中,河北省旅游景點缺乏像北京頤和園、故宮等國際性的旅游景點,處于被動地位,沒有充分的話語權。提高品牌效應是河北省旅游業發展的關鍵,也是促成三地合作至關重要的一步。
(三)機遇分析1.政府大力支持。政府通過舉辦旅游推介會、采摘節等各類節會,多次去其他省份以及日本等國開展旅游交流活動助推城市發展,極大地提高了河北省旅游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政企聯合拓展高鐵沿線市場,2013省旅游局組織多家旅行社先后在武漢、廣州等城市開展“2013美麗中國•燕趙行”高鐵旅游推廣活動等,力爭在1-2年內打造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勝地,這充分展現了政府對旅游產業的重視。2.旅游市場蓬勃發展。2013年旅游直接從業人員60余萬人,間接從業人員達200多萬,旅行社1372家,旅游市場展現了蓬勃發展的勢頭,并且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三地打破區域界限,集中20多處4A風景區集中三地共同開發,整合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達成京東休閑旅游示范區。2015年,河北省推出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北京推出了京津冀名勝文化休閑旅游年卡,三地聯合共同推出旅游精品路線,河北省旅游市場在區域合作中蓬勃發展。
(四)威脅分析1.旅游體制機制落后。旅游主管部門職能薄弱,多數旅行社亂收費、強制購物等問題沒有根本改觀,這是威脅河北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河北省旅游局突擊檢查,整改企業385家,依法處罰旅行社15家,這說明河北省的旅游業還存在著非常嚴峻的管理混亂問題。2015年,河北省推出的京津冀自駕游護照,目前只有170多家商戶加入護照優惠范圍,輻射范圍不夠大。所以需要編制旅游業總體規劃,合理定位全省范圍內的旅游資源的層次,用一個科學的規劃來指導本省旅游的發展,旅游的機制與體制要不斷創新。2.旅游專業人才匱乏。河北省的勞動力充裕,但是旅游高級管理者、從業導游素質人才匱乏。導游是旅游業的一扇重要窗口,導游的整體素質決定著旅游業的發展前途。近年來,全國各地導游與游客之間的沖突不間斷,因此,對旅游業人員的培訓在旅游業發展中占重要地位。同時,為了提高旅行社的核心競爭力,管理人員的整體實力迫切需要提高。
(五)SWOT矩陣分析通過以上對河北省旅游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的詳細分析,建立SWOT矩陣見下表。
(六)河北省旅游業發展戰略由矩陣表可知,河北省旅游業存在先天資源優勢,但是也面臨很多問題。以SWOT戰略圖衡量,根據《河北省旅游業管理條例》和各市的旅游業管理辦法,省旅游局應編制《河北省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做好2015-2020年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戰略。利用自身優點,進行全省旅游產業的融合,積極申報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鼓勵國內外投資者到河北投資開發、經營旅游業,精心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和特色產品,鼓勵農業、林業等部門發揮自身優勢開發假日生態游項目,強化旅游從業人員的精神文明建設與教育培訓工作等。
二、河北省旅游業發展對策建議
(一)建立河北旅游培訓基地導游是旅游業的先驅,導游質量的高低是旅游服務與旅游業形象的關鍵所在,建立京津冀旅游人力資源引進、教育、導游培訓聯動機制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建立旅游人力人才引進體系,引進京津地區的旅游業的人才,為改革旅游業的各項機制體制提供幫助;其次,完善旅游人才教育體系,整合現有的旅游人才教育資源,建立多層次的旅游人才教育體系;最后,建設旅游人才職業培訓體系,提高導游自身素質與抗風險能力。
(二)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好形勢下,聯合京津地區,共同發展三地交界處旅游景點,從而帶動省內其他景點,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在河北省旅游規劃基礎上,依托現有景區,推出以承德避暑山莊為首的皇家休閑文化游、以壩上草原為首的精品商務游以及以西柏坡為首的冀東抗日紅色游等精品線路。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利用優越的旅游資源,打造個性化、多樣化旅游產品突出城市旅游品牌。
(三)促成京津冀深度合作積極聯合京津,招商引資,鼓勵企業和個人在河北投資,科學引導民間資金進入旅游投資領域。在景點開發旅游社、星級飯店、景點交通建設方面,積極促成與京津地區的合資運作,打破三地地域差異,整合旅游資源,形成示范帶動作用,學習京津地區旅游管理經驗,大力發展河北省的旅游業,為產業轉型升級做出貢獻。
(四)發展生態游和假日游調查顯示,河北省旅游業在周六日、節假日短途旅游上需求均呈現平穩增長趨勢,構成較大休閑旅游客源群體,而河北地區的資源優勢以及地理優勢使其成為京津游客的首選旅游目的地。應抓住政府大力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機遇,以及旅游市場蓬勃發展的機遇,利用良好交通區位優勢,吸引京津地區的游客,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以及假日游。
作者:賈兆穎 何建華 單位:河北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 河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