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物流業升級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6年第5期
摘要:
共享經濟是通過共享平臺將閑置資源分享給他人并獲取回報的經濟模式。云計算、大數據以及物流信息技術為中國物流業發展共享經濟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對物流業而言,發展共享經濟有助于化解達箱的物液產能:,聱舍社會物流資溽,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減少雜流中的破排放.、資源浪費、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從而實現綠色物流在共享經濟下,中國物流業應通過以下幾方面實現轉型升級:重新利用過剩的物流資溽;建立眾包物流模式;改善政府監管體系;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關鍵詞:
共享經濟;物流業;信用體系;眾包物流
引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賴象大數據戰略。分享經濟,也稱共享經擠。在新經濟形勢下,中國把發展分享經濟放在國家戰略的髙度,充分說明這一經濟形態的重要意義。近年來,共享經濟的熱潮得到全世界的日益關注。據統計,2014年全球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達到150億美金。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350億美金,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6%[1]。在美國,以 Uber Airbnb為代表的共旱經濟企業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出行、居住等生活習慣,目前,Uber和AiAA估值分別達到500億美元和250億美元。2014年,美國和加拿大有超過1.1億人成為共享經濟的參與者[2]。在中國,以滴滴快的、小豬短租、在行呵等為代表的共享經濟企業也受到投資者和用戶的高度關注。目前中國物流業處于增速放緩的新常態,機遇與挑戰并存,仍然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問題等。在經濟新常態下,共享經濟的發展為中國物流業提供了良好的轉型升級的契機.以Flexe、UberRush云鳥配送、貨車幫等為代表的物流業中的共享經濟企業,不僅得到f投資者的高度關注,更為解決物流業中的產能過剩、運力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發揮了帶頭作用。中國傳統的物流業虛如何借助共享經濟實現轉型升級,這是值得業界深人探討的一個問題。
一、共享經濟內涵的理解
目前,對共享經濟的定義尚未有一個統一的界定。共享經濟的概念最#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MarcusFelsen和伊利諾_~太學社會學教樣JfoeL._Spaetii提出的,他們認為,共享經濟主要是通過第三方建立的信息技術平臺為共享基礎,消費者個人則通過該信息技術平合進行產品交易,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3]。這一定義指出了共享經濟實現的關鍵途徑,即“信息技術平臺”。哈佛大學教授NancyKoehn認為,共享經濟是指個體共享社會資源,以不同的方式交換商品t4]。美國娃谷行業分析師、人人共享公司委員會創始人JeremiahOwyang將共旱經提定義為..這弊—種商業模式“通過常用技術使人們以點對點的方式而不是從企業端購買所需的產品和服務”氣該定義指出了共享經濟是一種“去中介化”的模式,g卩個體不再依附于商業組織獲得產品和服務,而是可以通過乎臺直接向個人購買產品和服務。共享經濟鼻祖RobinChase提出了以“產能過剩+共享平臺+人人參與”為核心的人人共享模型,她認為共享經濟是由這三個核心要素構成的經濟模式[6]。這一定義很清晰的描繪了共享經濟的運作機制。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共享經濟不同于傳統上的“共享”,它是在互聯網、移動商務等新經濟發展的背最下產生的,通過挖掘過剩產能的利用價值,以點對點的方式實現人人共享,并最終獲得經濟收益和回報。基于此,本文將共享經濟定義為:通過共胃臺將閑置資源分享給他人并從中獲取回報的經濟模式。結合RobinChase的定義以及共享經濟的實際運作情況,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共享經濟的內涵:第一,過剩產能是實現共享經濟的根基所在[6]。共享經濟就是要重新發現.、挖掘并利用過剩產能,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第二,以儋息技術建立的共享平臺是共享經濟的載體和媒介。信息技術為共享經濟提供了極大的便種[生。第三,使用價值的轉移是共享經濟區別于“交換晝濟”的本賡^共享經濟是財閑董繁親的_新利用,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強詢“使用”比“擁有”重要。第四,獲取回才艮是共享經濟的重要結果。共享經濟不同共享”的一點就在子,它是以獲得經濟回報和收益為目的。第虱供需雙方是具有影響力的合作者[6]。共享經濟實行的是輕資產糢式,供需雙方的匹配以及忠誠度對共享經濟運營的成敗具有至類童要的影響。
二、中國物流業發展共享經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中國物流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為發展共享經濟提供了根本條件
目前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缺乏整合力度、重復投資和重復建設嚴重、利用水平和運作效能較低等問題[7]。在運輸方面,2014年年末中國公路總里程為446.3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19萬公里,等級公路里程390.08萬公里[8],公路運輸:占全國物流運輸的比例高達77%,祖公路運輸空載率卻高達40%吒據報道_,中國卡車日行里程平均300公里,只有歐美的1/3,平均下來相當于每個中國卡車司機每天只跑不到3個小時[9]??梢姡袊肺锪鬟\行效率低下。在倉儲方面,中國;I業企業產品庫存率為9.4%_,:自截摩存的各類產品產值達到20萬億元左右,據統計,如果把工業產品庫存率降低1個百分點,可節省贊金9100億元M??梢钥闯?,中國物流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如何化解過剩資源,減少資源浪費,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率,是中國物流業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P共享經濟通過平臺企業將過剩的資源進行集中起來,對供需雙方進行快速匹配,從而化解閑置的物流資源。
(二)共享經濟有助于降低中國社會物流費用,建立社會化物流體系
2014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13.5萬億元3:同比增長7.9?M曾幅回落1.6個育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0.6萬億元,麗比增'長6.9%,社會物龜總費用.占GDP的16.6%®??梢钥闯?,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中國物流業呈現出穩中趨緩的發展態勢,社會物流費用仍然占據較高的比重,降低物流成本仍然是__物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物流業是一個服務于社會的基礎性產業,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極大地帶動了社會物流需求,使得物流成為一個“人人所需〃的產業,這就為物流業發展共享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共亭經濟通過整合閑置的物流資源,利用信息技術將供給者和需求者迸行精確匹配,對過剩產能重新利用,極大的,約物流成本通過:逢立共享、典用的物流模式,推進物流的社會化。
(三)云計算、大數據以及物流信息技術為發展共享經濟提供了技術支撐
共享平臺是實現共享經濟的媒介,而共享平臺的建立離不開新興的信息技術e云計算為物流系統的各個層面提供信息,把各個物流功能模塊中的信息集中起來,進行全方位、大范圍的物流信息共享氣以快遞行業為例,作為云計算中的“行業云”,云物流通過對快遞行業的收貨、運輸、終端配送的運作模式進行整合,實現批量運輸,使運輸行業長期存在的空駛或是半載現象大大減少,從而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12]。大數據通過在云計算架構平臺上對數據進行抓取、計算、分析、存儲、索引、查詢等,為物流企業提供精準預測和動態、匹配_。liber就是利用大數據對乘客和司機進行匹配,并利用大數據算法設計出“峰時定價”。GPS、物聯網、智慧物流等新興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物流業發展共享經濟提供了愈加便利的空間,特別是物流互聯網以其分布式的特點,將傳統的中心輻射型運輸轉變成分布式的聯合運輸,從而形成協同共享的物流系統[14]。
(四)共享經濟是實現綠色物流的助推器
綠色物流是在規劃和實施物流的各個環節中,利用先進技術、綠化的理念,充分凈化物淹環境,.節約能源,降低成本,實現物流資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氣目前,交通擁擠、物流設施設備利用率低下等帶來的高碳、高成本、高能耗等問題日益嚴峻,物流業亟需實現低碳化和綠色化。共享經濟通過充分挖掘物流業過剩產能的使用價值,并將其重新利用,實現從所有權到使用權的轉移,大大減少了新產品的銷售量,以及坐產、分銷以及周收商品和服務所必需的儈息、能滬、物威塗:源、勞動力和物流成本,從而減少了資源騰耗:,迸_減少排敢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16]。“這是最具生態效益的模式,也是旬實可行的最佳可持續經濟模式?!盵16]以貨車幫為例,貨車幫通過向司機和貨主搭逢運力共:享乎臺,充分整合了社會的運力資源,減少了運力消耗,節約了運力成本。根據阿壤貧平合提供的軌跡測算數據,2014年,貨車幫為社會節省燃油1〇〇億元,平均每日減少1000萬公里的貨車空駛消耗,平均每.日促成運費交易在50億元以上,形成了分布于全國至少1000家車輛:后服務網點。
三、共享經濟下中國物流業的升級路徑
(一)重新利用物流業中的過剩產能
如前所述,中國物流業中存在較多的資源過剩和浪費現象,在共享經濟下,要積極挖掘物流業中的過剩產能,并重新利用這些過剩產能最大程度的發揮物流資源的使用價值。利用過剩產能有三種方法:分割、整合和開放[6]。對物流過剩產能的分割,是將B有的物流資源分割成更小部分,以便與用戶的真正需求相匹配M。招商陸凱就是一個將物流資源根據用戶需求予以分割的企業,針對客戶企業的帯板運輸問題以及托盤浪費問題,招商路凱專門為客戶提供托盤的交換租賃、循環共用等服務,客戶可按照托盤使用的實際需求,從招商路凱租用相應量托盤,待客戶有托盤閑置或不需使用時,客戶可隨時將托盤再退租給招商路凱,有效實現社會資源的綜合利用。對物流過剩產能的整合,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的平臺將閑散資源進行供需區配,使每.撕些個人無法駕馭的過剩產能變得可信、可靠M。云鳥配送、貨車幫等就是物流業中對運力進行整合的平臺塑企業,云鳥配送通過整合閑散的貨運車輛,在平臺以公開競價招投標的方式,為貨主企業提供專業的配送解決方案。搭建物流資源昀開敢性平敘,能夠極太地降低成本,從而消弭過剩產能和創新者之間的差距,在共享經濟下,開放的平合能夠最大程度的釋放出過剩產能的價值:資產、時間、專業知識以及創造為等[6]順豐就為客戶企業搭建了可接入的共享性信息平臺,為客戶提供速遞業務和倉儲業務的接人,客戶或者第三方軟件供應商可以與順豐的僖息系統進行對接,從而打通與順事系統之間的信息流,實現物流供應鏈的一體化,提升了作業效率以及系統的用戶體驗,實規雙贏。
(二)建立眾包物流模式,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機制
眾包指的是金事業單位、機構乃至個人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社會大眾群體解決或承擔的做法[17]。眾包是共享經濟的一個核心要素,它通過將工作任務交由社會大眾來完成,整合了閑散的社會資源,使各類資源的使用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在眾包定義的基礎上,所謂眾包物流,即是指把原來由企業員工承擔的物流工作,轉交給企業外的大眾群體來完:成的物流犧式。在共享經濟下,眾包物流能夠充分整合社會閑散資源,包括運輸車輛、大眾的閑暇時間等,對物流的“最后一公里”而言,眾包物流能夠提供較為便利的上門取貨和送貨到家的配送服務,,可以大大減少取件派件的時間,提高配送效率,同時,對企業而言,由于是眾包給兼職人員,企業人力成本將大大降低W。目前,一些知名電商企業已嘗試開展眾包物流模式,比如京東到家推出眾包物流,提出“讓廣場舞大媽成為京東配送員”的口等,通過社會力量為用戶提供3公里范圍內的生鮮、.超市產品、外賣等生活服務項目M,亞馬遜也開發了新應用讓人人成為快遞員,把物流力量社會化[2°]。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眾包物流平臺得到了業界的關注,比如人人快遞、達達等,這些平臺主要是通過讓社會大眾根據自身的時間、行程等情況,下載相關APP進行接單,配送“順路”的快件,賺取快遞費,而寄件人則用普通快遞的價格實現貨物的快速送達[18]。針對眾包物流這一新興模式的發展,業界對此持有一些質疑,比如安全性、政策監管壁壘、服務質量把控等何題[18]以及存在的道德、組織管理、知識產權、信息等各種風險[21]。因此,政府應在宏觀上調整相關的監管政策,在鼓勵企業的這種創新行為的同時,要建立相的法律法規,制定相應的風險薇范政策:,建立眾包中的知_識產權保護制度,企業可以在微觀上建眾包參與者的評價獵標體系來雜選、評價參與者V.并建立知識共享、利益共享機制來促進平臺與參與者之間的信任度[22]。
(三)改善政府監管體系,構建鼓勵開放、允許試錯的經濟環境
共享經濟作為一個新興的商業模式,受到一些質疑,比如安全性問題,由此導致了一些相關政府部門禁止這種現象的出現。另一方面,作為創新的商業模式,其創新速度超過了政府監管的能力,政府在監管制度上還存在諸多漏洞,這也給共享經濟帶來了制度上的阻力。以人人快遞為例,中國《郵政法》規定,企業要從事快遞業務是必須要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個人要從事快遞員職業,需要參加郵政部n組織的培訓,并考取《快遞員從業資格證書》,且快遞企業中持證員工的比例要達到30%以上可以看出,人人快遞采取的眾包物流模式遭遇到政府監管的壁壘,,這也是一些地方禁止使用人人快遞的原因如前所述,共享經濟可以充分利用物流業中的過剩資源.,降低社會物流費用,促進綠色物流的實現。從經濟學的角度可以看出,物流業發展共享經濟能夠帶來較大的正的外部性,并且作為一個社會性的基礎設施產業,物流業的一些基礎資源具有公共性和競爭性,比如各種運輸基礎設施等等。基于此,針對這種正向外部性和非競爭性的資源,政府在監管上應著重建立一些針對共享平合合理化運營的制度,構建一個開放、寬容、允許試錯的經濟環境,而不是一味地在監管上進行限制和禁止。
(四)推進物流信用體系和個人征信體系建設,完善信用體系制度
在共享經濟下,平臺企業遭遇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性問題[24]。一方面,由于物流服務和產品來自于共享經濟中的物流供給者,這些一般都是—些社會上閑散的物流資源,較為分散,規模較小,缺乏一定的規范性,容易影響物流共享平臺的服務質量和可靠度,比如曾經出現的貨物丟失、卷貨潛逃等問題給平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另一方面,物流共享平臺要保障需求者能夠完成最基本的支付,以便物流供給者得到基本的收人保障。然而,共享經濟中的物流需求者具有多樣性,既有企業客戶也有個人客戶,給平臺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诖耍槍┙o側存在的風險問題,物流共享平臺應根據供給者物流信用的差異,對物流供給者進行篩選,并有針對性地建立利益分配機制,通過物流信用度來約束和激勵供纟合者》從而將供給側風險降到最低。針對需求側存在的:問題,對企業客戶,物流共享平臺依然要根據企業客戶的信用度來予以約束,建立一定的交易門檻;對個人客戶s要與中屆的個人征信數據銜接起來,降低需求側的風險。以小豬短租為例,它就是將個人的芝麻信用進行分級,給予不同的優惠,那么,與此類似,在最后一公里的眾包物流領域,平臺企業是否也可以參考小緒短租的做法,與國內的征信平臺對接,分級制定利益分配機制,提高安全性和可靠度。綜上可以得出,要提高物流共享平合的安全性.,勢必要有一套信用體系,平臺和信用數據進行銜接,通過信用制度來規范和管理供需雙方,將平合的風險降到最低。因此,物流信用體系和個人征信體系的建設,是物流業發展共享經濟的顯保障。
參考文獻:
[1]曠實,梅林,范欣悅,楊艾莉,共享經濟:下一個萬億級市場,緣起+動力+未來
[6]羅賓•蔡斯,王芮.共享經濟:重構未來商業新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20.
[7]汪鳴.我國物流業發展展望及管理體制問題[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1):1-4.
[8]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2014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作者:張曉芹 李煥榮 單位:廣東東軟學院信息技術與商務管理系 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