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制造業與服務業產業集群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正處于供給側改革和經濟轉型時期,這就使得我國制造業尤其是傳統的制造業發展放緩,而協調好制造業與服務業的平衡發展,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深度融合是加快經濟轉型和深化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所在。本文選取鄭州市2002-2017年的數據作為樣本,并分區域分析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聯度。評價探究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系,進而尋求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集群建設模式,促進鄭州經濟順利平穩轉型。
關鍵詞:制造業;服務業;集群建設;關聯
一、理論概念及研究方法
因產業集群有多種類別,分析集群建設應該采用不同方法。在本文中,采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理論探討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鄭州制造業和服務業產業集群建設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目前,制造業仍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也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根據國內外學者研究,大多數認為制造業可以認定為第二產業。由于不同國家地區,不同學者對服務業的準確定義不能達成共識,因此,本文采用國家統計局指標,即服務業限定為第三產業。產業集群實質上就是與產業發展相關的各種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形成協同定位并獲取競爭優勢的產業,即各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因此,本文在研究制造業與服務業產業集群建設時,運用了這兩大產業的關聯度進行評價。
二、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聯度
為了構建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集群建設模式,我們運用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聯度進行分析,選取鄭州2002-2017年鄭州市統計局的相關數據,分析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聯系數變化。如前所述,制造業是整個第二產業的重要構成部分,第三產業即為服務業,因此,這里使用第二產業代替制造業,第三產業代替服務業。從生產總值角度分析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聯度由圖1可以看出,鄭州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均符合指數增長模式,2002年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線差不大,在2003-2015年第二產業生產總值高于第三產業,其中2007-2013年差距較大。2016-2017年第三產業超越第二產業。
(二)從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分析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聯度由圖2可以看出,整體來看,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比第二產業增長速度快,從2012年起,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第二產業即制造業的增長速度。在2002-2012年這十年期間,第二、第三產業整體處于增長狀態,但由于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該年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明顯下降。通過上面的分析發現,2012年以后,第三產業增長速度加快,在2015年以后,第三產業的生產總值高于第二產業,因此,我們分階段考察鄭州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相關度。由表1可知,鄭州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生產總值絕對值相關度較高,達到0.9以上,其中,2002-2011年,生產總值絕對值相關度是0.9984,增長速度相關度是0.4289,2012-2017年相關系數是0.9839,增長速度相關度是-0.1040,可得出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絕對值相關度較高,增長速度相關度較低。自我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經濟始終保持著平穩較快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增加值均呈現出較快增長態勢,因而就產業生產總值而言,表現出很高的相關性。對于增長速度相關度,由于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不斷放緩,而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不斷增加,因此,增長速度相關度相對較弱,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增長速度短時間內的相關度還會比較低。
三、分區域分析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關聯度
根據鄭州2017年的經濟發展現狀,運用鄭州各大區域的統計數據分析鄭州2017年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聯度。總體看2017年鄭州市的經濟發展是平穩健康的,生產總值達到9130.2億元,比上年增長8.2%。分別看第二產業即制造業的增長速度放緩,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增長速度相較以前,有所增長。從表2可知,從總量角度看,航空港區第二產業即制造業的總量達525億元,排名第一。從增速角度看,鄭東新區增長最快,增長速度達27.2%。從二產占比分析發現,航空港區占比最高,有9各地區比重超過平均水平,從高到低依次為:航空港區、經開區、鞏義市、滎陽市、上街區、登封市、高新區、新密市和新鄭市。這說明鄭州地區大部分縣市區的經濟增長還是靠第二產業即制造業拉動。由表3可知,從總量角度分析,金水區的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總量達到1073.9億元,位居第一。從增速角度分析,航空港區作為河南的“三大國家戰略”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增速達16%,位居第一。從三產比重分析發現,鄭東新區作為鄭州的后起之秀,三產比重達90.1%,位居第一。通過表2,表3可知,第三產業占比超過50%的區域有7個,而第二產業占比超過50%的區域有9個,說明目前鄭州各區域制造業與服務業均處于較高水平,但服務業略遜于制造業。同時,我國目前受制于經濟轉型的下行壓力和供給側改革去庫存去產能的制約,傳統制造業發展緩慢,因此,未來應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優質產業轉型,加大與服務業產業鏈的延伸和協作,通過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產業集群建設,推動鄭州市產業間的相互關聯,相互驅動,達到合作共贏。
四、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產業集群建設的模式及推進政策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和供給測改革的關鍵時期,制造業與服務業正逐步邁入互補共生的階段。而鄭州做過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布局,各區域在資源、人口、交通和環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鄭州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產業關聯發展情況也有差異,因此,應結合各區域的實際狀況,采取不同的發展模式,對于制造業與服務業發展較高的區域采取互惠互利政策促進兩大產業共同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欠發達地區應注重兩大產業互動,促進兩大產業整體高速發展。
(一)產業交融型:強化區域間合作產業交融型模式是指產業之間相互依賴、共同發展的關系,即很難準確劃分產品的核心價值是制造業產出的產品實體還是服務業提供的服務功能。以新密、鞏義為代表的服務業與制造業產業交融型關聯發展城市,制造業與服務業發展程度相當,均處于中上等地位,制造業與服務業產業集群建設模式應加大高端制造業,提升優質服務業,讓其共同高速發展。一是加大發展服務業,優化服務業結構。提升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現代物流業、文化體育旅游業和健康養老服務業,大力培育中介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推進服務業的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二是加快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創新投入力度,加快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布局,探索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二)協同共生型:加快服務經濟轉變協同共生型模式是指制造業與服務業以共享資源、互動共贏的方式將影響力擴大,提升產業協同優勢。以航空港區、經開區為代表的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共生型關聯發展地區,制造業高度發達,產業結構正逐步轉向服務經濟為主。應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重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是完善生活服務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服務業,擴大服務業在產業間的比重,構建并完善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等養老服務體系,推進產業健康平穩轉型發展,優化升級供給結構。二是大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應從財稅、信貸、土地和價格等政策體系作為切入點,運用好作為河南“三大國家戰略”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壯大航空服務產業,構建開放、協作、高效的研發平臺,形成有效的創新激勵機制,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大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三)平行轉移型:促進產業協作共贏平行轉移型模式在社會分工更加專業的背景下,通過上下游資源的流通將制造業與服務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延伸兩大產業鏈范圍,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以高新區、登封市為代表的制造業與服務業平行轉移型模式,雖然兩地的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并不低,但兩大產業間的關聯程度相對較弱,因此,應加大兩大產業間的相互合作,提升上下游資源在兩大產業間的流通。一是積極推進公共服務配套。加大道路、通訊、教育、文化等社會基礎設施的投入,強化配套設施,為吸引投資,促進服務業和高質量制造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硬件設施。二是壯大優勢產業。突出發展壯大優勢產業,打造關聯產業,實施“擴大總量、聚集發展、接納轉移、配套發展、開發改造、創新發展”戰略,進一步增強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聯驅動,實現產業間的聯動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偉,蓋文啟.從區域創新環境視角看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力[J].北京社會科學,2003,(2)
[2]江小捐,李輝.服務業與中國經濟:相關性和加快發展的潛力[J].經濟研究,2004,(1)
[3]王曉玉.國外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研究評述[J].當代財經,2006,(3)
作者:景魏娟 單位:河南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