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產業發展的統計測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為了促進西部地區農業產業的協調發展,縮小區域農業產業之間的差距,近年來,有關學者專家非常重視這方面的研究:張文紅做了基于計量模型的西部農業投入產出效率研究,通過建立西部農業投入產出效率的綜合計量模型,探究西部12個省份農業投入產出之間的相關關系和聯動效應,得出西部農業人力投入、財力投入對農業價值量產出貢獻度基本一致,西部農業人力投入對農業實物量產出貢獻度較高的結論;李興江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通過構建甘肅省農業投入產出的指標體系,建立農業投入產出效率的計量模型,研究甘肅省農業投入產出之間的相關關系和聯動效應,發現甘肅省農業資本投入對產出的貢獻度最高[2];馮子華等人也對海南省農業投入產出水平進行評沽,并運用模型進行了預測,證明了該模型的合理性、正確性[3]。本文利用統計指標分析法分析西部農業發展水平,并建立生產函數模型,從投入產出比全面直觀地分析西部地區農業的產業布局,不僅利用傳統的統計分析方法,而且將動態的統計分析方法引入到問題的研究中來,實現系統、全局的動態分析,為制定科學合理的西部農業開發政策提供參考。
二、農業投入產出效率研究
為了求得更高的收益,必須分析投入是否合理,總結經驗,以便決定下一步生產再投入的增減。農業投入直接影響著農業產出,這里仍然認為投入指標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即農業從業人員數、耕地面積以及固定資產投資,農業產出指標即農業總產值。對西部農業的投入產出做出定量的分析對制定合理可行的農業政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所使用的主要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由于數據缺失,所以本研究的時間跨度為2004年至2011年。接下來建立農業生產函數模型,因變量是農業總產值,自變量分別是農業從業人員數,耕地面積和固定資產投資.建立農業生產函數,首先要對各指標數據取對數,即因變量為lny,自變量分別為123lnx,lnx,lnx,為了消除不同指標間量綱的差異,需要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指標'3'2'1'y,x,x,x。通過建立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線性回歸模型,會發現所有模型的擬合優度均達到97%以上,說明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程度達到97%以上,該模型對信息的提取效果非常好。對模型估計后的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p值小于0.05,拒絕序列非平穩的原假設,即認為殘差序列已經平穩,那么說明殘差序列通過了白噪聲檢驗,建立多元回歸模型是適合的。
內蒙古、廣西、新疆以及西藏這四個省的投入產出比較高,總和均大于1,具有遞增的比例報酬,說明產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這四個省的農業產出處于穩步增長階段;云南、四川和重慶的總和最低,且小于0,具有遞減的比例報酬,說明產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這三個省市的農業產出呈現下降趨勢;甘肅、貴州和陜西的總和在0值附近,說明這三個省市農業投入與產出具有固定的比例。西部地區的總和為-0.887表明西部地區整體具有遞減的比例報酬,系數一-0.962,說明在其他影響農業產出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從業人員每增加1%,農業產出將會減少0.962%,系數二0.315,說明耕地面積每增加1%,農業產出將會增加0.315%,系數三-0.240,說明固定資產投資每增加1%,農業產出將會減少0.24%。由此看來,西部地區需要增加耕地面積的投入量,相應的減少勞動力和固定資產的投入量,從而提高農業投入產出比例。參考文獻[4]也曾用類似的方法分析了福建省農業的投入產出情況,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合理性。計算西部地區農業生產函數模型調整后的參數分別是:1.085,-0.355,0.271.西部地區農業總產值、從業人員人數、耕地面積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是:13.815%,-1.036%,1.188%,25.618%。從作用程度可以看出:農業從業人員人數對農業總產值的作用程度為-8.131%,耕地面積對農業總產值的作用程度為-3.055%,兩者均為負值,說明勞動力和耕地面積的投入不合理,需要適當減少投入量;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業總產值的作用最大,是投入要素中影響程度最大的,達到50.172%,需要適當增加固定資產的投入力度。
三、結論
利用農業投入產出生產函數得到投入產出效率,從而分析西部地區農業的發展水平,并證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研究發現內蒙古、廣西、新疆以及西藏這四個省的投入產出比較高,整體而言,西部地區需要增加耕地面積的投入量,相應的減少勞動力和固定資產的投入量,從而提高農業投入產出比例。
作者:張春 成苗苗 單位:西安財經學院 統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