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資源環境績效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金融教育研究雜志》2014年第五期
一、實證分析
原始數據來自2005—2012年《山東省統計年鑒》與各地區統計信息網,共包含山東省17個地市8年的時間序列。為提高模型精確性,消除變量數據之間的異方差和自相關性,對部分數據在保證經濟意義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取對數處理。
1.變量的檢驗面板數據模型要求各序列是平穩的,才能實現協整,否則做出的面板數據模型是偽回歸,因此建模前需進行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檢驗。(1)平穩性檢驗文中選擇檢驗方法為LLC(Levin-Lin-Chu)檢驗、ADF-Fisher檢驗和PP-Fisher檢驗,所有檢驗原假設都是存在單位根。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結果看出,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有充足的理由認為變量REPI、LNGDP、DF、LNPD、LNGDPP序列平穩,因此整體認為數據具有平穩性。(2)協整檢驗協整檢驗是考察序列之間長期均衡關系的方法,指兩個或者多個非平穩的變量序列某個線性組合后的序列呈現平穩性的關系。本文采用Pedroni檢驗,結果見表3。Pedroni協整檢驗的原假設為不存在協整關系,由表3可知,統計量Prob.值均小于0.05,表明拒絕原假設,認為山東省各地市REPI指數與影響因素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
2.基于固定效應變系數模型的資源環境綜合績效影響因素分析(1)模型效應的檢驗面板數據模型的效應分為固定效應、隨機效應和混合效應。理論經驗認為以總體自身效應為條件推論時,應構建固定效應模型。利用Hausman檢驗和似然比檢驗結果來判斷:當Hausman統計量的值較大,對應P值遠小于0.05時,拒絕原假設,應建立固定效應模型。模型中Hausman統計量值為10.7166,其對應P=0.0573,不能準確判定固定效應確實比隨機效應好;似然比檢驗統計量F值為64.4837,P=0.0000,因此拒絕原假設,兩種檢驗結果綜合判斷應建立固定效應模型。(2)模型形式的檢驗面板數據是一種兼有截距項和時間序列維數的數據集。根據面板數據分析的一般步驟,在進行變系數回歸之前需要對是否選擇變系數模型進行檢驗。(3)時間個體固定效應變系數模型回歸估計結果山東省按照一般區域劃分為四個地區:魯東地區、魯中地區、魯西北地區和魯西南地區。通過Eviews6.0軟件,建立雙固定效應變系數模型,利用OLS估計方法進行回歸分析,得到面板回歸結果。由表4可知,解釋變量的估計參數在10%的水平上大部分顯著;可決系數R2為0.99,表明模型擬合優度很高;F統計量值234.59,說明方程具有高度顯著性;AIC準則數值較小,說明模型擬合效果較好。具體結論如下:其一,經濟因素依然是主要的影響因素。經濟規模的擴大必然帶來對資源需求的擴大,以及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上升,然而也可能意味著技術水平和資源集約程度的上升,山東省各地市具體情況不同,這種關系表現出顯著的差異性。在魯東和魯中地區,除臨沂和日照外,EC的影響是積極的,經濟發展已經成為影響環境質量的正向作用力;魯西北地區、魯西南地區,以及日照市經濟發展仍處于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艱難階段,所以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績效產生消極作用。環境績效指數與人均GDP成倒U型的曲線關系。人均GDP的增長會對消費結構產生巨大的影響,消費結構的變化對于資源需求會變化,同時污染排放量可能會由此變化,所以在拐點之前,隨著人均GDP的增加,先前生產和消費結構相對合理,對資源的需求量相對較少,REPI指數會增加,但是隨著人均GDP的增加,必然會增加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其二,對外開放程度對資源環境績效的影響存在區域差異。外商投資占地區GDP的比重DF指標,在各地區的影響性質也存在較大差異,原因在于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經濟資源配置和協調程度不同。在改革初期,東部地區的外商投資主要集中在資源消耗性產業,對資源環境的影響呈現消極作用,其中東營對外開放程度對REPI指數的負向影響最大,達到-21.5108,外商投資資金主要流向集中在以石油為原料的產業部門,因此,我國要采用正確的措施來引進外商投資,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
目前,魯西北和魯西南地區勞動力豐富,自然資源開發程度低,成為接納東部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產業的首選,外商投資在REPI指數的影響力上呈現出消極作用,這種以高耗能高污染為代價的增長方式被證明是難以持續的。其三,人口因素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在雙固定變系數模型中17個地市有10個地區的LNPD系數為負,有5個通過了10%的顯著性水平檢驗;剩下的7個地區的系數為正,有1個通過顯著性檢驗,所以人口密度對于資源環境績效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從理論角度分析,人口密度的提高會增加區域生態壓力,增大環境保護難度,同時,也意味著人口聚集程度高,生活水平和環保意識相應提高,有利于環境的改善,因此LN-PD系數的正負是不確定的。其四,政策影響存在區域的差異性。環保投資變量LNEP系數符號在山東省17地市上對資源環境績效的影響存在很大差異,我國資源環境績效水平在區域間存在比較明顯的時空差異特征。環保投資變量LNEP系數符號為負代表政府通過加大污染治理投資力度會降低環境績效指數。魯西北和魯西南地區基本上都是正的系數,說明在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比較落后的地區,政府環保支出對資源環境的改善起到積極作用。提高環保投資污染治理效率的方式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提升產業技術升級,通過增加廢物循環利用和減少原材料投入來提高環保投資治理效率。
二、結語
本文采用固定效應變系數模型對影響環境績效指數的因素進行面板數據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各因素對山東省各區域的資源環境績效有不同的影響。在各區域資源環境績效影響因素中,經濟是主要影響因素;外商投資在魯西北和魯西南地區對區域資源環境績效的影響呈現負的影響關系;人口因素對于區域資源環境績效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各因素對區域資源環境績效的影響存在比較明顯的時空差異征,各區域應根據自身不同的實際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狀況,確定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區域特色的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方針。
作者:石靜許暉裴海峰單位:山東財經大學統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