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節約型社會建設與循環經濟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意義分析。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資源瓶頸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以社會生產生活中常用礦產為例,45種主要礦產中24中需要依賴進口。因此,資源的制約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針對資源現狀對經濟發展、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加快節約型社會建設有助于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環境污染的治理。通過循環經濟的發展實現節約資源目標,通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資源開發與節約的雙重利用,滿足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1.2增強節約型社會建設的責任感與緊迫感,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實施。在我國現代經濟發展中,環境及資源問題日益突出。雖然我國資源總量儲備屬于大國,但是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卻處于世界下游水平。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及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加劇了資源的消耗,資源需求的上升與資源儲量矛盾不斷加劇。而且,多年來的資源型經濟發展造成了環境污染問題的加劇。這些問題在發達國家以百年時間分段出現,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時間。但是這些問題在我國20年間集中發生,造成了問題治理的難度。因此,我國現代經濟發展活動中必須認識到節約型社會建設及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施的意義,通過貫徹落實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加快節約型社會建設,滿足新時期下國家資源、經濟發展需求。通過提高節約型社會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促進節約型社會基本國策的有效執行。
1.3明確節約型社會及循環經濟發展重點。針對我國節約型社會建設及循環經濟模式應用需求,在節約型社會構建中應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資源綜合利用、社會消費引導、節約型生活方式推廣、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先進技術運用,滿足資源高效利用及循環利用目的,促進我國節約型社會的構建。根據我國資源現狀及問題,在節約型社會構建及循環經濟模式發展中應明確工作重點。以能源節約技術推廣應用、節約用水技術推廣語宣傳、資源節約理念樹立、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為重點,科學制定節約型發展方向與內容。通過對各行業企業的宣傳、政策引導、技術推廣等工作的開展,使企業樂于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推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在工業園區建設中,以循環經濟發展為中心合理配置園區企業功能,滿足能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需求。
1.4以循環經濟為基礎,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根本。通過“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滿足資源循環式利用需求。針對生產領域資源使用量大、資源消耗高的特點,加快生產領域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的開展。通過節約初級資源、多種途徑回收利用廢舊資源、單一資源多用途利用等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高資源循環的利用。同時針對生產領域中排放物的特點加以利用,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目標。例如:蔗糖生產后,甘蔗渣、甜菜渣造紙技術的應用、火電廠灰渣制磚技術應用等,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以循環式生產、推動產業化循環式組合發展,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實現全面清潔生產目的,促進我國節約型社會的構建。
2、以國策引導與法規規范,促進節約型社會的構建
針對我國節約型社會構建的需求、針對節約型社會構建的意義,我國應加快國策法規的貫徹落實。以國策引導與法規規范,促進節約型社會的構建。通過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通過目標測任職及評價考核體系的完善,確保我國節約型社會構建基本政策的執行。同時,加快法規的完善與監督,以執法監督為基礎確保各項國策與法規的執行,確保各行業領域中循環經濟技術與節約型技術的應用。針對資源利用現狀,完善資源節約政策體系,以政策傾斜、政策扶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重大項目及示范項目。通過政府投資、資金補助、貸款貼息、政策傾斜等方式,引導社會投資、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在我國現代經濟發展中,資源問題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制約作用。為了改善這一現狀、促進我國環保工作開展,現代經濟發展中應加快節約型技術及循環經濟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宣傳教育、節約意識樹立、政策傾斜等方式,促進循環經濟模式的發展,促進我國節約型社會的構建。
作者:李桂芬單位:吉林省白城市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