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風險管理與財務控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如2007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時,許多國家出現物價上漲、企業倒閉、失業率攀升等現象,給整個社會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我們深深感到,在強大的金融風暴來襲之時沒有哪個人、哪個企業、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其次,金融風險還有一定的疊加性和積累性,也就是說金融風險的發生雖然有不確定性和客觀性,但卻不是突如其來的,它的發生需要一定時間醞釀,是由一系列金融問題、經濟問題累積到一定程度爆發形成的。因此,金融風險有可能通過科學的統計和分析去預判,當發生不利因素時,積極地做好應對和防范措施,可能會減少在金融風險帶來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損失。再次,金融風險還表現出消極性和積極性。這就要求我們用客觀的眼光一分為二的去對待金融風險管理,才能起到最佳的防損效果,才能在千變萬化的金融活動中穩定生產、穩步發展、穩獲利潤。
1金融風險的來源
金融風險來自于多個層面,其影響因素眾多,但其主要誘因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市場風險。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金融市場受國內外經濟影響十分明顯。在國內,經濟雖然不斷增長,但增長的內動力不足,特別是房產泡沫掩蓋下的經濟問題逐漸顯露出來,經濟發展中的一些矛盾開始突出,國內金融風險不斷增加。在國際上,繼亞洲金融風暴之后,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連綿不斷,致使國際金融市場熱錢涌動,曾一度“成就”我國的經濟,很大一部分學者認為,一旦國際熱錢抽離中國,我國將出現巨大的金融動蕩。同時,隨著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的不斷增加,我國金融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也在不斷增加,形成了較大的市場風險。第二,經營風險。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國家政策、匯率、金融業的發展等多方面影響,金融活動的不確定因素也在不斷增加,在經營過程中,金融風險的發生頻率也在不斷上升,金融活動的收益性更加難以把握,經營風險在不斷擴大。第三,技術風險。隨著現代企業電子化、信息化的普及與發展,手機、電腦等交易平臺日益被廣大的經濟主體所接受。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病毒軟件、黑客軟件日益隱蔽和危險,增加了金融活動的泄密可能。同時在金融交易中,超負荷的承載等問題也會引起網絡中斷、操作無效等問題,導致金融活動的失誤,引起一定的經濟損失,造成金融風險的加劇。
2金融風險的防范
在金融風險的防范中,首先,應加大對金融活動的風險評估。比如對客戶經營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進行評估,確保資金投向的安全性。其次,做好企業的經營狀況分析,對其經營狀況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金融風險的最小化。再次,加強金融行業技術水平的發展,減少因技術問題導致金融風險的可能性。此外,還應加強金融市場建設,在逐步完善金融監管的同時,減少政府對金融市場的直接干涉和控制,促進金融活動市場化、法制化不斷完善和健全。總之,任何經濟活動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對于金融風險的管理我們應該堅持科學的、謹慎的管理原則,增強業務能力,最大可能的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
3.財務控制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我國上市企業也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財務控制對企業資金的投入和收益有積極的意義,是確保資金投入正確性的關鍵,可提高企業資源配置的效益。首先,財務控制可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目標,對企業決策做出了客觀評價。其次,財務控制可提高企業資金流動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減小企業的經營風險。再次,財務控制可以提高企業經營的信息化、科學化及內部控制能力。在全球化金融危機的環境下,不論是金融機構還是上市企業,自身的矛盾不斷凸顯。實踐證明,在金融風險管理過程中做好財務控制對減少和規避企業的經營風險有重要意義。
4.我國企業財務控制的現狀和對策
在金融危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金融行業的監管得到了不斷的提升和完善,企業的財務控制也在不斷完善。
4.1企業財務控制的現狀
首先,企業對金融風險管理及財務控制的認識還不足,企業財務控制的內部結構還不完善,對金融風險管理的程序還不夠健全,方法還不夠成熟。在金融危機后,大部分企業財務控制的方向發生了改變,企業深刻認識到資金鏈對企業生存的重大意義,資金的運作從爭取利益最大化變為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持續運行。同時,企業對財務控制方向的調整在金融危機后變得更有針對性和規劃性。大部分企業將風險管理作為財務控制的實施目標,有效地進行金融風險方面的分析和管理。然而,以上轉變尚處于摸索階段,一方面財務控制缺少長期的、有效的機制,且相應的監管體制還不完善,無法看到財務控制的具體效果。另一方面財務控制的手段還不健全,太過單一。其次,企業財務控制的實施不太理想。在金融危機的刺激之下,我國的財務控制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具體實施中還存在很多問題。第一,財務控制的環境尚不理想,企業內部組織框架尚不完善,一些財務人員對自身工作的認識不足,無法深刻體會財務控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及金融風險管理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以致財務控制達不到預期效果。第二,財務控制的內部信息交流體制不健全,企業缺少統一的、能有效操作的財務管理交流系統和制度,對于市場風險、業務風險等方面的信息資源相對匱乏,增加了企業決策的風險。總之,信息交流體制的不健全不但影響了金融風險管理的效果,還影響了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第三,財務部門在企業中的地位不夠,一些建議難以得到企業高層的重視,并且企業對財務控制的監管體制還不完善,財務控制的效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客觀的、公證的認知。
4.2完善財務控制的措施
為提高企業經營的有效性和效率性,財務報告必須確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遵從提高企業效益的同時減少企業資產損失風險的原則。首先,完善財務控制環境。企業高管應認識到財務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財務評估在企業規避經營風險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預警和防范機制,有效規避金融風險。一方面確保企業各部門的獨立性,避免其他部門高管對財務部門、審計部門工作效果的影響。另一方面實施恰當的授權、問責制度,確保制度的執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風險防范意識。其次,企業上下應充分認識金融風險評估的重要性。一方面不斷提高財務部門評估風險的能力,加強其對金融風險評估意義的認識。另一方面鼓勵和培養廣大員工參與到企業風險評估中,培養員工的風險意識。再次,完善企業業務流程。一方面完善企業管理機制,使各部門都能各司其職,在本組崗位努力奉獻,積極參與到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中來。另一方面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使財務管理能更好地為企業的風險管理服務,確保在金融波動中,企業資金的穩定、安全。第四,加強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信息是現代社會企業競爭的關鍵,增強企業內部信息交流可以促進信息分析的全面性,提高信息分析的準確性,增強了企業的防風險能力。此外,確保財務部門的獨立性,防止財務信息的泄漏,提高財務部門地位,對其發現的管理缺陷能及時做出回應,減少企業損失。第五,培養專業的人才負責金融風險管理和財務控制。一方面,金融風險管理是一個非常嚴峻的企業經營任務,金融管理的效果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必須選擇專業的人才,才能在管理中依靠敏銳的直覺和科學、專業的分析,實施最有效果的管理,使企業有效地規避金融風險,減少企業在金融動蕩中的損失。另一方面財務控制的專業性很強,對業務能力的要求也很高,而且資金是企業的命脈,作為企業的把脈人一定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在人員選用上絕不能馬虎,選擇有實力的人員管控企業財務,使企業資金的運營處于最佳狀態。同時,專業的財務人員可以通過穩定企業資金流,確保企業在金融波動前能有效的預知和防范。第六,增強企業金融風險管理與財務控制的執行力度。再好的政策沒有執行就是空談,再好的方式、方法,沒有執行就看不到效果。因此在金融風險管理與財務控制中必須增強其執行力度,才能確保其管理效果。
5.結語
金融危機的洗禮使我國企業充分認識到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上市企業應正確看待企業財務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強化企業管理機制,增強其在金融風險中的抗擊能力。另一方面企業要重視經驗管理的創新和改革,進一步完善財務控制的效果,確保企業在金融動蕩中的穩定、安全,確保企業資金的有效利用和安全運營,使企業有實力面對更大的危機與挑戰。
作者:張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