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金流量表的企業財務風險識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基于現金流量表,從現金流量的構成和現金流量的比率雙角度識別財務風險,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預防提出建議,為企業財務決策起到指導作用,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關鍵詞:
現金流量;財務風險;風險識別
1現金流量表在識別財務風險中的必要性
現金流量是企業存在的根本,其重要性無可厚非。以往,多數人認為現金流量表的編制過于繁瑣且實際效用甚微,是以淡化了對現金流量表重要性的認知。在過往的實踐中,不斷出現這種事例,企業明明處于盈利狀態卻破產,究其原因是其現金流的不足。由此,人們才逐漸認識到,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編制的現金流量表,在財務風險分析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財務風險對每個企業來說都是客觀存在的。在生產經營中,要完全消除財務風險幾乎是不可能,企業只能采取一定措施把財務風險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所以識別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財務風險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
2從現金流量構成識別財務分險
企業風險管理的根據是企業的現金流量,而現金流量通過現金流量表反映出來。一方面,企業的現金流量表可以全面并且及時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的運行狀況;另一方面,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的基礎是收付實現制,而不是權責發生制,這樣有利于企業對數據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分析,為企業財務風險識別、防范提供可靠依據。從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集資活動現金流量來分析,企業處于不同生命周期時,企業通常都具有典型的現金流量結構,如表1。
3從現金流量比率角度識別財務風險
本文主要利用結構分析,即利用現金流量表內的信息,以及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信息進行分析,由于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是企業進行其他活動(如償債、投資等)的主要來源,所以本文主要用經營現金流量凈額來揭示關于公司財務和經營狀況的信息。
3.1償債能力風險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旦經營活動產生的資金不足時,經常通過舉債的方式滿足自身生產經營。但是有能力償還債務是負債經營的前提,如果企業到期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可能只有通過再一次舉債,如此循環,企業生產經營就會陷入困境,以致危及到企業的生存。因此,對企業投資者來說,通過對現金流量進行分析,可測定企業的償債能力,有利于其做出決策;對債權人來說,償債能力的強弱是他們做出貸款決策的基本依據和決定性條件。而用現金流量和債務進行比較,可以較好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構成了企業的償債能力。償債能力指標是企業利益相關人最關心的財務指標之一。因為,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高低與償債能力的大小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償債能力指標是判斷企業是否有財務風險的重要依據。通過以下兩個指標的計算分析某公司的短期以及長期償債能力,進而揭示該公司財務風險的大小。
3.1.1經營現金比率。其公式為:經營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100%。該比率反映出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可以彌補流動負債的程度。該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財務彈性越好、償債能力越強,通常認為,運作比較好的公司其現金流量比率應大于40%。不同行業由于其經營性質的不同(服務型、生產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的差別較大,因此行業性質不同的企業該比率的變化較大。
3.1.2現金債務總額比,其公式: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期末負債總額×100%。該比率反映出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可以用來彌補長期負債的程度,這一比率越高越好,即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就越強,企業破產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說明償還債務的能力很差,進一步企業破產的可能性越大。但是,該指標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標過大表明企業流動資金利用不充分,獲利能力不強。該指標用來衡量企業承擔長期債務的能力,是評估企業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它也是預測企業破產的可靠指標。
3.2支付能力風險支付能力是現金用來償還債務后,剩下的現金來支付公司的其他各項開支,比如現金股利,工資等。主要是對企業當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各項支出的現金進行比較,剩余越多,支付能力就越強,支付能力風險就越小。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只有償還本期債務后,才能用于投資等活動。進一步解釋,公司的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為正數,說明企業本期的現金與現金等價物都增加了,企業的支付能力較強;反之,則較差,財務狀況惡化。但也必須注意,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現金的收益性較差,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太大,則企業現在的生產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現有的資金,使資金過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較低的項目上,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獲利能力。企業如果沒有支付能力,拖欠職工工資,拖欠貸款等,不僅會造成員工隊伍不穩定,生產經營不正常,而且會影響到投資者對企業投資信心,形成支付上的風險。
3.2.1每股營業現金流量,其公式為:每股營業現金流量=經營現金凈流量/股本總額×100%,該比率為正數且越大越好,則企業派發現金紅利的期望就越大,如果為負值,則企業承擔一定的派發紅利的壓力。
3.2.2現金支付股利能力比率,其公式為:現金支付股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現金股利,現金支付股利能力比率可以反映一個公司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支付當前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證明企業支付能力越強,反之,則會形成支付風險。
3.2.3綜合支付能力,其公式為:綜合支付能力=(本期經營活動取得的現金收入-經營活動的各項支出)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投資活動取得的現金收入-經營活動的各項支出-償還債務的現金支出,若該指標大于零,說明企業當期經營活動的現金收入和投資活動取得的現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債務和日常經營活動支出,可以有一部分余額用于投資和分派股利,反之則無法用于投資活動和分派股利。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得不到扭轉,則說明企業面臨支付風險。
4結論
本文淺析了現金流量表在識別財務風險中的必要性,通過結構分析對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進行了總的財務狀況分析,同時運用各項指標對企業償債能力風險、支付能力風險,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了初步評價。基于現金流量表對企業的財務風險分析方法有很多種,本文主要是側重于對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和部分指標分析。指標分析不夠充分,要更多地學者不斷地發展、完善現金流量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
參考文獻
[1]劉文琦,毛一峰.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方法研究[J].企業經濟,2011,1:153-155.
[2]劉雷.基于現金流量角度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1).
[3]褚建坤,劉興,楊榮琴.試論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8)
作者:楊麗娜 包紅霏 孫玉娟 單位: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