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服務貿易轉移理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服務貿易比重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為貿易強國的重要標志。它與一國的服務業發展水平存在著密切的依賴關系。一般而言,一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可用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來衡量。據有關資料統計,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60%—70%,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45%—55%,而我國在2005年這一比重僅為39%。不僅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而且還長期低于發展中國的平均水平。新疆作為我國的一個省,一直以來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重點扶貧的省區之一,這一比例又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05年,新疆的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只有36.3%,而且服務貿易發展很不平衡,大都以勞動密集型服務貿易為主,而技術、資本密集型的服務貿易所占比重較低。對此,我們要積極抓住國際服務業加快轉移的重要機遇,并應用服務貿易的構成與發展的有關理論,對新疆的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進行推理分析,從而探討新疆服務貿易發展的戰略重點,為今后更快更好地發展新疆服務貿易指明道路。
一、服務業的分類
任何一個經濟體系都包括商品和服務兩個部分,如何對商品和服務進行分類成為困擾經濟學界的難題。1975年,兩位美國經濟學家根據聯合國產業分類標準對商品和服務產業進行了分類。他們認為一個除去公共服務的經濟體系所提供的服務共有三種,一是消費者最終服務,即消費者在市場上購買的,滿足其最終需求的服務;二是生產者中間服務,即生產者在市場上購買的,被企業用作生產商品或其他服務的中間服務;三是分配服務,即消費者和生產者為了獲得商品和銷售商品而購買的服務。在上述的服務分類中,消費者最終服務是服務業的最基礎、最原始部門,它的發生與發展取決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對消費的需求程度。生產者中間服務則依賴于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和生產分工程度。嚴格意義上說,分配服務不是一個獨立的服務領域,因為可以將其中消費者獲得商品和生產者提供商品的服務分別劃歸消費者和生產者服務范疇,所以可以認為,將服務業分為消費性和生產性服務業兩大類具有一定的科學含義
二、從服務貿易轉移理論來看新疆服務貿易發展趨勢
隨著服務業日益成為產業進步的標志,服務貿易增長速度超過商品貿易的增長,西方理論界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關注服務貿易領域的研究。在此筆者想通過目前國際上關于服務貿易形成和發展的有關理論,來表明新疆發展服務貿易趨勢。
(一)梯度推移理論與新疆服務貿易發展
梯度推移理論是指在一個大區域范圍內,由于地理環境、發展條件、自然資源、歷史基礎等原因,社會與經濟技術的發展在區際之間總是不平衡的,客觀上存在著經濟技術梯度。當然,有梯度就必然會有空間的梯度推移,使生產力從高梯度發達地區向低梯度落后地區轉移,從而逐步縮小地區間差距,實現一國的經濟分布的相對均衡。從一個國家或區域內部來說,生產力水平的高低不僅體現在物質產品生產能力上,也體現在服務產品的生產和服務業發展水平上。如在生產力水平上,我國的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從東部到西部呈現遞減的階梯層次,與之相對應的是物質產品和服務產品生產力水平上的差異,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也呈現遞減的階梯水平。另外,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了服務業的分工深度。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農業自然經濟條件下,消費性服務業強烈地依賴著農業生產活動而存在。新疆作為生產力水平較低的以農業為主的西部省份之一,消費性服務業在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將成為新疆發展服務業的主流。
(二)產業結構變遷理論與新疆服務貿易發展
從產業結構變遷理論分析,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于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一方面,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所表現出來的產業結構的狀況不同;另一方面,產業結構的轉變,特別是在非均衡的條件下,能夠加速經濟的增長。由于各部門在相同投入的條件下,收益情況存在差異,因此,勞動力和資本從生產率低的部門向生產率高的部門流動,從而加速經濟的增長(H….錢納德的理論)。由于經濟水平及人均收入的不平衡,導致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其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而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其企業生產成本的下降。根據產業結構變遷理論及消費性和生產性服務的分類法說,對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來說,勞動力和資本開始向生產率更高的生產部門轉移,其制造業開始向外圍城市(即勞動力、生產資料成本低的城市)轉移,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則成為本地區新的增長點。這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新疆來說,將成為發達省市為追求低成本將制造業向外圍轉移的目標地。隨著這種垂直型生產專業化分工的深入所引起的制造業轉移,也為新疆提供了參與服務業生產分工的機遇,為發展新疆服務業水平的提升創造了條件。對新疆來說,國內服務業轉移的第一種方式也是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一種主要方式就是制造業中的加工貿易,第
二、三種方式則相當于FDI。因此,新疆今后在發展加工服務業及服務貿易方面,具有廣擴的前景。
(三)配弟-克拉克定理與新疆服務貿易
所謂配弟-克拉克定理,是指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力構成逐漸由第一產業占優勢而逐級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占優勢的方向發展,具體來說,農業勞動力急劇下降,從事制造業的勞動力比重與經濟增長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時便穩定下來,而服務業的勞動力比重則不斷增長。這主要是因為:
1、從勞動力需求來看,隨著收入的提高,人們消費的服務產品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因為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們的欲望是無限的,基本的物質需求(即居民用于吃、穿等基本生活支出費用)滿足后,就轉而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這往往由服務產品來滿足,如影視娛樂、教育、心理咨詢、旅游、通信和耐用消費品等。而且,相對于物質產品的有限性來說,人們對于服務產品的需求則是無限的。因而對服務業的勞動力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2、從勞動力供給來看,一方面,隨著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機器代替人工,從而貨物產品的生產所需的勞動力將會越來越少。相對服務業,便會獲得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另一方面,由于服務業是人力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其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往往要快于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加之人們對物品消費的有限性和對服務消費的無限性,必然會倒致制造業的勞動力過剩,其結果使這些過剩的勞動力會更多地向服務業轉移。
新疆雖然近年來總的來說,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南疆一些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還很落后,人們的基本物質需要,還未得到全面滿足,貧富差異較顯突出,因此,新疆與內地發達省市相比,在同期內對服務產品的需求遠不及內地發達省市,按照配弟-克拉克定理,對新疆服務業及服務貿易,尤其是對生產性服務業及服務貿易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三、結論
從上述三方面的理論來分析新疆發展服務業及服務貿易狀況,可得出新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從總體來看,發展服務業及服務貿易速度及深度受到了許多不利影響,與發達省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從服務產業分類來看,新疆發展消費性服務,特別的發展加工服務業和加工貿易具有很大的潛力。對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目前還尚處在比較劣勢的地位。在現實中,如何有效地發揮消費性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潛力,尤其是加工服務業和加工服務貿易潛力和優勢,使之帶動新疆經濟的快速發展亟待進一步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切實可現的實施方案。雖然目前新疆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還存在著許多不利因素,但只要消費性服務業能夠有效快速的發展,以此更快、更好地帶動新疆經濟的發展,想必一定會推動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