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Internet與農村經濟問題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經合組織-糧農組織《2013-2022年農業展望》認為中國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近年來中國農產品市場發展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即中國農業與國際市場的關系是否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未來十年新興的力量將如何發展壯大?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制約條件,特別是農業政策環境。
糧農組織以世界經濟史上任何標準來評判,中國經濟的增長都應該是一個奇跡。在過去的30年中,中國經濟每年以8%-12%的高速度增長。這種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大規模的公共投資以及伴隨著自1979年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以來生育率急劇變化的人口紅利。相對廉價的勞動力使得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具有比較優勢,這直接導致了原材料的進口與制成品的大量出口。然而,隨著這一比較優勢的下降,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可能會出現增長放緩趨勢。OECD預測,未來十年中國的GDP增長速度將會由現在的8%逐漸降至6%。
2.為“三農”服務的六大措施
農村經濟離不開Internet,隨著Internet的普及,必將對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持。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農村網民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10年12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1.25億,同比增長16.9%。農村網民上網條件也正在得到日益改善,不僅是上網設備呈現多元化趨勢,各類互聯網設備使用率普遍上升,農村居民家庭上網使用率也在提升,互聯網在農村的工具價值也得到了提升。搜索引擎使用率持續快速增長,成為農村網民上網的主要入口,而農村網民對即時通信的使用率也與全國平均水平較為接近,即時通信契合農村的手機上網環境,成為農村網民的重要的交流工具和獲得信息支持的主渠道。因此要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時做好服務工作.
一是組建信息資源平臺。依托電信公用數據網絡,農業綜合門戶網站。構筑農業網站格局框架,建立涉農行業群體的交流窗口,農業信息資源的交匯中心,農村市場流通的交易平臺,為農民朋友提供信息服務。
二是有關部門要盡快開發農業系列數據庫群。整合涉農信息資源,開發農業數據庫和相關應用系統,為政府部門實施決策指導,農事企業從事貿易流通,農民群眾開展生產經營提供有效信息支持,發掘信息應用潛力,拓展信息服務范疇。
三是加強農民上網技術指導。我國農民總體文化素質比較低,接受科學技術能力相對較差,要廣泛開展科技下鄉,技術下鄉活動,幫助農民提高計算機、手機終端應用能力,指導農民上網,提高他們應用Internet技術查信息的熱情,提高農村網絡應用水平。
四是宣傳網絡信息應用基礎知識。為提高農民上網工程的輻射效應,讓更多的農民了解應用互聯網。在校大學生組成服務隊,開展信息科技萬村行活動,進行農事信息需求調查,向農民推薦新產品、新技術。
五是開展信息富民活動。營造典型輻射、效益引導的積極效應,掀起了農村信息致富熱潮。提高計算機和網絡的應用水平,通過遼寧金農網及其它農業網站查詢、各種農業生產信息,解決在生產經營中的信息難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六是利用Internet為農民科學種田提供技術服務,“面朝黃土背朝天,彎腰曲背數千年。”這描寫的是千百年來農民種田的艱辛情景。如今,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種田越來越講究科學,農民朋友們從新品種和新技術中受益,真正領會到“科學”兩個字的“含金量”。如今從春種到秋收全程機械化已經實現,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持,實現農業穩產高產。
作者:王超單位:吉林省四平市科學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