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炭上市企業財務風險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缺乏明確的財務風險管控目標在我省10家煤炭上市公司中,均有較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及較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絕大多數企業沒有設立明確的財務風險管理目標。企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業的資本運營上面,忽視了對其財務風險的防范。對財務風險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清醒的認識,對一些潛在的風險沒有充分的預測和估計,對風險信息收集整理不夠重視。
(二)融資渠道單一,負債比率偏高從表1不難看出,我省煤炭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靠負債方式籌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銀行貸款融資,融資渠道單一。例如,山煤國際、永泰能源等公司其負債比率達到了70%以上,1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負債比率已達到60.2%。從融資方角度看,偏高的資產負債率可能會削弱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而誘發其財務風險。
(三)自有資金投資收益水平偏低,固定資產投資比例過高從表2可以發現,我省煤炭上市公司的自有資金投資收益水平在所屬行業領域當中處于中等偏下水平,與另外兩個煤炭大省———內蒙古和陜西相比無任何優勢可言。據《山西統計年鑒2013》統計,2011—2013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分別為8.72%、9.03%和11.27%,投資比重逐年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回收期長、收益性滯后的特點是企業財務風險的誘因之一。
(四)股利分配形式以現金分紅為主2000年底,中國證監會為規范上市公司的配股行為提出將現金分紅作為上市公司再籌資的必備條件,很多上市公司為了取得配股資格開始對投資者派現[2]。從表3可以看出,2011—2013年采取現金分紅的公司比重平均達到78%,采取股票股利和公積金轉增股本的公司比重只有6.7%和15.3%??梢?,現金分紅是我省煤炭上市公司近年來的主要分配方式。
二、煤炭上市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風險管控意識淡薄煤炭產業是我省的傳統支柱產業,在計劃經濟時代,煤炭企業的生產運營完全根據國家計劃執行,無法體現市場競爭的殘酷和激烈,至于“財務風險控制”更是聞所未聞,以至于企業雖然經歷了戰略性的兼并和重組,但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仍然無法對財務風險引起足夠的重視。我省煤炭上市企業普遍建立了適應企業自身特點的財務管理系統,但是這些系統一般都缺乏對財務管理環境的自適應性,財務管理系統的核心要素,如財務風險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環節、內部控制體制等本身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大打折扣,容易誘發財務風險。
(二)股權結構制約,對銀行資金的慣性依賴通常情況下控股股東出于控股權的考慮,他們一般會傾向于債務融資,特別是銀行借款融資。因為債權人無權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股東的控制地位得到保護。在委托機制下,股東與經理人的目標相背離,經營者為了實現自身的目標在籌資決策中對銀行借款也情有獨鐘,當全部資本利潤率超過借入資金利潤率時,剩余收益將由股東和經營者共同享有。從銀行角度而言,除了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息收益外,還可以監督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久而久之這種習慣性的銀行借款會逐步弱化煤炭企業的籌資能力,從而加大財務風險。
(三)投資決策受主觀意識影響較大,缺乏可行性分析論證受煤炭資源整合的戰略性影響,我省原先基礎比較好的一些大中型煤炭企業為了能在整合后的新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紛紛擴大自身的產業鏈。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從自身的實際財務狀況出發,違背了企業擴大再生產的規律,在沒有明確的把握投資方向,沒有充分的進行項目可行性論證和科學預算的前提下,隨意上馬新的投資項目,且大多是一些投資回收期較長,投資效益滯后的長期投資,由此導致投資的失敗和資金的嚴重損失,使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劇。
(四)股利分配受金融政策及控股股東影響大在我省10家煤炭上市公司中,國有股占絕對控股地位的有6家,諸如大同煤業、陽泉煤業等。國有股股東對現金股利的偏好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決定了煤炭上市企業在進行股利政策的制定時受其影響巨大。加之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股利派發形式的政策法規限制以及股東對現金股利的渴望,同時,發放現金股利還是降低成本、接受市場監督的有效方法,使得煤炭上市企業在進行股利分配時大量采用現金分紅為主的形式。
三、煤炭上市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以人為本”的財務風險管理目標在物本經濟導向下,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而在人本經濟時代,企業被認為是利益相關者的契約集合,各利益相關者都向企業投入自身的資源并要求獲得相應的產權收益。因此,煤炭企業管理者在制定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目標時,要將所有者、企業職工、政府部門、債權人以及銷售商和供應商等一切與企業利益相關的物本主體和人本主體的投資訴求考慮在內。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是企業價值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財務風險管控目標必須有助于煤炭企業總體理財目標的實現。其次,該目標應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具有較強的自適應性。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煤炭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目標是基于不同理財環境下,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利益相關者最大化。
(二)從利益相關者角度出發,拓寬融資渠道首先,應通過強化經營者的監管與約束及適當分散股權來實現。權利主體與執行主體相互分離且各行其職,企業在選擇籌資方式時就可能做出更恰當的決策。其次,允許職工、管理人員、債權人、供應商等相關利益者,在滿足一定條件下自愿購買企業發行的兼具債權性質和股權性質的虛擬證券。該證券的最大特點就是持有者可在享受一定比例的固定收益基礎上還可以以企業年度經營業績為標準享受額外的利潤分紅。同時,最大可能的把企業的供應商和分銷商作為企業融資決策的重要參與主體,他們對市場的了解可以為企業節約很多的籌資成本,使企業的融資決策更加理性和科學。
(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實施人力資本投資戰略從公司治理角度提升煤炭企業投資效益的重要途徑,是實行董事會集體決策制。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個人因素對企業投資決策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全體董事的判斷力和創造力,提高決策的正確率。同時,要強化以利益相關者為構建基礎的監事會職能,使公司的投資決策接受其實質性的監督。實施人力資本投資戰略不僅能夠加強員工的安全生產防范意識,而且能夠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管理者在思想上要把人力資本當成一種地位崇高的資源,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價值增值的作用。從人力資本的引進、投入、更新、激勵等方面構建煤炭企業人力資本的管理體制。人力資本投資與物力資本投資同樣存在投資風險的問題,管理者應始終牢固樹立投資風險意識,通過相關防范措施把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將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企業的不同時期采取適宜的股利政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從根本上滿足企業利益相關者的投資訴求進而形成不同股東之間的利益制衡關系,是解決目前我省煤炭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現狀的根本措施。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我省煤炭上市公司已基本處于成長期和成熟期。處于成長期的企業投資機會和投資需求旺盛,但現金流量不穩定,所以不適宜采取大量現金股利的分配政策。處于成熟期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滿足投資者對企業的期望回報,這個時期可以適當地采用現金股利政策。
作者:耿振單位:山西大學商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