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銀行移動金融發展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金融博覽》2017年第9期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移動金融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移動金融的普及,特別是金融科技的介入,開啟了全面數字化、智能化的改革。商業銀行在支付、理財、融資、咨詢等各項金融業務中都面臨著來自其他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競爭。
一、引言
移動互聯網技術迅速而全面地滲透至各類金融行為之中,移動支付創新發展態勢迅猛,逐步占據最為核心的位置,導致銀行卡支付又將成為被取代的對象。在國內,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依托龐大的客戶資源與豐富的支付場景,短期內快速占領市場,培養了客戶的支付習慣。其速度、廣度和深度,在當前全球范圍內絕無僅有,中國已發展成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根據人民銀行的2016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2016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發生移動支付業務257.10億筆,金額157.5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82%和45.59%。2016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累計發生網絡支付業務1639.02億筆,金額達99.2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9.53%和100.65%。結合以上的數據可知,人們需要商業銀行強化網絡金融服務。人們希望能夠應用計算綱、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獲得金融服務。隨著未來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人們將會需要更多的網絡金融服務。對商業銀行來說,是否能順應時代開展網絡金融服務,意味著能不能抓住商機。如果商業銀行能夠獨創出一套金融服務模式,就意味著能夠提高市場競爭力,這一點可從支付寶及余額寶的案例可證明。反之,商業銀行的服務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二、商業銀行互聯網移動金融發展概況
工商銀行近年來率先推出支持安卓及IOS系統的網上銀行Pad版,同時在平臺戰略的引領下正式對外e-ICBC品牌,成為國內第一家互聯網金融品牌的商業銀行,旗下“工銀融e行”手機銀行,同時適配安卓、IOS、WindowsPhone等主流系統,將個人網上銀行與手機銀行渠道進行整合,無縫對接PC網銀服務與移動金融服務,實現整個網上業務的全部直銷。同時又專門成立互聯網金融營銷中心,加大產品宣傳推廣,不惜重金在中央媒體黃金時段或黃金版面進行長時間廣告投放,加深公眾對其品牌的印象,形成企業級宣傳態勢。招商銀行為適應移動金融發展趨勢,采用數字化APP運營模式,建成以手機銀行、“掌上生活”兩個APP為中心的移動互聯網運營平臺。其中“掌上生活”APP率先實現傳統銀行營銷模式的改革,搭建以信用卡為基礎從“跨界”到“無界”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生態圈,集信用卡商城、信用卡服務、生活繳費支付為一體,提供便捷的金融及非金融移動服務。招行通過建立大數據分析平臺,支持移動APP用戶行為模型,為用戶提供了舒適數據體驗,將數據需求與TalkingData公司的移動大數據組合,提升掌上生活APP精準營銷水平,通過對用戶金融行為進行專業化處理和分析,為產品研發、風險研判、業務運營等方面的商業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建設銀行在2016年底推出了“龍支付”產品,該產品是同業首家融合二維碼、人臉識別、NFC等多項技術,覆蓋線上線下全場景的全新支付組合產品,全面整合了借記卡、信用卡等多種支付介質,線上線下個人和對公商戶等多種用戶類型以及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等多類業務渠道,為客戶提供建設銀行錢包、二維碼掃碼、全卡付、云閃付、AA收款、隨心取、建設銀行紅包、龍商戶等八大功能,打造“多(多種生活場景)、快(開通和支付快捷)、好(八大功能極致體驗)、省(省手續費、省結算費)”的支付結算服務體系。與其他第三方支付產品相比,“龍支付”具有更開放的用戶體驗、更多樣的支付方式、更豐富的支付場景以及更安全的支付環境四大優勢。
三、商業銀行移動金融的創新發展之路
(一)金融產品創新
商業銀行的創新,應順應用戶的需求。商業銀行應意識到,信息化的時代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社會向集成化服務發展的特點,隨著社會向前發展,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數量將變多、范圍將變化。在此前提下,人們沒有太多時間去處理瑣碎的事情。比如人們沒有太多時間去關心話費還有多少錢?物業費有沒有交上?水電費有沒有交上?公交IC卡中還有多少錢?人們希望能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代為處理瑣碎的事物。商業銀行要全面了解人們的需求,為人們定制金融服務。第二,市場信息碎片化的特點,市場信息碎片化,是指人們能隨時隨地通過廣告、智能手機等渠道獲得各種信息。因為人們獲得的信息太多了,所以人們的頭腦不會深入的處理這種信息,此時,信息是否能瞬間引起人們的反應,意味著人們能不能記住這條信息。如果這條信息不夠鮮明、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不能讓人們理解其中的意思,人們就會忘記這條信息。為了加強人們對金融服務的認知,商業銀行要創新服務產品推廣的模式。比如商業銀行要建立一個專門的金融服務平臺,這個平臺能與人們的吃、穿、住、用、行接軌,人們在使用吃、穿、住、用、行服務時,能獲得銀行的服務。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個性被動的接受銀行的服務,也可以接合自己的需求主動的接受銀行的服務。第三,競爭化激烈的特點,隨著市場經濟逐漸深化,商業銀行要面臨各種商業競爭。比如銀行要與其他銀行競爭、要與其他非銀行機構卻開辟有同類服務的機構競爭。在競爭的環境下,銀行必須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移動支付是銀行移動金融核心競爭領域,是銀行傳統業務在移動金融領域的延伸。移動理財是商業銀行整合客戶小額沉淀資金的有效途徑,銀行可借鑒非銀行業機構的發展模式創新靈活多變的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應在符合人行規定的基礎上加大研發特色理財業務的力度,例如可在移動端開展智能存款業務,提高客戶資金收益,吸收客戶及資金資源。移動商務是商業銀行結合社交應用布局移動生活的可行方案。商業銀行應在競爭中尋求突破,除提供原有的賬戶服務、投資理財等金融服務外,還應提供原先無法提供的各類增值服務,滿足客戶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移動消費需求,以求更緊密的綁定客戶。移動信貸是商業銀行增加資產規模的重要手段,是在對借款人進行資信評估、授信的前提下,實現借款人隨時隨地辦理自助貸款、還款和查詢業務。移動信貸的發展將為企業帶來融資便利,提高企業融資效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有利于增強企業對銀行的粘合度。移動咨詢是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的非金融類資訊服務,咨詢提升用戶體驗,促進服務全面移動化。
(二)渠道策略創新
對商業銀行而言,開展移動金融應基于金融IC卡實現應用工具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和基礎設施。目前商業銀行的移動金融服務渠道主要為手機銀行服務和網上平臺服務。然而這兩種服務的渠道非常狹窄?,F應用支付寶服務平臺與商業銀行的服務平臺為例。一名用戶可在APP客戶端下載支付寶平臺,安裝注冊后即可獲得吃、穿、注、用行一類的服務。用戶使用支付寶提供的花唄服務,就能獲得提前預支商品的預付款服務。用戶使用余額寶功能就能獲得增值的服務。用戶使用支付寶的微貸就可以獲得貸款服務,并且支付寶提供的微貸服務是有信譽保證的。而同樣,一名用戶注冊了商業銀行的平臺,除了可獲得基本的銀行線上服務之外,幾乎不可能獲得額外的服務,即移動銀行的金融服務不足。銀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拓寬服務的渠道。第一,打破思維,讓移動服務平臺高度集成化,銀行要意識到,銀行開辟移動服務平臺不應是被動的為用戶提供服務,而應全方位的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第二,借助優勢,把平臺植入到各種軟件中,比如當前用戶會在網絡上使用各種付款金融服務,商業銀行要與這類服務平臺合作,值入一鍵應用銀行平臺服務,或者掃描應用銀行平臺服務。第三,借助技術,優化用戶使用體驗,在網絡上,用戶希望金融服務平臺使用快速、方便。商業銀行要借助信息化技術的優勢,提供手機驗證服務、二維碼掃描驗證服務、郵箱驗證服務、指紋驗證服務、頭像驗證服務等。當用戶能感受到服務平臺的快捷性與便利性時,便會主動使用金融平臺服務。
(三)服務安全保障
用戶使用金融服務最大的顧慮為金融服務平臺會不會泄露個人信息,能不能保障他們的財產安全等。銀行要應用各種方法做好服務安全保障工作。第一,銀行要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做好服務器、數據庫安全的保障,讓用戶能安全的使用信息服務。第二,銀行要優化管理,避免出現信息泄露的問題。比如銀行要制訂標準的工作流程,科學的制訂崗位、在工作時應用攝像機設備監控等,避免發生人為的監控。第三,銀行要制訂一套服務權責規則,使用戶能配合銀行做好安全服務,避免發生權責糾紛。銀行只有確保服務的安全性,用戶才會愿意接服銀行的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王鳳玲.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其對傳統金融模式的影響[J].新經濟.2016(30).
[2]倉明,鞠玲玲,孟令杰.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效率的影響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6(06)
[3]王明國.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與問題[J].銀行家.2015(05)
作者:崔君霞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