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農產品的價格波動及原因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將會帶來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并提出了對策建議:宏觀調控的方法還需更加科學;繼續推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關鍵詞】農產品;價格波動;對策措施
農業發展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內容之一。我國在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中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在十三五規劃中,關于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內容有四項,分別為增強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提高農業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平、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事實上,要實現十三五規劃中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保持農產品價格的平穩是實現各項目標的基本保障。因為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會帶來諸多的問題。
一、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帶來的問題分析
1、給農產品生產者帶來巨大壓力
眾所周知,產品的市場價格是生產者進行生產計劃的重要依據。如果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必然會使生產者在選擇種植品種的問題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為農產品的生產者非常分散,眾多農戶在種植品種的選擇上沒有指導沒有依據,很難實現科學的統籌規劃,難以進行合理的生產計劃。對眾多分散的農戶而言,除了依據農產品價格進行生產規劃之外并沒有更合理的決策方法。因此,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必然使農戶都會去種植價格高的農產品,造成當年農產品價格高的品種在第二年產量大幅增加,又帶來由于供過于求導致價格快速下降的連鎖反應,使農戶的收益受到很大影響,從而打擊農戶的生產積極性。這樣的現象周而復始,使農戶的收入不能有效提高,生產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
2、給消費者帶來巨大壓力
農產品對于消費者而言是生活必需品。不論消費者收入高或者低,消費者都需要購買農產品,包括糧食、蔬果、食用油、肉蛋奶等。消費者的收入越低,在食品上的支出占其總支出的比重越大,農產品價格快速上漲帶來的壓力也越大。在2016年春節過后,生鮮蔬果價格的走勢與往年不同,往年在春節過后由于春季蔬果產量增加以及節日后慣常的價格走低,生鮮蔬果價格會回落,可是2016年春節后生鮮蔬果價格保持了持續走高的態勢。事實上,2016年前三季度,生鮮蔬果價格持續處在高位運行,給消費者尤其是低收入消費者帶來的壓力已經凸顯。
3、給農產品銷售者帶來巨大壓力
農產品尤其是生鮮蔬果是以小時為單位計算鮮度的,銷售周期比較短,如果價格波動比較大,就會給銷售者到底應該采購多少帶來困惑。一般而言,銷售者在決定需要進貨的數量時,要參考前一周同一天(節假日除外)的銷售量、前一天的銷售量、當天的銷售及當天的庫存情況、市場上商品的品相、以及商品價格的市場競爭力。然而,在生鮮蔬果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這幾個參考指標的參考價值都大大的下降了,從而給銷售者的決策帶來困難。
4、給政府相關決策部門帶來巨大壓力
在以往的新聞中,常??吹筋愃七@樣的新聞,某地某農產品嚴重滯銷,該農產品市場價格極低,種植該農產品的農戶虧損嚴重。該市市委、市政府出臺相關措施促進該農產品的銷售;該市交通局對于運輸該農產品的車輛給與“綠色通道”待遇;該市農業部門采取相關措施,包括給該市市民發送短信鼓勵市民購買該種農產品等等系列措施來進行“拯救”滯銷農產品。類似這樣亡羊補牢的措施,的確是能夠對于某種滯銷農產品的銷售帶來改觀,但是其效果必然是有限的。而且,往往是某農產品滯銷時,政府相關決策部門還能夠出臺一些措施及時進行補救,但若是某農產品價格飛速上漲,或者保持高位運行時,政府相關決策部門的補救措施產生效果其時滯會比較長,較高價位運行給農產品消費者和銷售者帶來的壓力和困境就需要由消費者和銷售者承擔。
二、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產生的原因分析
1、生產者過于分散,在決策方面缺少科學依據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作為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鍋飯”的舊體制。隨著承包制的推行,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大大增強,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行,為我國農村生產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極大地促進了農產品的產量,農民的收入也因此得以提升,進而為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生產效率的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和銷售方式的演進,這種分散的生產方式帶來的制約也是顯而易見的。由于生產者過于分散,在進行生產決策時缺乏科學的依據。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某些農產品由于供不應求導致價格快速攀升,價格的走高使農戶種植面積急速增加,又帶來該農產品價格急速下跌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就是由于生產者過于分散導致的。為了應對這個問題,近年來我國正在積極探索土地集中集約利用,在土地集中集約利用的情況下,農業生產的規模將會擴大,高科技的種植技術將會推廣、農業機械化程度得以提升,農業生產決策也將會更加科學。
2、生產作業方式不夠現代化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復雜,地形多樣,農作物生產比較分散。在很多地區還沒有實現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農業機械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門檻,比如具有一定要求的道路、具有相關的農業機械技術人員等。想要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的使用,需要各級政府加大財政投入。雖然我國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但是一些基層管理機構和廣大農戶對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還沒有理解透徹,這也為農業機械的普及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銷售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十年以來,中國電子商務經歷了高速發展,但是,生鮮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的銷售量和銷售額也是在2013年以來有了較快速度的發展。原因在于,與圖書、電子產品、服裝、輕工產品和家用電器等傳統的電子商務熱銷產品不同的是,生鮮農產品對于保鮮性和運輸有比較高的要求。眾所周知,我國快遞行業的“暴力運輸”問題曾經引起過廣泛的爭議,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很好的解決。而生鮮農產品銷售的季節性問題以及其對運輸速度和運輸方式的較高要求,都制約了其網上銷售的發展。此外,海鮮和肉類等生鮮農產品對于運輸還需要冷鏈物流,這對快遞企業的資產規模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出了要求,所以生鮮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是遠遠落后于傳統網絡熱銷商品品類的。
三、對策建議
1、宏觀調控的方法
還需更加科學我國的農業宏觀調控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科學化。舉例來說,豬肉價格是我國生鮮農產價格的重要指標。然而,關于豬肉價格的調控有時卻造成了豬肉價格的波動更大。雖然大量的研究者和管理者探討了帶來這個后果的原因,比如說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缺乏協調、補貼不能夠實際到位、生豬價格調控預案不健全、生豬收儲能力有限及反周期的保護措施不完善等。所以,關于如何能夠更科學有效的進行農業宏觀調控,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和實踐。
2、繼續推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2014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要求。事實上,近十年我國電子商務經歷了高速發展,生鮮農產品成為繼圖書、電子產品、服裝、輕工產品和家用電器之后的電子商務熱銷品種。我國出現了很多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截至2016年發展比較快的有京東生鮮、天貓超市、天天果園、順豐優選、青年菜君、愛鮮蜂、本來生活、鮮直達、營爾美、我愛田園、蔬食無憂和綠領生活。從這個名單中可以看到,生鮮電商的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相比于2013年、2014年,甚至2015年,名單的變化是比較大的,有一些在前兩年發展還不錯的企業已經從這個行業中退出了,又出現了一些新的企業。事實上,生鮮農產品在電商平臺雖然已經取得了比較快的發展速度,但是相比于傳統電商熱銷品種的銷售量和銷售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繼續推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對于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網絡銷售量和銷售額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胡冰川.生鮮農產品價格波動規律研究——基于2016年的數據證明與一般性解釋框架.價格理論與實踐[J].2016.4.59-62.
[2]劉導波、嚴玉珊.基于多視角的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分析.求索[J].2016.7.86-89.
作者:何靜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