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允價值計量在會計實務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逐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目前我國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過程來看,逐漸的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在會計實務運用中的效果不理想,不利于讓會計實務操作達到一個最佳的處理標準。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公允價值計量在會計實務中應用的價值,然后分析其應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在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計量發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會計實務;公允價計量;應用;價值;必要性
一、前言
從我國不斷發展的會計信息化程度來看,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計量也越來越重要,逐步成為會計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允價值應用在會計實務中,能夠有效的提高會計實務的水平,逐漸提高會計信息的應用型,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并能夠為企業降低財務風險。因此,在會計實務中有效合理的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對于整個會計工作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是目前在我國會計核算中,會計準則尚不完善,公允價值計量在會計實務操作中的運用效果并不明顯,其中就存在著一些公允價值計量的問題,這對會計實務效果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提高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型,高質量的完成會計實務操作,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
二、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價值分析
(一)強化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相關性
所謂的公允價值主要是指在市場交易的過程之中,以公平、自愿的原則對商品以及資產實施價格交換。在會計實務之中,應用公允價值計量可以真實的反映企業的資產、負債、現金流等方面的會計信息,從而向企業提供全面的、及時的會計信息,為企業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提供條件。這表明,在會計實務之中將公允價值計量有效的應用其中能夠大大的強化會計信息的及時性、相關性。
(二)客觀確認會計收益
促進企業良好發展,需要企業客觀的、真實的、合理的掌握企業資產情況和負債情況,如此企業才能制定合理的經營決策,降低財務風險,有效落實經營活動,促進企業良好發展。公允價值計量的實施,可以對企業資產和負債情況進行計量,促使企業財務狀況清晰化、真實化,為企業經濟效益分析提供依據。所以,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計量的實施,可以客觀確認會計收益。
三、公允價值應用必要性
(一)適應金融創新的需要
隨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金融市場上的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大多數都是以合約的形態存在的,這些虛擬金融產品和工具并不具有實物形態,也不具有貨幣形態,就使得歷史成本法在計算這些產品的價值時遇到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法進行處理,即當交易雙方共同確定一個價格或價值,就完成了價值確定的過程,而且對于沒有真實發生的金融業務也是適用的,以此來反映金融衍生工具產生的權利和義務,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二)使會計收益更加真實全面
會計計量的收益等于某個期間實現了的投入與匹配費用之間的差額;在經濟學中收益所包含的范圍要大很多,除了會計收益還包括并沒有實現的利益。公允價值方法不僅可以計量資產負債結構中資產與負債的價值和數量,而且也可以計量由于公允價值的變動而造成或產生的利益所得或利益所失,因此可以更加全面、真實地反應經濟收益,提高相關企業決策人的決策質量,進而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收益。
(三)更加符合配比原則的要求
現行企業在對收益與費用實施計量的過程之中,其所依據的標準與原則不同,如在收益的計量上,其所依據的是現行市場價值與現行市場價格,而在費用的計量上,其所依據的則是歷史成本,造成會計的計量結果與真實發生的經濟業務的結果是不相同的,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公允價值方法進行計量,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種問題的出現,這是因為利用公允價值法對收益進行計量,能夠良好的配比現實收入與按公允價值計量的費用。
(四)增強信息的決策有用性
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對于資產的計價可以說是市場化的,能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因而所得的會計結果與真實的業務之間相關性會更強,可以讓企業決策人員根據更加貼近實際經濟業務的數據進行決策,也可以使投資者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此外決策的有用性也可以避免因歷史成本無法反映未實現利得或損失而做出錯誤判斷。
四、在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計量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在會計實務中,要想切實有效的應用公允價值計量,需要會計人員具有較好的專業技術水平,尤其是在市場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市場價格相對比較缺乏。但實際情況則不然。在實際的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過程中,存在一些素質差的會計人員,未按照相關規定來展開價值計量,這使得公允價值計量效果不佳;還存在一些專業水平低的會計人員,未能從專業的角度進行會計信息分析和價值計算,導致會計工作效果不佳。因此,面對當前公允價值計量應用效果不佳的情況,應當注意提升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監督約束機制不完善
可以說完善的法律法規才是確保國家經濟利益,維持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重要基礎所在。但就目前我國公允價值計量方面來看,其法律制度還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情況,這使得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效果不佳。就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監督約束機制來說,其存在很多不足,導致無法有效的監督和約束公允價值計量工作。公允價值計量監督約束機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為:首先,監督約束機制中并沒有詳細的、全面的說明賠償方面的內容。然后,監督約束機制中沒有說明如何處罰違法違規行為。最后,監督約束機制沒有樹立足夠的行政處分威懾力,也就致使公允價值在計量應用上存在著較大的隨意性。
(三)公允價值確定的主觀性較強
公允價值是交易雙方對市場價值的一種主觀判斷,而市場環境不是固定不變的。有些交易容易確認或可以對類似的交易價格進行復制,有些無法復制而只能依靠主觀估計。由于商業保密性原則的存在,使公允價值取得和判斷難度增大,影響了會計數據的客觀性,進而其可靠性也大為減弱。
(四)可操作性較差
處于不同市場環境之下的企業,其資產種類可謂是十分的繁雜,因此,在市場交易行為下很難界定是否公平,也很難辨認其市場信息是否具有真實性。所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只能夠對價值進行近似性的估計與操作。
(五)有形成利潤操控的可能公允價值計量方法
在確定收益的時候容易受到當事人的主觀性格的影響,而且在實際的經濟運行中也不容易進行操作和推廣,因此在某種程度使管理當局有進行利潤操控的機會,進而降低管理當局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性。
(六)存在較高的信息成本
如若在相關要素的計量上采取公允價值方法則會大大的增加企業的會計成本。這是因為會計人員需要在每個會計期末對財務要素的公允價值實施計量,如需要計量資產、負債等的公允價值,并且需要對一些經濟業務進行分析,這個過程中會使信息成本增加,進而增加了企業的總體會計成本。
五、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解決對策
(一)完善市場信息體系
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我國金融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諸多金融衍生產品出現在金融市場環境中,推動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建立。而此種背景下,要想使企業能夠良好的發展,就需要構建完善的市場信息體系。通過完善的市場信息體系的維護和監督,可以使企業會計實務中切實有效的利用公允價值計量資產和債務計量,從而掌握真實、完整、準確的會計信息,為企業制定戰略決策,調整經營活動創造條件,實現企業良好發展。
(二)加強會計法規建設
公允價值計量相關法律存在缺失的情況,會導致公允價值計量隨意性增強,從而降低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效果。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應當注意強化會計法律法規的建設,從而真正實現會計行業相關規定和操作規定的完善、健全。
(三)完善市場體系
我國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能力嚴重不足,市場的信息不能充分地反映資產的價值,其公允性也就不可能得到體現,致使公允價值的應用受到了極大的制約。所以需要全面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使資源在市場上有效流動,提高市場的有效性,使市場公允地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另外,加強法律制度建設,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全面增強會計人員運用公允價值方法處理會計事物的能力。
(四)重視會計準則的細節
根據最新頒布的會計準則我們可以知道公允價值具有一定的計量屬性,雖然在我國會計準則之中公允價值已經得到了相應的規范,但是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中的資源配置效率并不能為公允價值方法的使用打下堅實的環境基礎,加之指導性文件在實際經濟運行中不具有強制性,使得公允價值計量方法不能夠在短時間內大范圍的使用,即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使公允價值方法大范圍地或普遍性地使用。一方面,應該根據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出臺具有針對性的具體實施細則,使公允價值方法的使用和推廣具有理論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大范圍推廣公允價值方法之前,應該在小范圍或者是專門的試點進行使用。為公允價值計量提供法律支持,促使公允價值計量規范、合理、有效的落實,從而計量出具有較高使用價值的會計信息。
六、結語
綜上所述,從不斷完善和健全的會計準則過程中,企業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公允價值計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會導致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效果不能夠完全的發揮出來,為企業提供的有價值的會計信息不能反映出來。因此,作為企業來說,應不斷通過建立和完善市場信息化體系、加強會計法律法規學習等有效手段來充實自己,從而更好的解決和處理公允價值計量的問題,合理有效的運用,并且在會計實務工作中發揮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會計信息,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方向。
參考文獻:
[1]劉春梅.關于新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應用問題的研究[J].中國商貿,2015(02).
[2]陳忱,楊玉婷.公允價值應用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13(18).
[3]李延峰,章新蓉.政府資產公允價值應用展望[J].財會通訊,2012(01).
[4]章新蓉,蔣艷.金融危機下推進公允價值應用的思考[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0(01).
[5]梁國華,謝桃香.淺析公允價值應用優劣[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05).
[6]曹志軍.我國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10).
作者:王忠孝 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