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能源消費的產業結構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文獻綜述
史丹[1]論證了在我國能源彈性系數的局限性,以及利用回歸分析驗證了各部門不同能源消費變動和增長速率對能源消費的影響。史丹等[2]得出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工業化發展迅猛,但能源消費強度并沒有出現大幅度上升。曾波等[3]得出高能耗的第二產業拉動了我國經濟增長,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第二產業能耗量排在首位。李相鋒[4]、姚景源[5]得出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與經濟結構呈正相關,經濟發展模式屬于高能源消耗型。周江等[6]運用面板數據模型,得出在我國工業對能源消費結構的影響最大。我國眾多學者在能源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關系領域進行了諸多研究,但是并沒有找出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哪個部門所需何種能源消費需求量增幅較大,繼而優先發展哪種能源的基礎設施建設。本文將能源分為煤炭、成品油、電力進行考量,從第一產業、工業、建筑業以及第三產業來研究產業結構,本文將采用矩陣分析方法進行實證研究,以及論證產業結構對能源消費的影響,并給出相應建議和對策。
2矩陣分析方法實證分析
從分析能源消費的內部來說,煤炭消費以能源消費總量的66%位居第一,成品油以能源消費總量的18.4%位居第二,電力以能源消費總量的10%位居第三,以上三種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94.4%。綜上所述,這三種能源的消費增長速度來表示能源消費是可行的。
從產業方面來說,由于各個產業的能源消費種類不同,而且各產業部門不同能源消費的增長速度也是有區別的。因此各產業部門的能源消費狀況用結構積的方式來表示也是可行的。用E代表能源消費增長的結構積,V代表各個產業產值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的矩陣,D表示各產業部門年平均一種能源消費的增長速度矩陣。用矩陣公式表示為:產業的能源消費結構積=產業能源消費增長率×產業產值增長率通過綜合分析第一產業、工業、建筑業、第三產業的能源消費,建筑業的能源綜合結構積以5186.781997位于首位,位于第二位的第三產業的能源綜合結構積以4720.754426略低于第二產業,工業能源綜合結構積以3570.898706位于第三位,第一產業能源綜合結構積以2467.776049位于第四位。換言之,能源消費的大戶是建筑業,而傳統的第一產業對于能源消費的訴求則不那么強烈。更進一步研究產業內部的能源消費情況,不難發現建筑業以及第三產業內部電力的結構積很大,成品油的結構積次之,但遠高于煤炭。略遜于建筑業和第三產業,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起主導作用的工業也具有較大的電力結構積。
再看其他幾種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石油,第三產業以及建筑業顯然比工業更易受到其影響,而煤炭能源消費的控制對于工業的影響要遠大于對其他三個產業的影響。總的來看,除了相對穩定的第一產業,其他生產部門顯然與能源結構干涉甚深。改動矩陣,將第一產業、工業、建筑業以及第三產業合并,得出表1,即2001-2013年不同能源的結構積。由不同能源消費結構積對比可以看到,矩陣結構積最高的為電力能源,代表成品油的矩陣結構積位于第二,這表明,在2001-2013年間,我國消費增長速度最快的是電力能源,其次是成品油,而且電力消費增長的速度遠遠高于成品油。
3政策建議
第一,要注意產業結構的調整對能源需求,生產計劃的反作用。對于日新月異的國民經濟結構,相關部門應充分考慮不同行業的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發展計劃。第二,有鑒于電力需求和第三產業的正比關系,政府和電力生產企業應有充分的認識,而不應因個別年份電力需求的降低而減少電力建設的投資,以免阻礙后期國民經濟的發展。
作者:高秀革單位:河北大學經濟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