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的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我國財政稅收制度概述
根據數據統計表明,我國財政稅收制度在多年的整改和發展過程中,共進行了五次重大的改革,其時間段為1950~1994年的44年間。第一次改革為1950年,這時正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可謂是百廢待興,對稅收制度進行大改,就是為了清除舊時期存在的不合理、陳腐的稅收制度,并建立一個充分符合新中國建設與發展的稅收制度。第二次改革為1958年,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稅收制度更好的適應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第三次改革為1973年,這時的中國正值時期,主要目的就是對現行的稅收制度進行簡化。
第四次改革為1984年,這時的中國正在步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對稅收制度進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財政稅收制度的能夠滿足計劃經濟體制要求。第五次改革為1994年,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工商稅收制度進行改革整頓,促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我國的財政稅收制度經過多年的整改和發展,在財政稅收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不僅實現了對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還促進了我國財政稅收制度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財政稅收的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對所得稅稅收制度進行了改革,使企業的所得稅得到高度統一,體現了量能負擔的公平性原則,使得企業市場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不同企業間的競爭也表現為良性競爭,最終還實現了生產經營資源的優化配置。二是對增值稅稅收制度進行了改革,建立了新型流轉稅制,新型流轉稅制是一種以增值稅為主營業稅、消費稅為輔的稅收制度,該制度的建立不僅避免了重復征稅情況的出現,還降低了企業的納稅負擔,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三是對國有企業經營機制進行了轉換,實現了按資分配企業稅后利潤,同時也在不斷革新國有企業的承包制度,以此避免了國家與國有企業在分配上的矛盾。四是對財政支出體制進行了改進,充分利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全面掌握了政府的采購支出,有效地將政府收支進行分類,優化調整了財政稅收支出的結構。
2財政稅收制度存在的問題
2.1政策內容不合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不斷對財政稅收政策進行適當的調整,但是其政策內容也存在不合理情況,例如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的稅收規定不相同,繳納稅額也不相同,納稅額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雖然對于中小型企業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但是均沒有獲得很好的效果。我國財政稅收政策中的企業所得稅,其基準稅率主要有27%與18%兩種,這兩種基準稅率只適用于大型企業而不適用于中小型企業,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反而變成了一種經濟負擔,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阻礙。
2.2政策不完善當前,我國財政稅收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夠完善,導致各種偷稅、逃稅、漏稅現象不斷出現,對國家財政收入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開發票形式在我國財政稅收政策中存在已久,我國各企業均是采用開發票的形式來確定所繳納的稅率,由于政策不夠完善,仍有漏洞可尋,例如將私人生活費用作為發票內容,將虛假交易費用作為發票內容等等,通過這些換湯不換藥的形式進行各種偷稅、逃稅、漏稅行為。財政稅收政策不夠完善對于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制約,加上中小型企業本身資金來源不穩定,規模有限,其市場競爭能力遠遠遜于大型企業或外資企業,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中小型企業的經濟發展。
2.3制定的法律不適應中小型企業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為了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也在不斷完善財政稅收方面的相關法律,但是由于一些財政稅收政策與制度都無法很好適應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導致財政稅收方面的法律也不再適應中小型企業發展。眾所周知,我國中小企業的特點是規模有限、資金來源不穩定且稅率又相對較重,其中商業領域的稅率為5%,工業領域的稅率為7%,看起來只是百分比的個位數,納稅金額應該不大,但是結合上述中小型企業的特點來看,這對于中小型企業依然是極為嚴重的經濟負擔。
24管理制度缺乏先進性當前,我國財政稅收管理制度方面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缺乏先進性,不具備先進性的管理制度即為落后的管理制度,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采用落后的管理制度進行財務稅收工作,絕對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財政稅收工作由我國財政相關部門具體操作,受傳統管理制度影響,這些部門在執行工作時沒有充分考慮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情況,也沒有仔細了解市場經濟的需求,致使在進行中小型企業稅收工作時,給中小型企業帶來了無形的壓力。
3加快財政稅收制度創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當前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財政稅收制度存在問題等有了一定的認識,因而為考慮促進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對現有的財政稅收制度進行不斷的創新,并做好以下幾點。
3.1建立健全完善的財政稅收法律法規國家和相關部門應充分結合市場信息及中小型企業發展需求,從而建立健全完善的財政稅收法律法規,以此促進中小型企業健康、長遠的發展。建立健全完善的財政稅收法律法規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國家和相關部門通過對市場信息進行分析,對中小型企業發展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后,擬定出有助于中小型企業發展的財務稅收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并將中小型企業的納稅標準單獨提出并納入現有的財政稅收政策中。二是不斷豐富我國財政稅收工作形式,制定科學合理的財政稅收政策,以此確保財政稅收工作的穩定,并高度重視、支持、肯定財政稅收工作,調整企業稅收,不同規模的企業應制定不同的稅收,將這些通過實際行動表示出來,以此減低中小型企業納稅負擔,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3.2加強培養專業化的稅收管理隊伍新制度下的稅收工作需要專業化的稅收管理隊伍來執行,這樣才能使革新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法規落實到財政稅收工作中去,從而真正幫助中小型企業發展;反之,若是缺乏專業化的稅收管理隊伍,那么這些革新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法規只是形同虛設,依舊不能幫助中小型企業走出當前的困境,更不用談促進中小型企業升級與轉型。因此,必須加強專業化的稅收管理隊伍的培養,通過開展各種專業培訓活動,提高管理隊伍的業務素質、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等,從而為中小型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3.3結合市場信息與中小型企業發展情況,靈活調整稅率國家和相關部門應充分結合市場信息與中小型企業發展情況,靈活調整稅率,以此減低中小企業納稅負擔,從而真正促進中小型企業步入一個健康、有序的發展階段,以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逐漸實現的今天突顯其真正的價值。靈活調整稅率,減低中小企業的納稅負擔必然是當前乃至未來財政稅收制度改革的主流方向。因此,國家必須結合市場信息與中小型企業發展情況,靈活調整稅率,不論是商業領域中小型企業還是工業領域的中小型企業,都應適當降低納稅標準,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優惠政策。加大力度扶持那些發展前景較好的中小型企業,對這類中小型企業的發展資金來源、規模擴展等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從而促使我國中小型企業步入健康、有序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中小型企業發展現狀介紹,我國財政稅收制度概述,財政稅收制度存在問題以及加快財政稅收制度創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幾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的財政稅收作為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小型企業在企業財政稅收中占有著極大的比例,因此,應高度重視中小型企業稅收情況,并不斷創新財政稅收制度,以此促進中小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田怡單位:包頭財經信息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