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內部審計職能發揮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根據2004年頒布的《教育部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主要包括了財務預決算和財務收支審計、資產、基建工程和對外投資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四個部分。由于高校內審機構在設置上缺乏獨立性,高校領導層對于內審工作不夠重視,內部審計機構人員素質不高等原因,內審工作的上述四個部分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取得的成效差距頗大。高校內審機構在對會計憑證、賬務處理、財務收支合法性、基建工程、修繕工程的竣工審計等方面進行的內部審計工作往往能發揮較好的監督職能作用,但在高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方面的工作中則存在著不小的缺陷。近年來媒體頻頻曝光有不少高校領導由于經濟問題而紛紛落馬,作為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重點之一的經濟責任審計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強烈關注。據筆者了解,部分高校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中多注重離任審計,即在領導干部任職期滿離任、調任、轉任、退休、免職的情況下,才會對其任職期間的經濟情況進行審計,而在領導任職期間很少會開展此項工作,這不僅加大了審計工作中取證的難度,而且由于采取先離任后審計的工作模式,嚴重影響了審計評價的客觀結果,削弱了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像離任審計這種只重視事后審計,而輕視事前、事中審計的“單一化”審計模式在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中并不罕見。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資金來源的多樣化,管理的復雜化,這種審計方式已不能為高校的系統管理作出全面、科學、準確的評價。高校內部控制審計雖然一直是高校內審工作的一項重要業務,但就其現狀而言難如人意。不少高校在內部控制審計方面的工作開展迄今為止仍不太得力,很難起到規范高校業務管理、增強高校防范控制風險能力等應有作用。導致這一狀況的原因有二,一是高校管理層對于內控審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二是高校的內部控制審計和風險管理涉及面廣,包括了教學、科研、人力資源、財務、資產管理、后勤及校辦企業管理等多項跨度極大的業務,其審計難度較大。還應指出的是,我國現行的內審職能是強調“監督和評價”,而從國際內審業界的發展趨勢來看,咨詢服務也已成為內部審計非常重要的一項職能。2011年修訂的《國際內部審計實務專業框架》一書對于內部審計所下定義中明確指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所以,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也應在如何提供咨詢服務方面有所作為。
2.內部審計機構的人員素質不高目前部分高校雖然已設置了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但機構的人員配置仍然以財務人員為主,很多是非審計專業出身,其專業知識機構上存在明顯的“缺項”。這種人員設置上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高校的內部審計工作只是圍繞著財務監督方面作文章,而內部控制審計、風險評估審計等涉及高校內部管理、控制、風險管理方面的審計活動往往開展不力,甚至多流于形式。另外,內審機構人員配置不足、年齡上趨于老齡化等問題在諸多高校中仍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如內審機構人員數低于高校員工總數的1%,甚至低于0.5%。內部審計協會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部分高校內審人員中年齡在55歲以上的比例超過了1/3。這都影響了內審機構效能的發揮。因此,只有全面提高內部審計機構人員的整體素質,才能推動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和不斷進步。
二、改進與完善高校內部審計的思路與措施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高校的經濟結構和以往相比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就要求高校的內部審計工作也應該積極因應環境的變化而轉變思路、合理創新。對于高校內審工作給予明晰合理的定位、完善內申機構設置、提升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和完善高校內審工作的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和不斷完善高校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管理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工作,是當前高校內審工作急待改進的幾個主要方向:
1.加強高校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高校審計機構是否獨立,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評價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合理借鑒國外及港澳臺地區高校的審計經驗。如美國大學一般都設立較為健全的內審機構,并接受大學審計師協會(ACUA)的管理和指導,各大學之間的審計機構還會進行交叉審計。香港城市大學在本世紀初設立了獨立的審計委員會,該大學的內部審核組直接對審計委員會負責,審計結果則由審計委員會直接向董事會報告。我們的高校必須成立獨立的審計部門,由高校領導直接管理,并賦予其高度的審計自主權,為高校內審工作的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樣才能使內部審計工作發揮出應有的效能。
2.提高內部審計人員職業素養隨著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范圍的擴展和難度的提升,對于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高校內審人員不僅需要掌握專業的財務和審計知識,更要不斷拓展其知識視野,一名合格的內審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結構至少要包括審計學、審計技術、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經濟學、經濟法規、統計分析、計算機應用、工程管理等學科的相關知識。當前提升內審人員職業素養應從以下幾點著手:(1)通過合理的“吐故納新”,積極吸收內審工作急需的專業人才,改善高校內審機構人員的構成狀況,提高內審人員的總體專業化水平。(2)加強現有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培養,制定相應的繼續教育、培訓、考試等制度,使內部審計人員的整體業務能力得到持續有效的提升。(3)強化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內審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4)引入有效的崗位考核機制,實行崗位問責制、淘汰制等管理制度,以嚴格的績效考核體系為高校內審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進步提供制度保障。
3.建立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制審計高校內部控制審計的改進應該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及內部監督五方面著手,構建相應的內部控制體系指標,完善評價標準。認真開展以風險管理為重點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建立合理的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對高風險項目的審計監控,從而切實保障高校資產的安全完整,有效控制高校運營活動中可能產生的各種風險。
4完善經濟責任審計高校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應改變“先離任后審計”的現狀,強化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審計工作,積極加強事前、事中審計,使得經濟責任審計真正能起到事前防范、實時監督等作用。
5.強化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主要是指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被審查活動的分析和評價,向組織內成員提供改進工作的建議和咨詢服務,從而幫助組織內成員有效地履行其職責,提高工作質量的功能”。在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中,也具有著同樣的服務職能,內部審計機構通過對高校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審計監督,獲取了關于高校運營的第一手資料,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為高校的領導層提供咨詢服務,向高校領導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幫助領導層做好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改善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現狀,應從審計機構設置、人員培養、健全內部控制和經濟責任審計、強化服務職能等方面入手,才能較好地實現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創新,并使其在高校經營管理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
作者:高敏單位: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計劃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