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產生的負面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互聯網信息傳遞的便捷性致使更多的國際性交易傾向于通過電子商務交易渠道。隨著近幾年電子商務模式的逐漸成熟以及使用范圍的增加,這種互聯網商品易貨的模式已經對傳統的經濟交易模式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國經濟已經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世界經濟潮流與趨勢的變化在我國經濟中也會有相應的表現。比如世界性的電子商務浪潮的發展也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興起,這種新型經濟交易方式在為我國經濟創造新動力的同時也使我國企業面臨著技術升級、企業轉型等新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本文主要研究我國在國際貿易當中電子商務所產生的負面問題,并根據當前世界經濟的趨勢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電子商務;國際貿易
一、新經濟環境下電子商務對我國對外貿易的消極影響
1.交易主體可信度較低
電子商務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交易雙方的對接。電子商務與傳統經濟交易的不同之處在于交易方式的不同,傳統經濟交易雙方之間經過面談,雙方可以在交流過程中掌握對方企業的有效信息。雙方信任程度較高。然而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經濟交易的經濟主體之間往往不能實現面對面的交流,買賣雙方對彼此企業信息的信任程度家偏低,對彼此產品質量、數量、運輸甚至是后期的服務問題等都有一定的疑慮。雙方之間的顧慮往往導致交易遲緩,交易主體的信任是影響電子商務持續發展的重要阻礙。另外,電子商務交易當中,互聯網的優勢也為網絡欺詐行為提供便捷的道路。電子商務豐富了國際貿易的交易方式以及交易范圍。正是由于這種交易方式的便捷性,其對市場經濟不僅增強經濟的活性,同時產生的弊端也阻礙著其長久發展。
2.信息安全問題不得忽視
涉及國際貿易的電子商務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能忽視,電子商務交易需要通過網絡平臺完成交易行為。然而互聯網病毒一直是影響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問題,國際貿易雙方通過互聯網實現快速、便捷的交易,但是這種交易方寸也面臨著互聯網病毒的威脅。貿易的安全性不能忽視,很多國家對自身互聯網的監管制度和管理程度并不相同,所以有的區域其互聯網信息并不安全,客戶信息并不能得到較為安全的保障。
3.有關國際貿易交易的電子商務監管難度較大
當前有關國際貿易的法規涉及的多是傳統貿易形式,但是新型的以互聯網交易為主的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尚未出現與之相切合的法律法規,仍舊采用傳統對外貿易法律法規。這就致使很多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主體難以通過法律保障自身的權益。虛擬網絡所涉及的主體較多,多方利益之間的糾葛難以通過現有的法律進行解決。而我國有關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律法規尚未起步。這就致使本國企業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難以保障自身的權益。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當中,電子商務可以說是現代社會國際貿易交流的趨勢。研究其經濟價值以及地位對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確保電子商務的發展有法可依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具有較高的實際價值。
二、新常態背景下國際貿易應對電子商務影響的對策分析
1.政府實行宏觀與微觀調控并舉
(1)增強我國基礎網路建設的安全性,增強基礎網絡的安全性。基礎網絡設施是保障參與電子商務參主體者信息安全的重要條件。優良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夠保障電子商務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我國互聯網的發展不僅在起步時間還是技術層面都落后于國際發達國家。互聯網建設方面的欠缺使我國企業在對外發展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國加強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其能夠趕超國際發達國家的水平,實現順暢的對接。
(2)建立健全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發展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首先能夠實現交易雙方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但是交易雙方本身處于不同的國家,其所面對的法律法規并不相同,而國際貿易中對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的介紹。我國電子商務想要能夠與國際接軌,就必然接受國際電子商務方面的法規。我國需要盡快完善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以便能夠趕上國際發展的步伐,確保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不至于陷入被動地位。
(3)構建全面的誠信網絡機制以及解決網絡爭端解決機制。網絡誠信機制能夠將市場經濟主體的過往經營信用保存下來,為互聯網交易提供信用評價指標,增強雙方交易的可信度。誠信機制的構建需要政府的力量加以督促,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誠信教育宣傳,使大眾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誠信意識;二是構建科學合理有效的誠信評定標準;三是借助大數據構建無紙化的誠信檔案,保障企業活動都能夠得到準確記錄。具體而言,誠信教育宣傳是社會更為看重誠信,將誠信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誠信評定標準能夠對企業貿易行為施加一定的壓力,促使企業以誠信的態度經營各種交易。而誠信檔案有助于不同企業之間相互了解,優勝劣汰,保留優質企業促進市場更為健康有效的發展。另外,當前網絡爭端事件層出不窮,尤其是國際貿易爭端。面對這類問題需要政府建設一定的網絡爭端解決機制解決各個企業之間交往的矛盾,確保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2.對外貿易企業應當勇于挑戰,緊抓機遇
(1)重建企業內部的成本構成。與傳統對外交易相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的國際貿易平臺很明顯能夠降低企業對外交易的成本以及經濟行為的效率。新型的交易模式的成本需要重新構建,這樣才能夠使企業發現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從而規避劣勢,發揚優勢,使企業能夠在對外貿易競爭當中獲取新的發展生機。
(2)內部轉型提升與市場對接的能力。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傳統經濟交易模式并不相同,國內企業想要參與到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中就必須調整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內部組織結構的轉型升級是企業與外界市場相對接的必要條件。企業創造性的改善內部結構,開發新的對外交易模式,并且要保持交易模式的運動性。這一點主要是基于市場自身就存在很大的變動性。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也在逐漸的趨于成熟與多元化。
(3)增強現代物流的建設。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輔助較為完善的國際物流運輸設施。在電子商務日漸興盛并成為市場經濟主流的交易形式的同時,完善的物流設備才能夠促使其真正的獲得發展。一旦物流基礎設施出現斷層必然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短板。我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要強化信息系統的建設,以及現代化、自動化的物流設備。
(4)加強高新科技技術的研發力度。人才與知識是各國之間競爭的關鍵要素,這也是影響企業對外貿易的話語權與主動權的重要因素。加強高新科技的研發不僅是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更是促進我國國家經濟實力提升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我國需要高新技術增強互聯網的信息安全保護能力,當企業之間的互聯網實現資金的流轉、商品交易由安全的技術保障之后,電子商務的發展規模才能夠實現如同傳統經濟一般的常態化運作。另一方面,高新技術有助于為我國企業保駕護航,是我國企業在對外交流中擁有更多的議價能力。
3.打造信息化程度較高的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的發展本身就是電子信息之間的交流,強化電子商務平臺信息安全性、有秩序的發展是其更為成熟的必要保障。首先,加強監管,確保平臺秩序井然;其次,加強對區域經濟狀態的分析,傳遞有效的市場信息以保障電子商務平臺交易能夠平穩進行;最后,統籌資源,因地制宜。電子商務平臺的參與者包括政府部分、企業、個體等等,電子商務的利益分配需要考量到各個經濟團體的利益,確保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舞臺中的競爭力。
三、結語
現代社會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互聯網的普及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便捷的通道。但是鑒于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時間并不是很長,在經驗以及技術層面落后于國際發展水平。保障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的利益,規避國際電子商務交易的風險,獲取效益就不然要增強國內電子商務的體系建設。比如法律法規、技術研發、誠信機制等等。本文研究新常態環境下的政府、企業主體以及電子商務平臺應當如何發展以增強整個電子商務體系的建設,增強與國際市場相接軌的效率,規避對外貿易當中的風險。
參考文獻:
[1]李娜.淺談電子商務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與應對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6(11).
[2]康永嘉.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品牌,2015(05).
[3]楊敏,黃翔.新常態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價格月刊,2015(08).
[4]穆牧.新常態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淺議[J].經貿實踐,2015(10).
作者:梅靜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