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經濟發展的缺陷及舉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走農產區工業化的路子
一是大力開展農業產業化推進年活動。市委、市政府決定從2011年起連續3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業產業化推進年活動,我們要緊緊抓住國家支持中部地區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河南加快黃淮地區發展的歷史機遇,切實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多策并舉,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二是千方百計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重點扶持市以上龍頭企業,擴大規模,做大做強,提高企業競爭力;利用東西合作會這個平臺,瞄準國際國內知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吸引更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來泌陽縣安家落戶。三是圍繞拉長小麥、玉米、植物油、煙葉和食用菌五大產業鏈條,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四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大力扶持,總結成功經驗,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通過典型示范帶動,逐步實現規范化運作。
(二)搞好農村土地流轉,實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在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的前提下,探索不同流轉方式,鼓勵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租賃、置換、轉讓、入股,使土地流轉能夠流轉出規模和效益。一是開展土地流轉規范化建設試點,總結流轉的成功方式和經驗,以點帶面,及時推廣。二是培育土地流轉市場和中介組織,通過多種形式的流轉方式,有序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三是充分發揮政府的扶持引導作用,允許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組建合作社,整合生產要素,組織生產經營。四是制定優惠政策,對土地流轉的農戶予以資金扶持,鼓勵其向二、三產業轉移,多渠道開辟增收途徑。同時,加大對耕地的保護力度,嚴格控制耕地減少趨勢,保護農田不受侵占。
(三)多渠道增加農業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以加強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為目標,加大財政扶持。一是財政大力支持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生產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提高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能力。二是繼續加大對種糧農民的直補、良種補貼、購置農機具直補和成品油補貼力度;加大對農民生產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進行獎勵力度,讓糧農獲得更多的實惠,進一步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三是在配方施肥、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設方面增加投入。
(四)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農業發展最終要依靠科技,這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根本動力。一是繼續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支持力度,穩定農業科技推廣隊伍,防止人才流失,加大投入和培訓力度,改變其科技人員不足、知識老化、管理服務水平低的現象。二是努力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科技服務的方式和途徑,在健全和完善基層農技推廣網絡的基礎上,積極扶持各種民辦農業技術服務組織,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三是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技術培訓體系,提高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四是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全面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努力造就新一代農民,進而提升農業科技水平。五是加強對農民培訓的投入,使其按照科學方法耕種管理。農業技術人員應一如既往地送科技下鄉,積極引導農民采用良種良法,科學種田;大力推行精耕細作,努力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由粗放化向精細化轉變,達到以最低的投入成本,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
作者:董英惠單位:泌陽縣農業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