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注冊會計師審計誠信問題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審計研究》2017年第1期
摘要:目前我國審計行業誠信缺失較為嚴重,如何提高審計質量,增強審計誠信,更好地發揮審計應有的作用,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從選題背景及目的、國內注冊會計師審計誠信問題的現狀、注冊會計師審計誠信的涵義進行分析,找出目前我國審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審計;誠信;探討
1背景及目的
1.1背景
誠信缺失已然成為我國現在市場經濟的重大問題。據不完全估計,每年我國對人們的失信行為要付出大約5855億元的損失,其中包括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注冊會計師的失信行為造成的損失。事務所作為“經濟警察”,如何讓他們在審計業務中做到誠信,已引起了各行各業人們的廣泛關注。
1.2目的
注冊會計師審計誠信,主要指審計鑒證業務上的誠信。(1)獨立性。對于獨立性的權威解釋,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可謂是身先士卒。他們在1947年的《審計暫行標準》中明確指出:“獨立性的含義等值于完全誠實、公正無私、無偏見、客觀認識事實、不偏袒。”實質上的獨立性是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業務中的一種主觀心理狀態,即要從內心認為自己在進行審計時應該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并且會遵守相關準則,堅持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誠信審計。形式上的獨立性則表現為社會公眾等第三方的看法,他們認為會計師在審計業務時堅持了客觀公正的原則,做到了審計業務中的誠信。眾所周知的安然事件,安達信在審計過程中的誠信缺失,就是因為事務所為安然提供了較多非審計業務,甚至有些會計師本身就是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員,導致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釀成重大事件。可見會計師在審計中的獨立性很關鍵。(2)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對于注冊會計師來說,應該不斷學習會計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并且及時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在實踐中增強自己的職業技能,順應市場發展要求。只有注冊會計師具備了應有的能力,才能保證審計業務的質量,才能從根本上確保注冊會計師審計誠信。(3)客觀和公正。要求注冊會計師秉承公證處事、實事求是,堅決杜絕由于偏見、利益沖突或他人的不當影響而損害自己的職業判斷,是保證審計工作的關鍵。針對目前我國審計行業誠信缺失較為嚴重的狀況,考慮如何提高審計質量,增強審計誠信,更好地發揮審計應有的作用,已成為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2注冊會計師審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2.1審計市場不規范
(1)競爭壓力大。目前由于國內會計師事務所成立限制條件低,進入門檻較低,導致我國目前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數量過多,但競爭力較弱,事務所行業處于“小、散、亂”狀態,最為致命的是很多事務所根本就不具備審核大中企業的能力,導致了事務所之間通過價格戰來發展客戶的不正當競爭,嚴重擾亂了審計市場秩序。
(2)缺乏有效監管。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一個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的中介服務性經濟組織,注冊會計師作為以會計師執業為謀生手段的自由職業人,也可以說是具有特定利益的“經濟人”,為了順應經濟發展和自身利益最大化,需要自己尋找客戶,發展業務。面對激烈的競爭,在其承接業務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多客戶,大部分事務所會選擇降低審計收費,進行價格戰。此外,會計師事務所為了降低成本,會聘請較多非注冊會計師作為審計人員,從而降低人員開支。例如現在較為普遍的做法:事務所業務繁忙時,很多審計項目負責人都不是注冊會計師,而是能力較強的員工擔任。這樣的審計報告,質量和誠信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基于現行的《注冊會計師法》、《證券法》和《會計法》等法規相繼頒布,以此來監督事務所的工作。但由于每部法律對如何監管提出了不同的規定,造成監督部門意見的不統一,也就讓被監督者——事務所和審計人的無所適從。
2.2缺乏實質上和形式上的獨立性
(1)委托模式的缺陷。會計師師事務所的聘請是由上市公司所有股東共同決定。目的是為了確保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獨立性和審計報告質量。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一股獨大”,他們的決定往往就代表著股東大會的決定,而這些大股東又會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實際上也就是他們來決定聘請哪個事務所,由于經濟利益關系,很難保證審計獨立性。
(2)非審計業務的影響。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遭到損害。最近幾年,很多會計師事務所為了增加利潤都在積極發展自己的非審計業務。事務所有可能為了能承接客戶的非審計業務,會考慮與客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審計過程中很難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得不到實施。
(3)審計人員自身因素。就如“經濟人”假設每個人做事的出發點都是利己的。審計人員作為“經濟人”,他的行為也是要為他自己的各方面利益去考慮。在審計中,如果審計人員發現客戶的待遇、工作環境較好,他們有可能會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保持良好的關系,為自己以后跳槽做好鋪墊。這種情況司空見慣,不管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有很多審計人員跳槽到原審計的客戶公司。一旦種種想法滋生,審計過程中的獨立性喪失,在審計中未能做到注冊會計師審計誠信。
2.3審計人員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意識不強
(1)職業道德意識弱。為了規范并且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提高審計質量,會計師協會也出臺了相關的準則。文件中明確指出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遵守誠信、獨立性、客觀公正和應有的關注等其他執業道德基本原則。但目前審計人員在審計業務中,由于自身利益或外在壓力,使得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堅持執業道德基本原則。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表現于以下方面:執業不規范,沒有完全遵守審計程序,不能保持獨立、客觀的審計立場;保密意識差;專業勝任能力有待提高;為了博取客戶滿意和客戶需求,出具不實的審計報告。
(2)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弱。目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中注冊會計師數量相對較少,而成規模并且權威的事務所更是鳳毛麟角。規模較小不具備專業審計能力,為降成本,雇傭在校大學生到單位進行實習,實習前未進行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直接進行業務審計。
3提高審計質量,重塑審計誠信的對策
信用是本,無信不興。只有在社會中建立誠信的會計秩序,增強從業人員的誠信意識,才能提高我們的審計質量,向全社會提供可以信賴的審計報告,真正使會計師事務所能起到“經濟警察”的作用。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重新樹立獨立審計的誠信。
3.1創造良好的職業環境
(1)加強監管。市場作為一支“無形的手”對經濟活動自發地進行調節,但市場調節會有各種缺陷,導致無序的競爭。而作為政府此時就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來積極規范市場秩序:既要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和發展,也要積極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2)完善行業法律法規。隨著注冊會計師涉及法律訴訟案件和金額的上升,國家對注冊會計師的要求也日趨完善。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要嚴格遵守法規條例和職業操守規范,保證審計真實有效。否則,一旦出現審計失敗,就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時,要對民事賠償機制方面進行完善,并通過采用“舉證責任倒置”(即辯方舉證),簡化受害方的索賠途徑。
3.2改進委托模式
目前我國是由上市公司來決定聘請哪家會計師事務所來進行審計,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得經濟利益,在審計業務時會受到被審計單位的控制,很難做到真正的獨立。要改變目前這種委托模式,就將聘請權交到獨立的第三方手中。
3.3強化職業道德和專業勝任能力建設
(1)增強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在審計業務過程中,有很多情形和關系會對會計師職業道德產生不利影響。事務所應制定相關程序和政策,保證內部審計人員遵循職業道德基本原則;設立質量控制監督部門,提高業務質量;建立懲戒機制,實行強硬政策保障程序有序進行。審計人員自身也應培養遵守職業道德的意識。
(2)增強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審計人員作為專業人士,在許多方面都要履行其相應的責任,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至關重要。總之,要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來改善我國目前注冊會計師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審計誠信,提供高質量的審計報告,讓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發揮積極預警作用,更好地監督企業行為并促進我國經濟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波.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控制分析[J].商業經濟,2012(22).
[2]郭玉婷.審計獨立性風險分析及控制[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1(10).
作者:蘆曉然 單位:包頭市九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