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學報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路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贛南師范大學學報》特色欄目建設為例,探討地方高校學報如何在期刊金字塔結構中,認清學報所處的地位,通過區域優勢資源和特色產品,打造地方高校學報特色欄目,發揮“小期刊,大貢獻”的作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提高地方高校學報核心競爭力,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地方高校學報;特色欄目;辦刊理念;區域經濟
我國5000多種科技期刊,是由高、中、低3個層次的期刊構成的金字塔,科學共同體既需要塔尖期刊,也需要塔身、塔基期刊,以滿足不同層次作者和讀者的需求[1]。《贛南師范大學學報》依據學校的科研實力、辦刊質量和文理合刊的現實情況,將自身定位為塔基期刊,努力發揮“小期刊,大貢獻”的作用。在辦刊實踐中始終堅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立德樹人功能[2],提出“注重地域學科優勢,精心打造特色欄目;培育創新科研人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刊理念,不為進入核心刊物和一味提高刊物的影響因子而放棄自己的刊物定位,把功夫用到辦刊之外[3]。“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在2016年“科技三會”上講的這番話,使廣大期刊人深受鼓舞,通過全力把科研人員的研究論文刊發在自己期刊上,把發表的科技成果轉化為實現現代化事業的直接生產力,實現期刊服務社會的功能。特色欄目的質量建設是當前地方高校學報提高辦刊質量的有力抓手,特色欄目的設置要結合地方優質資源和特色產品,努力找準地方高校學報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契合點[4-5]。地方高校學報通過組織學校有關專家、政府決策部門和相關企業科研人員,共同調研討論欄目策劃、選題策劃和核心作者群的確定,打造學報特色欄目[6],形成自己的辦刊理念和辦刊風格,避免刊物的同質化。2013年《贛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通過組織相關教學學院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調研和討論,選定“稀土”和“臍橙”這2大地緣優勢產品作為《贛南師范大學學報》的特色欄目,欄目名稱為《稀土功能材料》和《園藝科學與生物技術》。編輯部每年通過編委會制定來年特色欄目的研究方向及主題,有目的地引導地方高校科研人員與校外相關科研人員參與到學報特色欄目的研究中,不僅反映區域經濟熱點和優勢資源,同時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以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和技術難題,不斷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區域經濟的發展又為特色欄目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可靠的稿源保證,建立學報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
1利用戰略合作契機助推稀土新材料研發
贛州享有“稀土王國”的美譽,中重離子型稀土儲量居全國第一,在全市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贛州稀土產業是全國最大乃至世界稀土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之一。2013年通過責任編輯的牽線搭橋,贛南師范大學與贛州市納稅大戶,排名全國稀土生產量和占有率全國第二[7]的贛州虔東稀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與合作雙方就開辦特色欄目的可行性和研究方向等問題進行研討,最終將欄目名稱定為《稀土功能材料》。責任編輯了解到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資助課題“鎂合金強變形及其稀土低溫擴滲表面改性研究”實驗階段已經完成,有多篇研究論文正在寫作或修改階段,經過多次與課題主持人和化學化工學院領導溝通,希望科技人員的科研成果能在學報上刊發。最終該課題的系列論文刊發在2014年第3期《稀土工程材料》專欄上。其中《氣流磨工藝對燒結NdFeB磁體組織與性能的影響》一文中所引介的方法運用到虔東稀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粉體制備中,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產生直接經濟效益6800多萬元[8]。在《稀土功能材料》后續組稿中發現欄目名稱限制了研究范圍的拓展,組約不到欄目所需的稿件。2014年10月,為保證欄目持續發展,編輯部聘請1名學術鑒賞能力、欄目策劃能力、科研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強的主持人,具體負責欄目選題策劃、組約稿等工作。欄目主持人的引入不僅彌補了責任編輯學術能力的不足,也更有利于打造特色欄目,提升學報的學術品位[8]。由編輯部與欄目主持人組織學校相關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和贛州多家稀土企業的科研人員反復調研、討論,最后將專欄名稱改為《功能材料化學》,更名后稿源的拓寬保證了欄目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國稀土學會”“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稀土行業學會”等知名網站的最新信息和稀土產業的發展狀況,制定出欄目主要研究方向。1)稀土功能配合物。依托江西省高校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在非線性光學、導電、磁性、介電、鐵電等功能配合物的設計和合成,稀土和貴金屬催化材料以及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與性質研究等領域進一步深入開展了創新性研究,合成一系列稀土功能配合物,拓展贛南稀土的應用范圍。2)稀土鎂合金材料。依托江西省鎂合金工程中心進一步提升稀土鎂中間合金制備技術,開發多種稀土鎂合金產品,并大力推進已開發的高純釓鎂、釔鎂和富釔鎂中間合金3個江西省重點新產品的成果轉化,為贛南“稀金谷”的建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推動了我國稀土鎂合金產業的發展。責任編輯長期關注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重點課題資助的立項情況,加強與課題主持人溝通聯系,跟蹤課題研究進展,爭取組約到更多更好的論文在學報上發表。如課題主持人的“多功能嘧啶酮甲磺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與抗氧化活性研究”201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組在《贛南師范大學學報》的《功能材料化學》欄目發表系列論文7篇。贛南師范大學每年邀請校外專家到學校進行學術講座近200場,編輯不出校門就可以獲得與專家面對面的溝通機會,通過參加學術講座提出與專家研究方向一致且感興趣的創新主題進行約稿,成功組約到多篇論文到專欄刊發。《功能材料化學》欄目中稀土鎂合金的成果主要在贛州飛騰輕合金有限公司應用轉化,累計生產稀土鎂合金100余t,產值1500余萬元,利稅200多萬元,為我國航天航空、武器裝備制造等行業提供了大量質優價廉的合金產品,有利促進了我國高性能鎂合金行業的發展,提升了我國稀土冶金行業的科技水平[9]。近20多年來,贛州稀土資源的過度開發對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基于此,期刊抓準時機,2019年將《功能材料化學》欄目主題定為“稀土合理開發與環境保護,及時營造科研氛圍及導向”,引導稀土資源的可持續性開發,保護地方生態環境。
2依托“雙一流”學科和國家級科研平臺促進臍橙產業發展
臍橙是贛州市的主要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榮獲“中華名果”等稱號。贛州市臍橙種植面積世界第一,是全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贛南臍橙品牌價值達到668.11億元,連續4年位居全國初級農產品類地理標志產品價值榜榜首[10]。2013年贛南師范大學為充分發展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技術支持和輻射帶動作用,助推贛南臍橙產業升級發展,選派7名干部、博士分別到贛南7個臍橙種植大縣擔任副縣長或縣長助理1年,主抓臍橙產業工作。堅持每年派出科技特派員、博士服務團對臍橙重點產區進行技術服務和培訓;通過科技下鄉和社會實踐等活動,為果農編印、贈送和講解臍橙栽培技術、黃龍病防控技術、臍橙采后貯藏技術,全面提高果農生產技術水平。在指導果農生產實踐中發現技術問題和技術難題,反過來又促進研究人員在后續的研究中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促進臍橙產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園藝科學與生物技術》欄目以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平臺和園藝學“雙一流”學科為依托,以贛南臍橙這一地方特色園藝植物為研究對象,結合“中國柑橘網”“中國柑桔學會年會網”等知名網站的最新信息對《園藝科學與生物技術》專欄進行合理的策劃,確保欄目內容的時效性和科學性。2013—2017年學校立項臍橙方向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省級以上課題25項。《園藝科學與生物技術》欄目共刊發論文38篇,論文研究范圍涉及臍橙全產業鏈,刊發論文的基金比達90%多,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有6個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刊發在專欄上。這些論文主要圍繞臍橙產業品種單一、果園土壤退化、臍橙病蟲害防控、鮮果供應期短、臍橙采后處理水平低、臍橙風味保持等突出問題,進行理論研究并找到了較好的解決方案,對臍橙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極大地推動了臍橙產業的技術進步和技術升級,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和充分肯定。柑橘黃龍病檢測方面,對贛州各臍橙園送檢樣進行檢測,產生直接經濟效益49.66萬元,間接經濟效益5860.11萬元。臍橙新品種在全國臍橙主栽區大面積推廣,解決了臍橙集中上市問題,優化我國臍橙產業結構,拉長了成熟期延長了貨架期。在贛州信豐鐵石口壩高村、大塘埠羊馬村等多地進行中試,產生的間接經濟效益1億3532萬元[11]。以柑橘皮渣為主要原料的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在臍橙產區推廣應用,將廢棄物變成肥料,不僅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也減少了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水冷自然通風庫對贛南臍橙貯藏保鮮效果研究》減少臍橙短中期貯藏保鮮成本和增長保鮮時間[12],在臍橙產區推廣應用,水冷式貯存能力達70萬t,臍橙由原來的常溫貯藏3個月,提升到可貯藏6個月,每kg提升產值2元以上。有力助推贛南臍橙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2019年《園藝科學與生物技術》專欄主題定為“臍橙新品種的開發與培育”,提高了鮮果供應時間,促進贛南臍橙產業鏈做大做強。另外,本刊還非常重視發現和增培養人才工作。通過充分利用編輯初審、專家修改意見反饋和退稿等編輯環節[13],加強對研究生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培養,不斷壯大特色欄目的作者群,保證欄目的可持續發展。在特色欄目的組約稿中,有近40%第一作者為研究生,如2013年第3期《園藝科學與生物技術》專欄4篇論文都是研究生的處女作。研究生作者認真學習編輯初審和專家審稿意見,通過與編輯的面對面交流討論,反復修改論文,他們的科研水平和寫作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近幾年有多人的多篇論文在核心期刊和省級期刊上發表。
3結束語
地方高校學報是地方高校的“窗口”,區域經濟的熱點和優勢資源是打造高校學報特色欄目的“名片”,高校學報應積極組織地方高校有關專家、政府決策部門和相關企業形成學術共同體,依托地方經濟,通過設置特色欄目,制定每期不同的主題,有針對性地組約稿,既促進區域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為區域經濟提供技術支撐,又辦出學報的特色形成“品牌”,以實現地方高校學報與區域經濟共生發展、互動共贏。并且在特色欄目組約稿中發現和培養人才,不斷壯大核心作者群,提高了學報核心競爭力,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王會珍 單位:贛南師范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