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貿易實踐教材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梳理了國際貿易實踐教材建設的現狀,在分析其他專業實踐教材設計中可資借鑒的特色經驗基礎上,提出了未來國際貿易實踐教材建設的思路。
關鍵詞:
教材;實踐;國際貿易
黨的十八大提出,未來幾十年要把我國建設為貿易強國,特別是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設想,對國際經貿人才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素質等有了更高要求。實踐運用能力國際貿易人才對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實踐運用,是國際貿易人才所需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其強弱直接影響職業生涯的發展前景。諸如新客戶的開發能力、國際市場營銷能力、對外談判能力、處理貿易糾紛的能力、渠道的管控能力等,均需要國際經貿人才在實踐中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加以鍛煉。
一、國際貿易實踐教材建設現狀
教材反映和傳承學科的規則和習慣,是一種制度,其作用在于,為學習者建構相似的知識背景、話語體系和思考路徑,上承課程思想,是課程思想的物化表現;下接教法設計,對教法的策略、技能、技術和手段具有限定作用。實踐教學教材的編撰,基本形成了所謂得術、得法和得道三種模式。得術模式下,實踐教學教材體系的應用性體現為可為學習者提供一個簡明扼要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技術框架或基本模式,一般兼具教材與工具書功能,國際貿易實踐教材主要集中在這一類;教材內容上,通常具備詳盡的進出口業務背景知識介紹、流程描述、模式及案例分析,有的依托諸如SimTrade等外貿實習平臺軟件。這類教材的作者往往與產業聯系緊密,有豐富的閱歷與經驗,其教材編的寫從商品選擇、市場行情、開發客戶、建立營銷渠道、價格的核算、貿易融資、商務禮儀、接機飯店服務、商務談判到國際貿易合同的起草與執行、船運安排、海關報關、辦理保險和國際結算、外匯結匯和核銷業務、出口退稅、外貿單證、外貿管理信息系統的操作等,覆蓋外貿行業的各個業務領域。我國現有國際貿易實踐教學的優秀教材或原創性教材。例如,中國商務出版社的《國際貿易操作與核算》、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國際貿易合同實踐教程》(雙語教材)、《國際貿易實戰操作教程》、《國際貿易實訓教程》、《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學習指導書》、《國際貿易單證實務習題集》、《國際貿易談判實驗教程》、經濟科學出版社的《國際貿易業務實訓教程》、《進出口貿易仿真綜合實習教程》、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的《國際貿易業務模擬實踐教程》、首都經貿大學的《新編國際貿易單證實務》、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的《國際貿易實務實訓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國際貿易實習教程》等。這類教材內容離散,容易導致學科內涵的經驗化和外延的碎片化。
得法模式認為,具體業務領域的操作之術是無法窮盡的,是教學雙方在時間和精力上都無法負擔的;好的實踐教學教材,應探索一種不受時間限制和更為全球化的方法,使學生在面對國際貿易的實際問題時,為其提供系統的思考和方法,學生的學習重在得法而不在得道。只有習得了方法論體系這一撬動應用的杠桿,學生才能專業化地應對未曾經歷的產業事實、產業轉型和產業新動向,也只有圍繞這一方法論,學科才是理性的和凝練的,實踐教學才可能有效展開。這類教材的作者往往有著良好的一級學科教育背景,在實踐教材編撰過程中,意圖突顯方法論的杠桿作用。例如,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的《國際貿易實務研究:實踐與決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國際商務談判•理論案例分析與實踐》、中國實務出版社的《聯合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教程》、《外貿跟單:理論與實務》、《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習題與實訓指導》、《國際貿易會計實務》、《進出口稅費核算實務》、《外貿企業會計實帳演練》、《國際貿易實務(葡萄酒方向)》等。該類實踐教材以論文集或與理論教學教材結合的形式出現較多,較易陷入管理學、市場學等工具性學科,虛化專業本位,使教材呈現工具性知識加一些國貿專業知識的兩張皮現象。得道派超越過程描述和定理總結,講求對專屬學科特定的領域和特有矛盾的探索。其理想中的實踐教學教材,絕非工具性技術和工具性學科在專業領域的殖民,而是通過發掘專業學科現象的本質屬性,構建學科的本體論系統。編撰過程中,這類教材超越從業人員和相關企業應用的層面,從社會性存在的高度,突破部分性和限制性視野,把國際貿易當作一個整體或一個系統去理解其自身結構和功能,通過對因果關系和數量關系越來越科學的認識,建構以知識為基礎的平臺,從手足操作型的應用升級到形式邏輯平臺和數理邏輯平臺上的應用。例如,科學出版社的《國際貿易新發展:理論、政策、實踐》。但這類教材在使用中,更偏向于理論教學而不是實習實訓。
二、其他專業實踐教材建設的啟示
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手段,為適應多樣化的實踐情境,其教材的設計也是多樣化的。下面是對其他專業實踐教材設計中特色化、多元化的歸納總結,對國際貿易實踐教材的建設有著可資借鑒的啟示。1.以項目貫通的任務型實踐教程無論是哪個專業哪類人才的培養,都需要培養他們具備某些專業技能、技術的應用能力。事實上,不少專業核心技能、技術課程的實踐教學是按照講授課程的知識點或知識體系進行內容組織的。但有些專業的綜合應用能力最能反映在一些綜合性很強的工作上,例如,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最能反映在軟件項目開發上,需要綜合運用很多技術,又要鍛煉應用軟件總體設計的大思路和大局觀,還要同時培養良好的管理決策、團隊合作、交流和文字與口頭表達能力等工程素質。為此,其實踐教材的設計基于項目任務,在充分考慮學習者認知規律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和技術的整理與挖掘,形成實踐教學案例,提出多個學習型任務,出版有《軟件綜合開發案例教程》、《C#程序設計實踐教程》,其中包含股票軟件實現案例分析與實踐等項目。再如,某校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的自動化專業,與企業高管和工程技術人員合作,把實際工程中的概念、案例、項目、企業定崗實習等整合到實踐教材中,編寫了《虛擬儀器項目實戰》、《物聯網技術應用與開發》等實習實踐教材,指導學生參與實際工程項目的研究、聯合攻關等。2.以信息化融合各實踐模塊的立體化教材隨著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有些專業開始探索立體化教材的開發,以實現各實踐課程模塊的融合、資源共享和師生互動。立體化教材建設一般包括主教材、多媒體課件、實驗實習錄像片、網絡實踐教學資源平臺等。主教材是符合實踐基本要求和大綱全部知識點的教學信息的載體,例如,環境工程專業的實習主教材,就選定其專業特色的實習基地某電廠,概述電廠基本結構、電廠煙氣處理及污水處理原理及實際運行時的重要參數、主要設備的實物圖片及設計圖紙等;多媒體課件則利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更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同時,信息量大、人機交互性強,能迅速展現課程資源;實習網站則涵蓋廠區概況、平面布置、工藝流程等可實時更新的實習內容,并有在線答疑等師生交流環節。3.學生可自主選題或設計選題的分級、分層次實踐教程這種實踐教材的設計,形式上是任務書式的,內容上體現多層次、分級別,實踐選題包括基礎型、設計型、綜合型等不同類型,可由學生自主選題甚至自主設計選題,教材的運用上強調指導和引導,其分級設計尤為有特色。例如《電工技術實驗導航》,其基礎性等效電源定理的實驗分級,包括第1級仿真實驗(用仿真軟件設計電路,1學時)、第2級設計驗證(對等效電源定理進行驗證,1.5學時)、第3級創新應用(利用實際電路實測電路的等效電源模型,2學時)。這類教材變灌輸為啟發引導、研究討論,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可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方面培養其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國際貿易實踐教材建設的思路
1.教材的建設應建立在國際貿易實踐體系構建的理論基礎之上針對目前實踐類教材內容離散,容易導致學科內涵的經驗化和外延的碎片化的問題,實踐教材的編寫應從國際貿易實踐體系構建的理論基礎著手,發掘專業學科現象的本質屬性,構建學科的本體論系統,探索一種不受時間限制和更為全球化的方法,使學生在面對解決專業實際問題時,能有系統的思考和方法。只有習得了方法論體系這一撬動應用的杠桿,學生才能專業化地應對未曾經歷的產業事實、產業轉型和產業新動向,也只有圍繞這一方法論,學科才是理性的和凝練的,實踐教學才可能有效展開。實踐教材的編寫應力圖集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之術、應用之法和應用之道,通過發掘專業學科現象的本質屬性,構建學科的本體論系統,反映和傳承學科的規則和習慣,為學習者建構相似的知識背景、話語體系和思考路徑,上承課程思想;下接教法設計。
2.教材的建設應以履行實踐教學目標為首要任務實踐教材旨在幫助學生充分把握專業實踐要求,順利而有成效地完成國際貿易業務的專業實習實訓,因此,實踐教材的編寫在意圖突顯上述方法論的杠桿作用時,為免陷入經濟學、管理學、市場學等工具性學科,虛化專業本位,使教材呈現工具性知識加一些國貿專業知識的兩張皮現象,其編寫應從市場對工科背景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實踐技能出發,以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5年7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外銷員、國際商務師等外貿工作人員職業技能鑒定相關標準為主要依據,聯系各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改革的實際,使實踐體系的理論指導在其應用性上體現為可為學習者提供一個簡明扼要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技術框架或基本模式。教材內容上,應具備詳盡的流程描述、模式及案例分析,其框架、流程、模式和案例,可通過模仿創新方便地應用到對應的專業領域;在教材的表現形式上,要盡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教材的建設應力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之術、應用之法和應用之道的融合為集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之術、應用之法和應用之道,實踐教材的編寫應積極探索實踐課程的模塊化或項目貫通型的教學,采用立體化教材,將工科類背景應用性國際貿易人才的實踐技能體系劃分為基本技能、專業核心技能和綜合拓展技能三大層面融匯貫通,各三個層面的技能突出各自核心能力培養同時,也反映技能之間的相互滲透、逐層推進,構成一個完整的實踐技能體系。基本技能包括計算機、商務英語等應用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商務談判能力、市場調研和預測能力等,該模塊的實踐環節適合采用案例教學法、社會實踐、生產型實踐、專業模擬大賽等。專業核心技能包括進出口合同執行能力、國際電子商務能力、國際金融、應用財務知識的能力、運用國內外經貿政策的能力等,該模塊的實踐環節適合采用模擬型實驗實訓教學、認知實習、專業定崗實習、畢業實習、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等。綜合拓展技能包括跨文化溝通、拓展新業務、建立及維護客戶關系、日常商務管理能力等,該模塊的實踐環節適合采用學年論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課題研究、商務談判模擬大賽、社會實踐、國際貿易模擬綜合實驗等。尤其要重視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始終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力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特色鮮明。
參考文獻
[1]王強.新形勢下卓越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問題的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7):237-238,127
[2]曹國新.我國旅游實踐教學課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評[J].旅游科學,2009,23(1):67-73
[3]蔡建平.計算機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培養的實踐教材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3):215-218,221
[4]李亞,彭海云,李騫,劉辛,李靖,王洪峰.基于認知規律的程序設計類實踐教材編寫[J].計算機教育,2013(12):108-110
[5]施云芬,孫萌,王旭輝,魏冬雪,楊銳.環境工程專業立體化實習教材建設[J].山東化工,2012,41(10):96-97,100
[6]付興建,劉小河,陳雯柏.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下實習教材建設探討[J].大學教育,2015(8):7-8
[7]寧濤,李國國.淺談電工電子實踐教程編寫設想[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27(專刊):206-207
[8]白孝忠,何艷.輕工特色國際貿易專業實踐課程模塊化教學探討——以湖北工業大學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10):173-176
作者:陳原 馬風華 葉德萬 單位:廣東工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