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立財政支持村鎮銀行發展的機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我市村鎮銀行發展成效逐步顯現
(一)企業規模逐步增強
自2008年我市第一家村鎮銀行薊縣村鎮銀行成立以來,目前已成立7家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金達到20億元,實現利潤由2008年虧損231萬元增長到2012年盈利1.55億元,累計納稅總額0.61億元,享受涉稅補助資金0.04億元。同時,財政通過給予村鎮銀行增資補助,推動其完成增資調整股權結構,提升了資產規模和質量,增強了盈利能力。
(二)涉農信貸逐步增加
在定向費用補貼政策的引導下,我市村鎮銀行涉農信貸規模逐年增長,有效解決了三農領域的資金瓶頸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市村鎮銀行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00億元,其中2012年發放涉農貸款45.61億元,同比增長40%;貸款平均余額32.63億元,同比增長55%,獲得財政獎勵資金0.65億元,財政資金帶動涉農增量貸款比例為1:27.8,發揮了顯著的杠桿效應和政策引導效果。北辰村鎮銀行累計發放涉農貸款34億元,信貸規模由2009年的2.2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5.53億元。薊縣村鎮銀行累計發放涉農貸款9.13億元,信貸規模由2009年的1.56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3.54億元。
(三)服務功能逐步完善
財政通過實施貸款增量獎勵政策,引導其加大對農村小微企業信貸規模,有效緩解了農村金融服務需求,彌補了農村地區金融主體缺位和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薊縣村鎮銀行通過小額農戶貸款、農機按揭貸款和合作養殖貸款,為農戶和農村小微企業解決貸款難、融資難問題,受益農戶達115戶,建設農業大棚1000余座,帶動農戶增產增收。靜海新華村鎮銀行為縣域內涉農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農戶發放貸款1.82億元,其中審批授信農業專業合作社養雞、養羊、養魚、蔬菜大棚種植和菜籃子工程貸款40余筆,涉及金額3600萬元。
(四)金融產品逐步創新
村鎮銀行坐落在縣域內、鄉鎮或行政區域內,能較好地掌握當地農村、農戶、農業小微企業的信息,并且擁有一級法人機構的貸款審批權,辦理手續簡便等優勢。在此情況下,村鎮銀行針對農戶、農業小微企業資金需求量小、頻率高、時間緊的特點,為農村地區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差異化的金融服務。華明村鎮銀行積極擴大小額信用貸款范圍和受益人群,針對不同的客戶設計了社區居民股金質押貸款、社區居民信用共同體等5大系列30多個金融產品,基本涵蓋了所有農戶、農民、社區小微企業的需求。津南村鎮銀行打破資產抵押的限制,開發設計了快易貸、農耕寶、農豐寶等十二項金融產品,為農戶和農村小微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貸款服務。靜海縣新華村鎮銀行推出“聯戶保”企業貸款產品,為同一鄉鎮8家農村小微企業組建聯保,授信總額達7200萬元。
(一)適度放寬和延長現行政策,保障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
將上述政策執行期限適度延長,增強村鎮銀行發展的可持續性。同時,為進一步支持新設立村鎮銀行發展,充分發揮財政促進農村金融支農的引導作用,針對貸款增量獎勵政策,可對2012年以后新設立的村鎮銀行不設增量考核基數,設立年度按其當年年末貸款余額直接給予財政獎勵。
(二)對設立分支機構給予補助,實現農村金融網點全覆蓋
為提高農村金融網點覆蓋面,鼓勵和支持我市村鎮銀行在所在區縣示范小城鎮設立分支機構,考慮到目前村鎮銀行新設立分支機構發生的辦公用房租賃費、裝修費、專用設備購置費等開辦費用較高,可對村鎮銀行新設立的分支機構,給予適當的一次性財政補助,緩解其因開辦費用支出所造成的運營壓力,使其有更多資金用于業務經營。
(三)鼓勵農民參與農村金融活動,提高村鎮銀行民營化比例
考慮到我市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很多農民成為擁有股金、薪金、租金、保障金的“四金”農民,農民參與金融活動的需求十分旺盛。為發揮金融資源和當地資源相結合的優勢,使農民廣泛參與金融活動,為農村大量閑置資金找到長期可靠的投資渠道,盤活農村經濟資源,在遵循村鎮銀行市場化經營的基本原則下,可對農民投入村鎮銀行的股本所得,按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給予部分或全額獎勵。
(四)對部分業務實施專項補貼,提升村鎮銀行專業化水平
可對村鎮銀行加入銀聯系統、支付結算系統所發生的系統維護、ATM布點等成本費用實行專項補貼,使村鎮銀行能夠提供結算、匯兌及咨詢評估、理財等全方位、高效率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作者:郭寧單位:天津市財政局金融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