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企業與新農村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鄉鎮企業發展中外部環境問題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大的國際環境下的改變也對我國的鄉鎮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涌入國內市場,與所占市場份額并不大的鄉鎮企業爭奪市場資源;國內的經濟政策有所偏重。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對鄉鎮企業的補助與政策性扶助力度很大。但近幾年來,國家的經濟政策出現的明顯的變動,對私營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的重視度加大,而國有企業本身的背景優勢也讓鄉鎮企業的競爭優勢明顯減弱;改革開放初期,鄉鎮企業主要靠政府的資金技術資助而發展的。但是隨著政府的扶持重心的偏移,鄉鎮企業不得不依靠自身的發展和向銀行進行中小額貸款,而我國經濟的發展讓銀行對中小型企業的貸款的渠道變小。因此,這對鄉鎮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小的影響;鄉鎮企業與國企、大中企業的優勢對比十分的不明顯,國企有著國家的支持與雄厚的資金來源,與大中型企業一樣有著優良的地理環境優勢,并且大中型企業有過硬的技術支撐。而鄉鎮企業與之相較而言就缺少地理優勢、資金優勢與技術指導。
由于高技術人才的缺乏和地理位置的限制,鄉鎮企業大多走的是粗放型產業。并且新農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淡薄使很多鄉鎮企業還在起步階段就因為綠色貿易而夭折。因此要真正實現鄉鎮企業的健康發展就需要因地制宜,采取適合新農村發展的產業。對于環境條件好的新農村,要大力發展面向國際化的產業,大力引進國內外的新技術產業,真正實現由農村向新農村的轉化。而對于沒有地理環境優勢的新農村,則要另辟蹊徑,尋找適合本土新農村發展的特色產業。如,地理環境偏僻,但是風景獨好的新農村,可以尋求國家、企業資助或者尋求銀行投資,大力發展旅游業。在發展鄉鎮企業時要運用新思維,采取多元化的實施方式,努力尋求最適合本土發展的產業,這樣才能使鄉鎮企業真正發展成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對新農村建設也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1.鄉鎮工業的發展創新化鄉鎮企業源于農村,服務農村,致富農村。在建設中國特色的新農村工業化時,應遵循三農化,效益高效化,信息即時化,和諧綠色化。在發展工業的同時結構的創新、產業的合理配置、管理理念的先進性、服務意識等。在生產時,致力于技術的創新改造,技術的創新應用。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并消化吸收,創造具備當地特色的技術。在對企業員工的管理機制中,應注重人才的培養、人才的去留問題,制定人性化的薪酬福利制度,為鄉鎮培養各類新型人才。
2.鄉鎮企業的融資多向化鄉鎮企業往往規模都不大,自身資金有限,因此發展的速度及規模也有限。如何解決資金不足成為首要問題。在行政方面,應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努力改善融資環境,并及時取締亂收費現象。在企業方面,應拓寬融資渠道,可以采用包括技術融資、設備融資、資金融資、勞動力融資的多樣化融資模式,積極尋求融資。同時,努力發展龍頭企業,應以點帶面,積極引導各企業的發展。特別注意的是,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發展迅猛的社會,應從環境、人員等方面多鼓勵、扶持高科技入鄉的發展。
3.鄉鎮企業產業集群化企業的發展,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周圍的環境。在努力發展鄉鎮企業的同時,如何保護環境也是噬待解決的問題。在規劃企業發展地區的時候,應該重點規劃企業發展集群,通過合理利用環境及地理資源,集中治理、系統防治,同時集中處理環境污染問題,堅決施行先立法后工作,先預防的環境保護措施,使企業規模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三、結語
要發展新農村的前提條件是要發展經濟,鄉鎮企業作為新農村發展經濟的重要途徑,需要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的探索去實現。這樣有了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鄉鎮企業,才能與新農村的發展相輔相成、共同促進。
作者:曹鈺單位:山東省梁山縣拳鋪鎮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