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在對構建完善的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的意義進行分析的同時,從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中農村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五個部分的角度,分別對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夠提高農村財務監督管理的水平,避免農村財務發生混亂,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財務;財務監督管理;體系
一、構建完善的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的意義
構建完善的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對于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具體來說,完善的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第一,能夠避免不合理的開支和收費,減少資金的浪費,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第二,最大程度的提高農村財務的公開度和透明度,確立農民群眾的權利和地位,并在干部與群眾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第三,有效的減少農民群眾的負擔,為農村承包合同的監督管理提供便利。這主要是由于通過完善的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的構建,相關的農業部門能夠更早的察覺農民所擔心的問題以及農村承包合同管理中不完善的地方,從而將問題和不完善的地方更早的進行處理和彌補,即使無法處理,也可以及時的上報給上級主管部門,從而避免更大問題和損失的出現。第四,為農村稅費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確保稅費改革取得應有的效果。第五,促進農村基層組織的發展。比如,在“村有鄉管、統一結算”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可以發揮黨支部的積極作用,通過黨支部來強化村級經濟工作的科學性,嚴格的對村委會工作進行監管,從而改善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之間的關系,促使二者共同合作,推動農村的經濟發展。第六,更好的解決農村不良債務,避免和預防不良債務的產生。第七,從源頭上保證農村財務監督管理的有序性和科學性,避免財務監督管理出現混亂的狀況。第八,杜絕由于相關部門和政府私自挪用、截留和侵占集體資金等錯誤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
二、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框架及構建
農村財務監督管理監督體系主要由農村財務管理體系和農村財務監督體系兩個子體系組成。而農村財務收支審批制度、農村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度以及農村財務公開制度是農村財務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財務審計制度以及農村民主理財監督制度則是農村財務監督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想要更好的構建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就必須促使這五個部分協調和統一,下面將分別進行詳細的論述。
1.農村財務收支審批制度
農村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就是以民主為核心,由村委會組建專門的財務開支審批小組,依據相關流程和規范,對農村重要的財務開支進行審批。財務開支審批小組的成員必須由村民民主選舉產生,且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熟悉農村財務的相關工作,決不能由一人“獨掌大權”。農村財務開支審批制度圍繞著先審后批的原則,必須嚴格對財務支出的相關單據進行仔細的審核。在實際的審批過程中,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采取的是先由相關人員對原始憑證進行檢查、簽字和報審,然后在經由審批人員審批合格之后,會計人員進行審核和下一步工作的模式。這種模式中執行人員的地位普遍低于審批人員,審批人員是審批的關鍵,直接決定著審批的合格與否,大部分會計人員僅僅以檢查領導的簽字作為審核的標準,從而導致會計人員的審核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為了更好的構建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農村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必須要重視審批程序的科學性,將審核工作安排在審批之前,確保審批的內容符合預算。此外,還要保證原始憑證的規范性和合法性,著重對各種單據進行嚴謹的審核,并嚴格遵守相關流程和規定,對農村財務進行收支審批。
2.農村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度
農村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度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構建完善的農村財務人員的聘用制度。農村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農村財務監督管理。因此,必須要求所有農村財務人員都必須接受崗前培訓,持證上崗。二是設計合理的農村財務人員管理辦法。縣級財政部門與農村經營管理部門是農村財務人員的主管部門。這兩個部門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農村財務人員的培訓、聘用、考核和任免進行詳細的、合理的規劃和制定,嚴格依規辦事,從而提高農村財務人員管理的水平。三是對農村財務人員的權責進行明確的劃分。只有做到權責分明,明確農村財務人員的權利和責任,才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財務混亂狀況的發生,從而保證農村財務工作的順利進行。
3.農村財務公開制度
農村財務公開制度必須要在遵守相關原則的基礎上,以會、公布墻等方式,對農村財務的相關信息和狀況予以公布,保證農民群眾對于農村集體財務信息的知情權。其中,農村財務公開制度必須遵守的原則主要包括真實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及時性原則、與時俱進原則以及事后關注原則。農村財務公開的方式除了會和公布墻等基礎方式之外,對于經濟基礎較強的村,還可以憑借電子計算機技術,通過安裝電腦觸摸屏來進行財務信息的公開,提高財務管理和公開的信息化水平。農村財務公開制度中公開內容涉及多個方面,主要包括財務計劃、損益性收支、非損益性收支、債權債務以及收益非配等。另外,我國對于農村稅費改革的相關政策和幫扶措施也是需要及時公開的主要內容。
4.農村財務審計制度
為了充分的發揮農村財務審計制度的作用,保證農村財務審計制度與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中其他制度的有機結合,要求農村財務審計機構充分的發揮其職能作用,并在定期對監督審計內容進行審計的同時,對重大和突發的財務事項有針對性的進行審計,從而增加農民群眾對經濟事項和財務事項的了解,保證農村財務的公開性和透明性,避免農民群眾和農村干部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農村審計機構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必須要依據相關的工作安排,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審計工作有計劃的、有側重點的完成。在具體的審計過程中,審計機構應該組建專門的審計小組,提前三日對審計單位下達通知書,然后在吸取群眾和相關人員建議的基礎上,按照流程和制度,嚴謹的完成農村財務審計的每一個工作環節,確保各個農村財務審計階段的順利完成。
5.農村民主理財監督制度
農村民主理財監督制度就是通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集體選舉而產生的民主理財監督小組來行使監督權,對財務活動予以嚴格的監督和檢查,表達和吸取農民群眾關于農村集體財務工作的建議,保證農村財務收支的合理性,確保農村經濟管理機構對村集體財務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等。為了保障農村民主理財監督制度更好的實施,民主理財監督小組以定期和不定期兩種理財監督相結合的形式作為主要的工作形式。定期的理財監督主要以月或者季度為周期對農村集體財務進行監督、管理和審查,是事后監督的一種。而不定期的理財監督則是依據實際情況,在重大經濟活動或者事項發生的時候,依據流程進行實時的監督,主要屬于事中監督。
三、總結
為了在新時期中抓住機遇,促進農村快速發展,我們必須要充分的了解構建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的意義,并通過促進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中各組成部分更好的結合,構建完善的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從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為我國綜合實力的提高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楊著發.新農村建設視角下農村財務監督問題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6,(19):177~177.
[2]王紅妮.民族地區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體系優化研究[J].農業經濟,2016,(3):111~112.
作者:楊曉剛 單位:東寧市綏陽鎮農村經濟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