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品檢驗管理的國際貿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商品質量分析
(一)玩具抽查玩具產品52批次,均為出口產品,涉及檢測項目有:我國國家標準檢測項目、歐盟標準檢測項目、美國標準檢測項目、電玩具標準、鄰苯二甲酸酯含量、鎘含量、偶氮染料、游離水解甲醛,共檢出不合格批次11批次,不合格率為21.2%。其中:機電輕紡處抽查塑膠玩具來自4家生產企業共4批,抽查玩具原料(油漆)來自6家生產企業共26批,檢測結果均合格。市場處共對22個批次的市場采購出口玩具實施抽樣,其中檢出11個批次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為50%。;涉及31項檢測項目中不合格的有11項,項目不合格率為35.48%。從抽樣檢測的結果來看,玩具生產企業出口產品質量較穩定,全年未檢出不合格。但市場采購出口玩具產品質量狀況堪憂,不合格率高達50%,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玩具物理和機械性能、標識和警告說明等方面。如年齡警告圖標缺失、包裝袋厚度不符、小零件、繩索安全性問題等,主要原因是部分市場采購玩具的生產企業并未按照進口國標準進行生產和質量控制,或者采購商不熟悉進口國標準直接購買國內玩具出口導致不合格檢出。
(二)食品進出口食品抽樣43個,其中出口產品11批,進口產品32批,檢測項目包括各進出口食品標準要求的微生物、重金屬、塑化劑、食品添加劑、農殘、理化指標等項目,共檢出不合格批次5批,不合格率為11.6%。其中:完成進口食品抽樣監控32批,覆蓋酒類、橄欖油、咖啡豆等食品,檢測項目184項,檢出不合格批次5批;完成出口食品抽樣監控11批,覆蓋大米蛋白及其原料、火腿及其原料、紅曲粉等產品,檢測項目34項,檢測結果均為合格。根據監控檢測結果,出口食品品質較穩定,未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不合格主要是酒類類型標注錯誤和檢測出未標示的食品添加劑。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進口商對食品標簽把關不嚴格,未向境外出口商或生產企業詳細核實產品配料,未將中文標簽和原外文標簽仔細核對造成的。
(三)仿真飾品抽查仿真飾品42批次,全部為出口產品,檢測項目包括鉛含量、鎳釋放量、偶氮、甲醛、五氯苯酚、燃燒性能、鄰苯二甲酸酯等,共檢出不合格批次4批,不合格率為9.5%。其中:抽查的仿真飾品來自于13家生產企業,共37批次。經檢測共有2批不合格,不合格原因為鎘含量超標,不合格率5.41%。不合格項目均為總鎘含量超標。市場處共對市場采購出口的15批飾品及其配件實施抽樣,完成檢測項目23項。15個批次的市場采購出口飾品中共有1個批次檢測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為6.67%,;23項行政抽樣檢測中不合格的有1項,不合格原因為鄰苯二甲酸酯含量過高,項目不合格率為4.35%。根據抽樣檢測結果顯示,義烏轄區出口仿真飾品整體質量情況較好,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基本符合進口國標準或國家標準。檢出不合格產品原因是少數生產企業用料較差、工藝落后,產品質量不過硬,特別是在原料質量把關和自檢自控方面的不足,使用劣質原材料導致重金屬、鄰苯二甲酸酯等檢測項目不合格,外貿公司和生產企業需予以關注。
(四)機電產品抽查機電產品34批,其中出口產品28批,進口產品6批,檢測項目主要有標識/說明、防觸電保護、泄漏電流、電氣強度、耐潮濕、接地措施以及耐熱和耐燃等,共檢出不合格19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55.9%。其中:抽查出口機電產品來自于轄區內7家生產企業,共抽檢8批次節能燈產品,不合格批次為0。抽取進口產品來自于義烏市場商位,產品名稱為剃須刀、脫毛器和電動毛發推剪,共6批。檢測項目主要有防觸電保護、泄漏電流、電氣強度、耐潮濕、接地措施以及耐熱和耐燃等項目,不合格批次為0。市場處抽樣檢測機電產品主要是小機電,本年度共對市場采購出口的20批小家電實施抽樣,檢測項目為小家電型式試驗。主要抽樣產品為應急燈/LED燈、直發器、電熨斗、電風扇等。其中不合格數量為19批次,批次不合格率為95%。從抽查結果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穩定,未檢出不合格。市場采購出口小家電產品質量狀況不理想,不合格率高達95%。不合格原因根據類型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標識/說明類不合格,主要表現在缺少銘牌、無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產品型號、警示符號、電源線資料、說明書等必要信息;二是安全保護類不合格,主要表現在防護等級不達標、溫升試驗不合格、缺少應急保護開關、缺少保護電路、電源線橫截面積小于標準值;三是加工制造不合格,主要表現在防護部件與工作部件可拆卸、螺釘螺紋易損壞、手指能穿過保護罩觸及運動部件、導線易脫落、連接頭與螺帽連接不可靠等;四是部分關鍵元器件缺少有效認證證書等。
(五)動植物產品抽樣動植物產品31批,全部為出口產品,檢測項目包括甲醛釋放量、重金屬、黃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微生物、二氧化硫等,未檢出不合格批次。其中:出境竹木草制品抽樣檢測的30個樣品,檢測的20項次甲醛和12項次油漆中重金屬項目檢測均合格,未發現超標樣品,說明通過檢驗監管,出口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共抽樣監控出口飼料1批次,檢測3個重點項目和4個一般項目,均未發現超標的情況。
(六)鞋類鞋類實施抽樣20批,全部為市場采購出口產品,檢測不合格13批,不合格率為65%。檢測不合格產品中,人造革鞋8批,布鞋1批,塑料鞋4批。主要檢測不合格項目為外底防滑性能、耐磨性能、幫底粘合強度、拖涼鞋幫帶拔出力等不符合標準值。經仔細調查發現,不合格鞋類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工藝控制不當、原輔料把關不嚴等現象,導致產品達不到出口標準要求。對外貿企業進行了出口鞋類產品技術法規的宣傳和教育,要求企業驗貨員認真把關,控制出口鞋類質量,督促企業及時對驗貨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鞋類進行退貨處理。
(七)與食品接觸材料抽查與食品接觸材料產品16批,均為出口產品,檢測項目主要有重金屬含量、蒸發殘渣、脫色試驗、高錳酸鉀消耗量、鄰苯二甲酸酯等,共檢出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18.8%。其中:抽查的食品接觸材料產品來自于轄區內8家生產企業,共8批次,其中塑料吸管3批,塑料杯3批,奶瓶2批,根據產品材質及出口國家不同檢測了重金屬含量、蒸發殘渣、脫色試驗等項目,檢測結果均合格。市場處共對市場采購出口的8批含2種以上材質制成的與食品接觸制品實施抽樣,完成檢測項目15項。檢測不合格3批,批次不合格率為37.5%。由于市場采購出口的與食品接觸機電產品基本沒有,故未能按計劃進行抽樣。根據抽樣檢測結果分析,義烏生產企業抽樣的與食品接觸材料產品質量穩定,抽樣檢測均為合格。市場采購出口與食品接觸材料產品不合格率為37.5%,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金屬材質重金屬鉛、鉻、鎳含量超標、脫色試驗結果陽性等。這一方面與部分市場采購出口商和生產企業質量管理松懈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歐盟等國家地區對重金屬遷移量限量要求較高的原因。
二、檢驗檢疫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監控抽樣的實施與計劃差別較大根據統計,實際完成的監控抽樣種類和數量與監控計劃存在較大出入,其原因一是因為法檢目錄調整后,部分調整出目錄產品從8月份后便暫停抽樣;二是進出口實際與計劃差別較大。如市場處計劃對食品接觸類機電產品進行抽樣,但因全年無此類產品出口而不能開展。
(二)部分產品監控項目設置不合理,不合格檢出率較低質量安全監控項目以日常普通項目為主,此類項目一般為產品出口必檢項目或重要項目,因此企業在這些類別上的質量控制較好,使得不合格檢出率較低。而對進口國較為關注或通報量較大的項目涉及不足,使得監控數據不能準確反映產品質量狀況,部分收到多次國外通報產品全年未檢出不合格。
(三)監控計劃設置不合理質量安全監控計劃按照檢測項目進行分類,而未對抽樣批次進行計劃,而檢測結果和報告均按照產品批次出具,這導致統計過程中無法將完成情況與計劃一一對應,不利于對質量安全監控工作的監督管理。
(四)監控抽樣規范性有待加強雖然現在對安全監控工作較為重視,基本按要求完成相關工作任務,但也存在部分抽樣單證不齊全,抽樣結果和數據統計不規范,陽性樣品后續處理拖沓等問題。
三、進一步做好商品檢驗檢疫的建議
首先,由于相關產品進出口量存在不穩定性,制定抽樣監控計劃時存在和實際實施不一致的問題,因此在制定行政抽樣計劃時,建議根據轄區企業進出口情況安排抽樣計劃,避免因無產品進出口業務導致計劃無法按時實施的問題,提高行政抽樣計劃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其次,建議對相關產品進行風險分析。充分了解產品的進口國標準要求,搜集近期產品出口不合格情況、進口國通報情況、全國檢驗檢疫部門進口不合格檢出情況等,合理設置檢測項目,適當控制普通項目檢測,增加對檢出風險較大的項目的監控,提高不合格檢出率。第三,加強對質量安全監控工作的監督工作。建議增加對抽樣批次的預估,并對抽樣監控規范性進行規定和檢查,規范抽樣流程和抽樣單記錄,及時對抽樣結果進行統計,對抽樣檢測陽性的樣品,應及時妥當做好后續處理工作。第四,繼續提升對市場采購商品的質量安全監控力度。從2013年監控結果來看,市場采購出口商品不合格檢出率較高,質量相比生產企業出口產品有明顯差距,建議抽樣監控工作繼續監控中不合格檢出率較高的商品為監控重點,加強對其質量的監控評估。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推進,極大地提高了義烏市場外貿知名度,政策洼地和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流通成本低、采購效率高、競爭力強的優勢進一步凸顯,不但增強了義烏對外商的吸引力,更增強了各類外貿主體做大做強的信心。做大做強義烏國際貿易,最重要的是嚴把產品質量,加強商品的檢驗檢疫,嚴格控制不合格產品的流出,從而建立一個誠信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義烏國際市場。
作者:朱俏玲單位:義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