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業務與財務融合在企業中的實施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管理工作并不是兩個相互獨立體,而是要融為一體。但是業務與財務的融合并非短時間內就可完成,如何對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活動之間的組織方式差異、思維模式進行克服,進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已經成為了企業管理中較為重要的環節。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業務與財務融合的必要性,其次,闡述了業務與財務融合在企業中的實施應處理好的關系。針對業務與財務融合在企業中的實施應處理好的關系,提出了企業財務管理與業務工作融合的切入點。
關鍵詞:業務;財務;融合;實施途徑
0前言
業財融合是指將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活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對企業優質資源進行整合,又有利于優化企業組織管理,進而為企業所開展的經營活動創造出統一標準和統一流程。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日臻完善,業務與財務融合已經成為了企業實現有序、穩定發展的必要途徑和手段;財務管理人員既要對財務核算措施、財務制度等知識進行掌握,又要對業務工作予以了解,并且還要負責將財務規則轉化成業務行動,并在具體的工作中進行扎扎實實地落實。但是業務與財務的融合并非短時間內就可完成,如何對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活動之間的組織方式差異、思維模式進行克服,進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就已經成為了企業管理中較為重要的環節。本文就業務與財務融合在企業中的實施途徑進行探討。
1企業業務與財務融合的必要性
1.1業財融合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追求價值的最大化是企業運營管理的主要目的,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實質上就屬于一種價值管理,通過對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每個環節的價值進行控制與管理來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效果。我國很多企業目前的經營模式都是粗放型經營,若企業業務與財務再不能有效地融合,那么必然就會導致企業的各種重要信息(包括市場變化、經營風險、成本費用等)就不能在第一時間內向財務部門反饋,這必然會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價值管理職能造成較大的影響,勢必不能有效配備企業的各項資源,自然也就很難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由此可見,業財融合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2業財融合有利于業務工作的開展
當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對于企業財務工作的服務保障作用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財務管理工作不能僅僅只滿足于會計做賬等基本功能,而應該要樹立起“以財務助業務、以財務促發展”的意識來為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但是其基本前提就在于企業財務部門要掌握業務經營活動對財務管理的需求,否則的話,只能做到“紙上談兵”、就數字論數字,而難以通過數字來解讀其背后的業務內容;當然,企業業務部門也需要及時地與財務部門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掌握財務部門能夠為業務的開展提供何種便利、何種服務。由此可見,業財融合有利于業務工作的開展。
1.3業財融合有利于加強財務控制監督
隨著企業的規模和業務范圍日益擴大,企業所面臨著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多,并且最終都會在財務報表上予以體現,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財務報表數據不完整;二是財務報表數據不具有可比性;三是財務報表數據難以顯示企業當前和未來的財務情況,只能反映企業過去的財務情況。而將哈佛分析框架應用到企業財務分析之后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第一,戰略分析就是哈佛分析框架的基礎,通過戰略分析能夠讓企業管理層更好地掌握企業內外部的環境,便于更好地把握企業未來的經營發展;第二,哈佛分析框架利用前景分析、財務分析、會計分析能夠更好地評價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為企業管理層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與此同時,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就在于財務控制監督。通過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工作來對企業業務活動進行全面、有效、閉合、無死角地控制與監督,并且找出風險管理的薄弱點來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無疑能夠大大降低風險系數。財務管理工作應該要延伸到企業業務活動的全過程中,尤其是銷售環節、采購環節、資金環節等。由此可見,業財融合有利于加強財務控制監督。
1.4業財融合有利于支持企業經營決策
企業財務工作的側重點應該要逐步過渡到決策支持職能,而不能僅僅局限于會計核算職能。企業財務部門應該要將其財務專業特長進行充分地發揮,為企業管理層的決策做好參謀工作,為企業的重大投資提供財務支持,這也是當前市場經濟環境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均未真正發揮出決策參謀作用,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業務與財務未能夠有效融合,一方面,未能夠有效利用財務會計信息的價值;另一方面,企業業務發展急需可靠的財務分析和準確的會計信息來進行支撐。由此可見,業財融合有利于支持企業經營決策。
2業務與財務融合在企業中的實施應處理好的關系
任何一個企業若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就都需要財務活動、業務活動的共同支持,雖然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運行目標都緊密地圍繞著企業總體目標,都是往往并未有機地聯系在一起,而是各干各的、各管各的,再加上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管理工作的管理目標/組織模式又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甚至在很多情況下還不能達到認識上的統一,由此可見,企業業務與財務融合還沒有建立起較好的基礎。從目前來看,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管理工作都是相互獨立的系統,并未進行有效地交流與溝通,只是單純地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并未對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工作做出貢獻。據調查,絕大多數的企業財務部門基本都沒有參與到業務活動的指導工作,也沒有將財務的管理職能與價值增值職能進行有效地發揮,甚至有些企業的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還相互競爭,出現了問題之后就相互指責對方,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財務與業務管理脫節,必然會影響到企業業務與財務的融合。為了能夠更好地在企業中實現業務與財務融合,務必要對局部性與整體性、被動性與主動性、靈活性與原則性之間的關系進行妥善處理。
2.1局部性與整體性之間的關系
眾所周知,企業往往由多個子系統(銷售子系統、物資供應子系統、財務管理子系統、人事管理子系統)組合在一起,共同維持著企業的運營發展,財務管理僅僅只是其中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就在于為企業的運營管理服好務。與此同時,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管理往往會發揮著極為核心的作用和角色,既有綜合性的特點,又有系統性的特征。有鑒于此,在業務與財務融合的過程中務必要注意兼顧局部性與整體性之間的關系,在企業的整體管理過程中有機地融入財務管理。2.2被動性與主動性之間的關系通常而言,業務與財務融合在企業中的實施往往會讓財務部門面臨著2種抉擇,或被動接受,或主動參與,并且發揮出主導型特點。基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特點和作用來看,“主動參與,并且發揮出主導型特點”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這實質上也是企業管理層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期望。縱觀現代企業的發展史,若財務工作不能與業務工作進行主動地融合,那么企業財務部門必然無法肩負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作用,自然也很難再處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地位,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財務部門被邊緣化。有鑒于此,在業務與財務融合的過程中務必要注意兼顧被動性與主動性之間的關系,以主導型的方式在企業的整體管理過程中有機地融入財務管理。
2.3靈活性與原則性之間的關系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既具有監督職能,又具有服務職能,而監督職能也就意味著財務管理工作的原則性、政策性較強,外部審計、內部審計也會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起到較好的角度作用。但是當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若要與市場環境相適應,體現出財務管理工作的服務職能,那么就需要讓財務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但實際上往往很難把握靈活性與原則性之間的關系,若把握不當,那么就會對業務與財務融合造成較大的影響,甚至還有可能會對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造成較大的阻礙。有鑒于此,在業務與財務融合的過程中務必要注意兼顧靈活性與原則性之間的關系,原則問題要堅持,但是也要注意體現出靈活性的特點,以便能夠更好地開展企業的業務工作。
3業務與財務融合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要求
3.1熟悉業務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專業性很強,但是越專業的崗位往往就會有越窄的知識面。絕大多數的企業財務人員往往都不太了解業務工作,即便是了解,也是較為膚淺的。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業務與財務融合,那么財務管理人員務必要勇于面對挑戰,對個人的知識面進行不斷地拓展,進而有效地提升其理解能力、溝通能力與思考能力。
3.2勇于創新當前的市場環境要求企業的財務工作務必要能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若財務管理工作仍然還是采取原來的方式,以“紙上談兵”為主,獨立成為一體系而不與業務工作進行有效地融合,那么必然很難達到其預定的職能效果。從目前來看,業務與財務融合是當前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趨勢,財務人員務必要具備勇于創新的胸懷與決心,將本職工作與企業的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等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地對財務信息的實效性、準確性進行拓展,唯有如此,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業務與財務之間的融合。
3.3規范操作業務與財務之間的融合并非短時間就可完成,需要在企業的各個環節都予以體現,這樣必然會沖擊到當前企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包括管理流程、思維方式、權責分工等。有鑒于此,企業財務部門在推進業務與財務融合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穩扎穩打、分步實施、不可一味求快。此外,企業財務部門還要對各個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進行明確,并且對各項操作進行規范,讓業務活動與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實現相互促進、相互支撐、有機銜接,進而更好地實現業務與財務之間的融合。
4企業財務管理與業務工作融合的切入點
4.1以成本管理作為切入點成本管理工作是企業的業務工作與財務管理之間產生聯系的主要途徑。有相當數量的企業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并未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形成完整的成本控制體系,進而導致成本管理效果不佳。以成本管理作為切入點,實質上就是利用價值工程分析、經濟成本設計等方式來再造成本管理流程,成本管理的側重點逐步過渡到成本產生的源頭環節,而并非生產環節,以此來形成“全員參與成本控制”“全過程控制成本”“全流程管理成本”的新局面,力求讓企業的成本控制體系不再是一個開放系統,而是一個閉環系統,以此來提高企業的成本控制水平。
4.2以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切入點全面預算往往會在企業運營管理的全壽命周期都得以體現,具有全過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全面管理等典型特點。全面預算管理需要讓企業全體職工共同參與,各個業務部門都要全力支持財務部門,唯有如此,才能夠將全面預算管理的最大功效都發揮出來。從目前來看,全面預算管理已經在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包括:有利于對資金進行統籌運用,有利于對現有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等。由此可見,企業財務部門以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切入點來有效融合業務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是切實可行的。
4.3以財務綜合分析評價作為切入點在企業的生產經營、資金運作等過程中均會出現財務綜合分析評價,而將財務綜合分析評價進一步細分,可以分為專題評估分析、財務績效評價、財務狀況分析等。企業財務部門通過財務綜合分析評價來對企業的整個業務工作進行全方位地整理與挖掘,既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又能夠對企業當前業務活動中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進行揭示,這樣一來,無疑能夠為企業業務部門的決策提供較好的信息支持。
4.4引入新的財務管理方法進行融合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內外各種財務管理方法不斷涌現,包括:環境成本會計法、標準成本會計法、作業成本會計法等,均對業務與財務之間的融合產生了較佳的效果。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若能夠運用這些新的財務管理方法,那么必然能夠取得很好的反響。值得注意的是,業務與財務融合還屬于當前新興學科,若有效融合,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新的財務管理理論。
4.5利用信息化工具大力推進融合當前社會是信息化時代,無論是企業的業務工作,還是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都離不開信息化工具,信息化工具對于業務與財務之間的融合是極為有效的。由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會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數據,那么在利用信息化工具大力推進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對這些信息數據進行多視角、全方位地提煉,進而獲得最有用的信息,便于指導企業的業務工作開展。
5結束語
總之,業務與財務融合在企業中的實施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管理工作并不是兩個相互獨立體,而是要融為一體,這就需要有關部門能夠集思廣益、多做基礎工作,采取多種措施來予以實現。
參考文獻:
[1]宋明杰.經濟新常態下煤炭運銷企業加強財務風險管控管理的一些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5,17(24):45-47.
[2]許勇.新常態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如何提升財務風險管控能力[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22(12):213-214.
[3]張志忠.基于新常態經濟發展的視角談如何做好企業財務風險管控[J].經濟師,2015,18(7):83-85.
作者:張亞軍 單位:漁淼(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