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農業經濟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面臨新挑戰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重大成果,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也呈現出有序發展的利好趨勢。但步入新的歷史時期,世界政治多元化、經濟一體化的格局更加明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環境也有了重大改變,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一些矛盾和問題也就更加深刻地表現出來。
1.管理體制仍需優化。管理體制是強化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組織支撐。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原有的農村經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一些農村地區嘗試成立了以縣級為中心的管理服務中心或農業合作社,該舉措得到了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肯定,這一改革成果正進一步向全國推廣。但這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部署和安排,而這種嘗試與探索剛剛開始,也必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如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或農業合作社的制度建設仍有待完善,如何結合地區經濟發展實際實施農村經濟管理新舉措等等究。
2.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隊伍建設是強化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人才支撐。通常情況下,我國農村基層管理隊伍多數為當地的農民,這雖然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本地區的現實情況、開展工作,但也導致了農村經濟管理隊伍的專業素養與管理水平不高、掌握并推廣現代化科技的能力較低,不能適應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的新形勢,難以帶領農村經濟走向繁榮發展。因此,加強農村經濟管理隊伍建設,已經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
3.農業資金投入不足。農業資金是強化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財力支撐。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已經步入縱深階段,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進入關鍵時期,農業資金投入成為推動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國政府雖然在農業資金投入方面給予了一定傾斜,但畢竟地域廣闊、農村所占區域范圍較大,分配到各個村各個項目上的資金數額仍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在吸引社會資金方面表現乏力,因此,我國農業資金缺口巨大。
二、策略與建議
如前所述,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與不足。為了實現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筆者認為,應從現實情況出發,深入探討造成這些問題和不足的深層次原因,從而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策略。
1.創新農村經營發展模式。在始終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加快農村經營方式的重大轉變,實現農村經營機制的有效創新。應積極發展新型農業集體經濟,由地方政府牽頭,成立農村經濟發展的配套性服務組織,大力扶植新型的經濟發展合作機構,建立和完善農村經濟發展的保護機制。
2.提高農業資金使用效率。首先政府要持續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力度,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持與保障,使農村經濟管理擺脫帶病運行、“缺血”發展的不利狀態;其次,政府應制定一系列的引資和融資政策,切實提高農村農業項目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以便能夠更好地吸收和運用社會資金發展和壯大農業經濟;最后,政府還應加強對農業資金的使用和監管力度,以實現資金和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利用。
3.加強農村經管隊伍建設。農村經濟管理干部是農村經濟管理的實際領導者和實施者,要打造一支優秀的農村經濟管理隊伍:一方面,要重視對本地農村干部的培養,提高他們對農業政策法規的理解與落實能力,完善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農業科技知識,使他們成為統籌安排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大學生村官的激勵制度。要幫助大學生村官盡快適應實際工作環境,為他們提供更多實現個人價值、創造社會價值創造條件,使他們真正成長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的頂梁柱。
三、結語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農村經濟管理改革十分重要而緊迫。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處于最佳發展機遇期,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發展挑戰。廣大農村地區應深刻反思過去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創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不斷提高經濟管理工作的能力與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努力。
作者:李亞楠單位:陸良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